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佳++鮑躍群++唐飛++鄔梟楠
摘要 以落新婦種子作為外植體進行組培快繁,結果表明:以嫩葉形成愈傷組織誘導芽的方式,實現叢生芽的再生。適宜誘導分化的培養基為MS+6-BA 0.5 mg/L+ 2,4-D 0.1 mg/L,最適增殖的培養基MS+6-BA 0.5 mg/L+2,4-D 0.1 mg/L,形成的植株轉接到1/2MS+NAA 0.5 mg/L,生根率達90%以上。
關鍵詞 落新婦;組織培養;快繁技術
中圖分類號 S567.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16-0063-02
Abstract Taking Astilbe chinensis seeds as explants in tissue culture and rapid propagati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eaves formed callus induction of bud and adventitious bud regeneration.MS+6-BA 0.5 mg/L+2,4-D 0.1 mg/L were the most suitable medium for inducing differentiation,the most suitable medium for MS+BA 0.5 mg/L+2,4-D 0.1 mg/L,the plant was transferred to 1/2MS+NAA0.5mg/L,and the rooting rate reached more than 90%.
Key words Astilbe chinensis;tissue culture;rapid propagation
落新婦(Astilbe chinensis),又名紅升麻、虎麻、金貓兒、金毛等,為落新婦科落新婦屬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1],具有較好的藥用價值,還可栽培觀賞、點綴盆景。由于其發芽率低,發芽緩慢,出芽不整齊,加上自然資源越來越少,難以滿足需求[2]。該文研究落新婦組培快繁技術,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采用引種馴化成功的落新婦種子作外植體,再以此培育的無菌落新婦植物的葉片進行組培試驗。
1.2 試驗方法
1.2.1 外植體消毒。將落新婦種子處理后,在培養的培養中,10 d后觀察不同培養基中種子的污染情況。把無病蟲害的落新婦種子在20 ℃左右溫水浸泡30 min,浸泡洗潔精30 min(同時流水處理)[1],在操作臺紫外燈處理30 min,無菌條件下用75%酒精溶液浸泡10 s,無菌水沖洗1~2 s,再用0.1%升汞溶液消毒5.5 min,取出用無菌水沖洗2~3次,用消毒濾紙吸干后切塊,均勻撒種于培養基上,污染率最低。
1.2.2 外植體培養。把種子放在培養基上25 d后,將長成的小苗進行轉接、擴繁。
1.2.3 培養基及培養條件。以MS作為初代培養、增殖培養和生根培養的基本培養基,然后在培養基中加入蔗糖30 g/L和瓊脂7.2 g/L。培養溫度(25±2)℃,光照強度3000 lx,光照時間12 h/d,pH值均為5.8。
1.2.4 初代培養。以MS為基本培養基,附加不同濃度的6-BA(0.5、1.0、2.0 mg/L)、2,4-D(0.1、0.2 mg/L)進行組合,每種培養基接種30個外植體。
1.2.5 增殖培養。在增殖培養基上接種誘導出來的芽,附加不同濃度的6-BA(0.3、0.5、0.7、1.0 mg/L),2,4-D 0.1 mg/L,每種培養基分別接種30瓶,觀察記錄增殖效果。
1.2.6 生根培養。在1/2MS培養基上分別添加不同濃度的NAA(0.1、0.5 mg/L)與2,4-D(0.1、0.5 mg/L)進行誘導生根,并在生根過程中進行比較,觀察試管苗生根情況。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消毒方式對外植體的影響
在落新婦種子處理后10 d后觀察不同培養基中種子的污染情況。從表1可以看出,把無病蟲害的落新婦種子在20 ℃左右溫水浸泡30 min,浸泡洗潔精30 min(同時流水處理),在操作臺紫外燈處理30 min,用75%酒精溶液浸泡10 s,0.1%升汞溶液處理5.5 s的處理污染率最低,僅為14.28%[3]。
2.2 不同激素配比對芽誘導的影響
在落新婦葉片芽誘導過程中,葉片均可在15 d左右形成愈傷組織從而誘導出芽。從表2可以看出,A3培養基(MS+6-BA 0.5 mg/L+2,4-D 0.1 mg/L)芽誘導率明顯高于其他,且芽生長健壯、葉色綠。
2.3 芽的增殖
從表3可以看出,當6-BA分別為0.3~1.0 mg/L時,添加0.1 mg/L的2,4-D,芽均能增殖,增殖倍數在4.5倍以上。從芽苗的增殖倍數、苗的長勢等綜合因素考慮,最終試驗得出最適增殖培養基為MS+6-BA 0.5 mg/L+2,4-D 0.1 mg/L(圖1)。
2.4 生根培養
將1~3 cm高的落新婦試管苗接種于添加0.1、0.5 mg/L的NAA或0.1、0.5 mg/L的2,4-D的1/2 MS培養基中,15 d開始生根,25 d進行觀察。從表4可以看出,0.5 mg/L的NAA較低濃度(0.1 mg/L)的效果好,能縮短試管苗生根時間,根粗壯。而0.1、0.5 mg/L的2,4-D生長的根系一般(圖2)。
2.5 試管苗移栽
為了提高移栽成活率,應將試管苗放在自然光下煉苗 2~3 d,洗凈小苗的根部,移栽在腐殖土的苗床上,注意遮蔭保溫,成活率一般可達到80%以上。
3 結論與討論
落新婦以嫩葉形成愈傷組織誘導芽的方式,實現叢生芽的再生。適宜誘導分化的培養基為MS+6-BA 0.5 mg/L+2,4-D 0.1mg/L,最適增殖的培養基MS+6-BA 0.5 mg/L+2,4-D 0.1 mg/L,形成的植株轉接到1/2MS+NAA 0.5 mg/L,生根率達90%以上[9-15]。
4 參考文獻
[1] 龐長民,王慶,劉安成,等.不同處理對落新婦種子室內萌發的影響[J].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31(2):70-73.
[2] 曾春鳳,郭艷敏,劉澤勇,等.宿根花卉新秀——落新婦的栽培及應用[J].河北林業科技,2006(4):54.
[3] 胡凱,張立軍,白雪梅,等.植物組織培養污染原因分析及外植體的消毒[J].安徽農業科學,2007,35(3):680-681.
[4] 陳娟,潘開文,畢世榮,等.生姜莖尖組織培養和污染率控制的研究[J].長江蔬菜,2007(1):38-40.
[5] 譚文澄.觀賞植物組織培養技術[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1.
[6] 周俊輝,李宏彬,楊耀強,等.植物組織培養中污染的鑒定與防止初步研究[J].微生物學雜志,2002,22(2):53-55.
[7] 焦立為,黃克梅,焦立群.植物組織培養前用臭氧對外植體進行消毒滅菌的效果初探[J].植物生理學通訊,2005,38(5):466.
[8] 俞繼英,王春,陳任文展,等.紅葉石楠的組培快繁技術[J].林業科技開發,2005,19(2):45-46.
[9] 劉香玲,王玉珍,羅景蘭.水稻成熟胚愈傷組織的誘導和分化因素的研究[J].山東農業科學,2005(5):7-9.
[10] 譚文澄.觀賞植物組織培養技術[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1.
[11] 任敬民,陳躍進,郭麗明.臺灣青棗組織培養的消毒方法[J].湖北農業科學,2004(1):65-68.
[12] 鄭永強,劉艷梅,徐坤.生姜組織培養污染率控制研究[J].生物技術,2003,13(6):38-39.
[13] 周俊輝,周后高,劉花全.植物細胞培養中內生菌污染問題[J].廣西植物,2003,23(1):41-47.
[14] 石大興,王米力,石軼松,等.巨桉芽器官離體培養與快繁體系建立的研究[J].林業科學,2003,39(1): 69-74.
[15] 邱運亮.翅莢木試管苗快速繁殖技術的研究[J].林業科技開發,2002,16(6):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