唐玉兵++樊明哲


摘 要:居家養老是目前全國都在關注的話題,筆者通過對居家養老的需求進行分析發現,呼叫系統的設計是解決老人困難的關鍵,該文通過對一鍵呼叫的硬件產品設計,達到解決智能呼叫的問題。
關鍵詞:居家養老 一鍵呼叫 呼叫系統設計
中圖分類號:TB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6(c)-0049-02
居家養老是老人們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個困擾,所有老人都希望自己的老年生活能夠按照中國傳統的生活習慣進行,即跟自己的子女、家人住在一起,而不是住在養老院等居所。但是由于工作的原因,家人不能長時間陪伴這些老人,就使得老人的生活得不到保證。如何既解決老人的居住安全,又不會影響家人工作,便成為當今關注的焦點,由此居家養老這個全新養老模式應運而生。
1 居家養老服務功能
(1)老人獨自在家需要生活方面的服務,需要購買日常用品或突發疾病需要求救時,可通過家中安裝的專用電話機,向智慧居家服務平臺發送呼叫請求,調度中心根據呼叫內容,即可為老人解決問題。
(2)呼叫中心在收到呼叫請求后,根據工作內容進行工作分配,將任務下發到距離老人最近的社區,社區工作人員通過網絡或短信方式收到任務后,即可展開對老人的幫助。
(3)社區服務部門根據老人預定的服務或著商品進行上門處理。
(4)社區服務站可通過智慧居家平臺,隨時關注老人請求處理的情況,其家人也可通過服務平臺隨時查看家中的呼叫請求處理的進度,雙方均在監管下對老人進行照顧。
(5)調度中心可通過智慧平臺的追蹤系統提示社區服務人員展開回訪,及時了解老人對服務的滿意度,進而達到提升服務質量,規范化服務流程,讓老人滿意,家人放心。
2 居家養老呼叫系統設計
通過對現代居家養老服務體系的分析可見,在整個服務體系中呼叫系統是實現服務的關鍵,老人的需求會通過呼叫指令發出,第三方平臺將會通過呼叫平臺接收任務,進而完成老人們的各種請求,功能結構圖如圖1所示。
2.1 呼叫系統特性
2.1.1 靈活的救助終端
用于家庭救助的無線固定電話,可適用所有人群,即使沒有有線固話用戶也可使用。
2.1.2 科學的救助方式
當老年人通過呼叫終端向智慧服務平臺發送急救信號時,智慧平臺第一時間向其家人發送急救信息,同時將老人的呼叫請求與急救中心120進行傳送,可實現老人親屬、智慧平臺與急救中心三方通話,隨時掌握老人狀況,確定急救方案,隨時掌握老人當前的情況。所有急救資料也會在第一時間發送到指定的醫院,可使醫院提前做好準備工作,為急救爭取時間,保障了老人的生命安全。
2.1.3 精準的定位功能
緊急情況時,老年人救助指揮中心向老年人發送被動定位信息,通過衛星和基站雙重定位,2 min內即可確定老年人詳細地理位置,解決了老年人急救和癡呆老人走失的難題。
2.2 呼叫系統結構設計
呼叫系統控制器選用STM32F103,該控制器速度快,主頻16 MHz,硬件資源豐富,帶有512kROM,192Kram,112個IO,硬件FPU,支持FSMC,帶有6個串口,3個SPI,2個I2C,通用性強,應用范圍廣。LCD顯示設備,便宜好用,帶背光,支持漢字顯示,顯示區域大小合適。按鍵采用流行的手機T9鍵盤輸入法,按鍵少,輸入字符多,可輸入數字,英文字符和常見符號。GPRS模塊用于電話報警、發送短信、向網絡發送數據等,移動卡可以實現手機的所有功能,方便好用。WiFi模塊用于聯網,向網絡發送報警數據,可采用HTTPClient模式和TCP/IP服務器模式。BUCK電源,高效節能,控制方便,分別控制主機、GPRS、WiFi和功放模塊的供電。功放模塊推動揚聲器聲音播放,采用D類功放、效率高、高效節能。內部硬盤用于存放音樂文件和主機配置文件的存儲,用于SPI總線、SD卡、USB等存儲介質之間相互文件訪問,系統控制系統結構圖如2所示。
3 結語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無線呼叫系統的應用領域越來越寬泛,人們對其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通過研究數據表明采用數字化技術推動了信息化的革命,也必將加速居家養老模式的改變,向智慧養老方式前進。
參考文獻
[1] 楊斌.基于AES的ZigBee標準安全機制分析[J].計算機工程與科學,2010(7):42-45.
[2] 陳語中,王桂榕,唐劍.無線傳感器網絡在醫療領域的應用[J].中國數字醫學,2008(5):245-248.
[3] 毛麗娜.呼叫中心與后臺服務部門間知識轉移機制研究:社會資本理論視角[D].浙江工商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