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偉華+徐從輝+黃五秀
摘要 進行2015年德安縣國家棉花新品種展示生產試驗,結果表明:參試品種生育期介于127~136 d之間,霜前花率高,介于87%~94%之間。徐雜棉8號皮棉產量最高,為1 999.5 kg/hm2,居第1位;華雜棉4號皮棉產量為1 888.5 kg/hm2,居第2位;創雜棉072皮棉產量為1 860 kg/hm2,居第3位。
關鍵詞 棉花新品種;區域試驗;江西德安;2015年
中圖分類號 S56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16-0041-02
為加大棉花新品種的宣傳和推廣力度,拓寬品種推廣渠道,提高棉花新品種更新更換速度,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充分發揮新品種對農業生產的基礎作用,掌握棉花新品種的豐產性、適應性和抗逆性,2015年德安縣種子管理局繼續承擔了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和江西省農業廳共同組織開展的國家棉花新品種展示項目工作,主要展示近3年來國家、江西省新審定的棉花優良品種,通過生產試驗進一步鑒定區域中表現優良的品種在大區種植的豐產性、抗逆性、適應性及纖維品質等基本農藝性狀,以為國家棉花品種的審定和推廣提供科學依據和理論基礎。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展示地點位于德安縣豐林鎮大畈村,交通便利,土壤肥力中等。
1.2 試驗材料
供試棉花品種共12個,分別為華雜棉4號、創075、創072、贛雜棉800、華惠2號、楚雜1028,荊棉46、徐雜棉8號、贛棉雜GZ8、綠億航天1號、神農棉0815、屯豐棉6號。
1.3 試驗設計
試驗共設12個處理,即每個品種為一個處理。不設重復,隨機排列。每個品種面積166.7 m2,小區面積2 000 m2。栽植密度19 950株/hm2。不設保護行。
1.4 生育期間氣候概況及栽培管理
2015年德安棉區棉花生育期間氣候總體來說對棉花生長較有利。主要表現為播種期天氣較好有利于棉花出苗,移栽后持續陰雨光照減少,棉苗生長偏慢,苗蕾期晴好天氣多,棉花生長速度快,長勢長相好,棉田無枯萎病、黃萎病發生,花鈴期氣候適宜棉花開花結鈴,雖然遭遇臺風,但對棉花生長的影響不大,棉花伏桃、秋桃上桃快,進入吐絮期天氣晴朗,溫度高,有利于棉花吐絮和收摘,棉花爛鈴少,品質較好。
展示地前作為油菜,采用營養缽育苗移栽方式[1-2];4月22日播種,5月20日移栽,撒施48%復合肥150 kg/hm2作基肥,移栽時穴施12%磷肥75 kg/hm2、15%硼肥22.5 kg/hm2,6月12日施46.3%尿素150 kg/hm2,7月8日施46.3%尿素225 kg/hm2,7月22日埋肥60%氯化鉀225 kg/hm2、48%復合肥600 kg/hm2、15%硼肥6 kg/hm2、雞糞600 kg/hm2、枯餅450 kg/hm2,8月15日追施46.3%尿素225 kg/hm2;全生育期化學防治病蟲害15次,藥劑選用30%阿維氟鈴脲800~1 000倍液,中耕除草3次,整枝3次,并及時抹贅芽;8月7日打頂,全程化控3次,以縮節胺為主[3-6]。
2 結果與分析
由表1可知,參試品種生育期介于127~136 d之間,霜前花率高,介于87%~94%之間。皮棉產量以徐雜棉8號最高,為1 999.5 kg/hm2,居第1位;華雜棉4號皮棉產量為1 888.5 kg/hm2,居第2位;創072皮棉產量為1 860 kg/hm2,居第3位;楚雜1028皮棉產量為1 717.5 kg/hm2,居第4位;綠億航天1號皮棉產量為1 677 kg/hm2,居第5位;華惠2號皮棉產量為1 668kg/hm2,列第6位;贛雜棉800皮棉產量為1 621.5 kg/hm2,列第7位;荊棉46皮棉產量為1 528.5 kg/hm2,列第8位;神農棉0815皮棉產量1 431.45 kg/hm2,列第9位;贛雜棉GZ8皮棉產量為1 389.45 kg/hm2,列第10位;創075皮棉產量為1 332 kg/hm2,列第11位;屯豐棉6號皮棉產量為1 304.55 kg/hm2,列第12位。
3 品種評述
3.1 華雜棉4號
該品種出苗較好,子葉小,莖稈少茸毛,桃中等,鈴卵圓形有尖嘴,乳白花藥。生育期128 d,株高124.1 cm,單株結鈴41.4個,單鈴重5.3 g,霜前花率94%,抗枯萎病,籽棉產量4 840.5 kg/hm2,皮棉產量1 888.5 kg/hm2。
3.2 創072
該品種出苗好,果枝較長,平展,莖稈較軟,無茸毛,葉片中等大小,色深綠,長勢較強,整齊度好,不早衰,鈴卵圓形,吐絮暢,全生育期126 d,株高134.6 cm,單株結鈴36個,單鈴重6.1 g,霜前花率94%,抗枯萎病,耐黃萎病,籽棉產量4 768.5 kg/hm2,皮棉產量1 860 kg/hm2。
3.3 綠億航天1號
該品種植株塔型,葉片中等偏大,缺刻明顯,苞葉鋸齒狀。花冠、花藥乳白色,鈴卵圓形,全生育期132 d,株高131 cm,單株結鈴40.8個,單鈴重5.6 g,霜前花率93%,抗枯萎病,耐黃萎病,籽棉產量4 300.5 kg/hm2,皮棉產量1 677 kg/hm2。
3.4 贛雜棉800
該品種出苗好,子葉綠色,中等大小,莖稈較少茸毛,花藥乳白色,鈴卵圓形,全生育期136 d,株高134.4 cm,單株結鈴36.2個,單鈴重5.3 g,霜前花率87%,抗枯萎病,籽棉產量4 158 kg/hm2,皮棉產量1 621.5 kg/hm2。
3.5 華惠2號
該品種出苗好,葉片較大,深綠色,株型較松散,果樹較長,平展,莖稈粗壯,茸毛較多,長勢強,不早衰,吐絮暢,全生育期126 d,株高124 cm,單株結鈴40.4個,單鈴重6.2 g,霜前花率91%,耐枯萎病,籽棉產量4 278 kg/hm2,皮棉產量1 668 kg/hm2。
3.6 徐雜棉8號
該品種出苗較好,子葉肥大,葉片中等,有缺刻,莖稈中粗有茸毛,花藥乳白色,柱頭較長,株型呈塔形,全生育期130 d,株高122.8 cm,單株紹鈴42.2個,單鈴重5.3 g,霜前花率89%,抗枯萎病,籽棉產量5 127 kg/hm2,皮棉產量1 999.5 kg/hm2。
3.7 創075
該品種出苗好,葉片中等大小,色淡綠,長勢較強,整齊度好,株型松散,果枝較長,平展,莖稈較軟,茸毛較少,易早衰,鈴卵圓形,吐絮暢。全生育期129 d,株高129.2 cm,單株結鈴34.2個,單鈴重6.4 g,霜前花率94%,耐枯萎病,抗棉鈴蟲,籽棉產量3 415.5 kg/hm2,皮棉產量1 332 kg/hm2。
3.8 屯豐棉6號
該品種出苗較好,葉片中等大小,淺綠色,果枝較長,稍上舉,莖稈較粗壯,茸毛多,長勢強,不早衰,株型較緊湊,鈴卵圓形,吐絮暢,全生育期129 d,株高122.3 cm,單株結鈴31.2個,單鈴重5.9 g,霜前花率90%,耐枯萎病,抗黃萎病,抗棉鈴蟲,籽棉產量為3 345.5 kg/hm2,皮棉產量1 304.55 kg/hm2。
3.9 贛雜棉GZ8
該品種出苗好,子葉肥大,葉片較大,莖稈無茸毛,花藥乳白色,株型呈塔形,鈴卵圓形,全生育期132 d,株高130.1 cm,單株結鈴40.2個,單鈴重5.6 g,霜前花率85%,耐枯萎病,籽棉產量3 562.5 kg/hm2,皮棉產量1 389.45 kg/hm2。
3.10 神農棉0815
該品種出苗較好,葉片中等大小,深綠色,株型較松散,果枝較長,平展,莖稈較粗壯,茸毛較少,長勢強,不早衰,鈴卵圓形,吐絮暢,全生育期128 d,株高127.6 cm,單株結鈴33.6個,單鈴重6.4 g,霜前花率91%,抗枯萎病,耐黃萎病,籽棉產量3 670.5 kg/hm2,皮棉產量1 431.45 kg/hm2。
3.11 荊棉46
該品種出苗較好,子葉較小,葉片中大,莖稈無茸毛,花藥白色,株型呈塔形,鈴卵圓形,全生育期134 d,株高126.8 cm,單株結鈴40.4個,單鈴重5 g,霜前花率88%,抗枯萎病,籽棉產量3 918 kg/hm2,皮棉產量1 528.5 kg/hm2。
3.12 楚雜1028
該品種出苗好,苗勢強,子葉中等,葉片較大,深綠色,莖稈無茸毛,花藥乳白色,植株呈筒形,鈴近圓形,全生育期136 d,株高134 cm,單株結鈴39.6個,單鈴重5.5 g,霜前花率89%,抗枯萎病,籽棉產量4 405.5 kg/hm2,皮棉產量1 717.5 kg/hm2。
4 參考文獻
[1] 單維東,王瑛,彭達.2014年第六師棉花新品種(系)展示試驗[J].新疆農墾科技,2015(11):3-6.
[2] 李英. 2014年石河子墾區棉花新品種展示試驗[J].新疆農墾科技,2015(7):6-8.
[3] 趙沙鷗,陳宜,楊磊,等.鄱陽湖棉區棉花生產主推品種篩選試驗[J].現代農業科技,2014(3):63-65.
[4] 盛長華.2011年望江縣棉花展示品種比較試驗初報[J].安徽農學通報(下半月刊),2012(8):50-53.
[5] 趙淑琴.新疆棉花新品種利用現狀與建議[J].中國棉花,2008(9):43-44.
[6] 單維東,彭達,王瑛,等.棉花新品種展示試驗[J].農村科技,2016(6):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