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萌+陶偉東+高英姿
摘 要:以江蘇省7個國家級出口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為例分析了出口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在優化投資環境、提供技術服務支撐、營造質量創新環境方面對區域經濟發展的貢獻,提出開展出口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對區域經濟發展的應用前景:為政府引導地方產業發展、調整工作重心提供了指標依據,可作為各級政府和機構工作績效考核指標。
關鍵詞:質量安全示范區;區域經濟;貢獻
中圖分類號:F06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283(2016)12-0078-03
目前,經濟全球化與具有地方特色的產業集聚現象并行不悖的發展,正對世界經濟產生深刻的影響。中小企業主導的產業集聚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能吸引大量的資本和勞動流入集群地區,從而促進區域經濟增長。
出口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以下簡稱“示范區”)是全國各地檢驗檢疫部門在地方優勢產業集聚的基礎上,持續深化檢驗監管創新改革,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全面建設成為“推進供給側質量改革、促進外貿轉型升級、創新區域質量治理、提升中國制造形象”的新平臺,是貫徹落實國務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質量發展綱要》,推動質量強國戰略實施,提升產業集群的質量安全水平,穩外貿促發展應運而生的特殊產業集群。
出口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的建設,是實施“質量強國”戰略的重要舉措。截至2016年5月,江蘇省已經建立了國家級、省級、市級三個層面的質量安全示范區,現有國家級出口質量技術促進委員會1個、國家級質量安全示范區7個、省級質量安全示范區16個,占全國的22%,區內27家示范區企業獲得全國“中國出口質量安全示范企業”榮譽稱號。截至2015年,全省示范區出口企業規模和出口額連年增長,現已達1500余家、出口300多億美元,進口200多億美元,從業人員超100萬,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穩定,區內出口產品國外通關合格率繼續保持100%,未發生一起國外退貨、銷毀和產品被召回的質量事故。示范區也進一步優化了地方經濟的軟環境,成為招商引資的“金字招牌”和質量提升的典范,相關建設工作多次獲得當地政府的肯定。本文以江蘇省7個國家級出口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為例,分析出口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在投資環境、技術服務支撐、質量創新等方面對區域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
一、出口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對區域經濟發展的貢獻
(一)優化地區投資環境
1.構建了政府主導、多方協作的政策環境
地方政府通過針對相關產業實施空間布局優化工程、龍頭企業培植工程、集群轉型提升工程、科技創新驅動工程、品牌打造創建工程、產業國際化工程等,實現合理規劃引導、充分整合資源、推動扶持政策、優化產業環境;地方部門為主導,為區內生產出口企業在技術研發、產品創新、出口認證、展會宣傳、資質認定、品牌發展、信用保險等方面給予扶持,切實為企業減輕負擔、增強市場競爭力;檢驗檢疫機構通過認定綠色通道企業資質,設立示范區報檢專窗、宣傳推廣原產地政策、實施預約檢驗、周期檢測減免、推廣運用信息化手段等措施,提升監管實效,助力企業發展;同時,檢驗檢疫也在積極推動地方政府將示范區創建工作納入政府質量考核目標,充分發揮地方政府的主導作用和各職能部門的政策疊加效應。
2.形成了龍頭引領、合作與競爭并存的發展環境
區內企業通過示范區這種特殊的組織在一起展開激烈的市場競爭,又進行多種形式的合作。這種集體行動的互動機制,可順暢信息的流通,加快觀念、知識和技術的傳播及緩和經濟利益的沖突,有助于企業建立戰略聯盟和伙伴關系。以無錫錫山出口質量安全示范區為例,近年來,無錫每年承辦LEV-Talk國際輕型電動車創新技術大會,該會是行業內唯一的技術性大會,大會以“多元融合,高端突破”為主題,共同探討輕型電動車產業的發展理念、發展模式和技術創新。2015年8月,無錫示范區成立了“質量促進聯盟”,旨在通過聯合發展,實現合作共贏,為保障質量安全,推動質量發展的良好環境提供了技術支持。
3.營造了具有示范效果的招商引資軟環境
示范區創建工作的推進,凝聚了企業及其上下游產業鏈企業、地方政府、行業協會、檢驗檢疫、海關等機構,形成一種柔性生產綜合體,構成了區域的核心競爭力。示范區大力實施出口品牌戰略,構建多層次出口品牌培育機制,尤其對區內企業境外商標注冊、國際專利申請、體系認證、國際認證、品牌宣傳等方面給予重點扶持,示范區內企業品牌建設步伐加快,成效顯著。目前,江蘇省7家國家級出口質量安全示范區共擁有“中國馳名商標”30余件,培育出口質量安全示范區企業27家。
(二)升級技術服務支撐
1.完善了促進產品質量提升的技術服務環境
一是通過構建統一的公共檢測技術服務平臺,幫助企業加強技術開發能力,提高產品檔次。以江蘇省為例,7個國家級出口質量安全示范區共搭建了18家公共技術服務平臺。二是營造良好發展的產學研合作環境。江蘇省7家國家級出口質量安全示范區共建立博士后工作站點12個,擁有研發中心51個,平均每年研發投入10多億元。三是建立產品質量控制機制。示范區每年對區內產品進行質量抽查,撰寫產品質量分析,制定質量安全風險應急預案,加強風險信息資源共享。近3年來,江蘇省7家國家級出口質量安全示范區共編發質量風險信息簡報近200期,有效地起到了風險預警作用。
2.打造了日益完善的專業化產業鏈環境
區內企業的聯合需求可形成規模性專業化的生產和服務,又為每個企業提供了豐富的外部規模經濟。在示范區創建過程中,打造了日益完善的專業化產業鏈環境。以南京為例,出口光電顯示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擁有世界500強企業3家,帶動了周邊100多家企業的生產發展,從玻璃基板、蝕刻印刷、SMT貼片、機械沖壓、偏光片生產、研發、組裝到產線測試形成了從上游到下游完整的產業鏈條。
(三)打造質量創新高地
1.打造品牌集聚效應,提升了產業國內國際影響力
相對于企業集群,單個企業的生命周期相對較短,品牌效應難以持續,而集群企業遵循優勝劣汰的競爭規則,只要技術或自然條件等外部因素沒有導致集群衰退或轉產,區域品牌效應就能較長期地持續下去。以昆山為例,多年來,出口自行車質量安全示范區區內捷安特、好孩子、禧瑪諾等一直是國內自行車、童車、自行車零件領軍品牌,具有非常廣泛的國際市場影響力。
2.營造區內創新氛圍,助力企業轉型升級
在示范區創建工作中,通過政府主導,行業協會協作,企業間密切合作,有利于各種新思想、新觀念、新技術和新知識的傳播,形成知識的溢出效應,增強企業的研究和創新能力。同時,檢驗檢疫及政府部門鼓勵示范區企業特別是龍頭企業積極參與科研制標。以江蘇省為例,7個國家級出口質量安全示范區共參與制修訂國家標準235項,參與制修訂行業標準273項,在創新企業產品的同時,贏得行業發言權。以無錫錫山出口摩托車、電動車質量安全示范區為例,新日電動車美國、荷蘭、意大利等國家共同研發了全球首款“未來智能概念車”,這是世界上唯一可以傾斜駕駛的電動車,體現了目前國際領域的最高技術水平。2014年9月,工信部部長苗圩在無錫視察時對新日互聯網智能電動車產品給予高度肯定。
3.倡導質量第一理念,引導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近年來,國外技術貿易壁壘不斷增加,歐美等發達國家對我國出口工業產品通報召回事件時有發生,警示示范區內企業質量安全意識不斷增強,出口示范區通過及時收集國外技術法規標準,邀請檢驗檢疫部門上門輔導,參加各級各類技術標準培訓,以提升應對國外技術貿易壁壘能力,最大限度降低貿易風險。多年來,示范區企業不僅未發生因質量原因引起的索賠、退貨和國外召回通報調查事件,而且均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部分企業通過ISO14001或ISO18001認證體系,自檢自控能力不斷提升。
二、開展出口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對區域經濟發展貢獻研究的應用前景
(一)為政府引導地方產業發展、調整工作重心提供了指標依據
近年來,江蘇檢驗檢疫局從江蘇地區出口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情況調查及匯總分析著手,完善出口質量安全示范區工作體系,分析各示范區取得的成效及對區域經濟推動取得的貢獻,加大對出口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對區域經濟發展貢獻度的研究,為示范區建設工作成效的量化評價建立新的方式,有利于及時調整示范區建設工作方向,緊扣地方政府城市升級、產業轉型的訴求,主動融入和配合地方戰略部署,通過創新性舉措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大局,引領地方產業發展。
(二)可作為各級政府和機構工作績效考核指標
將出口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對區域經濟發展的貢獻進行量化后,量化指標既可以區域間橫向比較也可以供區域自身縱向比較,如果其量化指標的科學性、合理性能獲得認可,完全可作為政府績效考核的內容之一。此舉也符合當前中國經濟發展從規模粗放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的現實需要。同時也可作為各級檢驗檢疫機構的績效考評內容之一。
[參考文獻]
[1]顏卓.出口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競爭戰略分析[J].對外經貿,2015(10).
[2]曹坤.工業園區對南昌市經濟發展帶動效應研究[D].南昌大學,2012.
[3]詹偉.淺談產業集群對區域經濟增長的影響[C].廊坊市域經濟與產業集群延伸研究,2008.
[4]顏芳芳.我國大城市國家級工業園區對城市發展的貢獻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1(2).
[5]張煒.建立區域出口商品質量指數的思考[N].中國國門時報,2015-03-26.
(責任編輯:郭麗春 梁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