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林++郭尚++蕭晉川++趙照林++吳風明++郭霄飛++劉曉鋼
摘要 食用菌菌種是食用菌生產的基礎,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雙孢蘑菇菌種作為食用菌生產資料進入商業活動中,具有商品的屬性。本文介紹了雙孢蘑菇菌種商品質量的要求和管理操作,分析了菌種質量管理中的重點操作規范,提出了雙孢蘑菇菌種商品質量標準,推薦作為山西省地方雙孢蘑菇菌種質量標準,供我國特別是山西省廣大雙孢蘑菇生產者和菌種生產者以及關聯業務人員參考應用。
關鍵詞 雙孢蘑菇;菌種;菌種商品;質量標準
中圖分類號 S646.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16-0087-04
Abstract Edible fungus strain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dible fungus industry.Agaricus bisporus strain as edible fungus production data to enter the commercial activity,has the attribute of commodity.In this paper,the requirement and management of the product quality of the Agaricus bisporus strain were introduced,the product quality standards of Agaricus bisporus strain were put forward,and offered references for the large number of Agaricus bisporus producers and the related service personnel.
Key words Agaricus bisporus;strain;strain product;quality standard
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大發展,工農業產量產值在世界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位置,我國的食用菌產業不斷擴大,生產總量達到3 000萬t左右,在世界食用菌生產量中占據第1位[1]。食用菌生產量的增長,菌種是至關重要的。作為生產資料的菌種進入商業活動中具有商品的屬性,就有商品的要求和質量的標準。
雙孢蘑菇(Aagaricus bisporus)是主要的食用菌產品之一,微生物分類屬于擔子菌亞門(Basidiomycotina)傘菌目(Agaricales)蘑菇科(Agaricaceae)蘑菇屬(Agaricus)的草腐菌,在全國乃至世界上都是占有重要地位的,對食用菌產業發展具有重大的影響。雙孢蘑菇的菌種作為生產資料是其雙孢蘑菇生產的重要環節,是生產量和產品質量的第一關鍵。菌種的生產技術要求和規范以及菌種的商品質量標準和檢驗,直接影響食用菌的生產和產品質量。為了實現雙孢蘑菇菌種生產的技術規范化、質量標準化,推進我國特別是山西食用菌產業走向現代化,維護菌種生產者、經營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權益,根據我國質量管理部門的有關標準、規范,我們系統、精準地將雙孢蘑菇的菌種生產技術與質量管理標準總結出來,供廣大雙孢蘑菇企業、栽培農戶者、菌種生產者以及管理者參考應用。
1 我國雙孢蘑菇及其菌種生產與質量標準介紹
我國各級政府以及食用菌管理部門都非常重視食用菌產業的發展和產品質量,制定了很多相關的法規標準、技術規范等,監查管理有關食用菌產業的生產、流通、加工、銷售各個環節。雙孢蘑菇也有很多相應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以及各省的地方標準和企業標準。我們在制定本技術規范時也參照了很多國家有關標準和雙孢蘑菇的有關技術標準,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2]《食用菌菌種管理辦法》[3]《食用菌術語(GB/T12728-2006)》[4]《雙孢蘑菇(GB/T 23190-2008)》[5]《食用菌菌種生產技術規程(NY/T 528-2010)》[6]《食用菌菌種檢驗規程(NY/T 1846-2010)》[7]《食用菌菌種良好作業規范(NY/T 1731-2009)》[8]《雙孢蘑菇菌種(GB/T 19171-2003)》[9]《食用菌衛生標準(GB/T 7096)》[10]《包裝儲運圖示標志(GB191-2008)》[11]《食品微生物學檢驗培養基和試劑的質量要求(GB4789.28-2013)》[12]《食用菌菌種真實性鑒定酯酶同工酶電泳法(NY/T1097-2006)》[13]《食品包裝用聚丙烯成型品衛生標準(GB9688-1988)》[14]等。在本論文中引用的有關上述標準中的條文,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內容)或改訂版,均不適用本規程。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規程。
2 菌種生產的工藝流程
菌種生產所包含的內容一般是菌種生產制作涉及到的,生產條件、設備、人員、技術、操作、質量檢驗、入庫、運輸、儲藏等全過程。
菌種商品生產的工藝流程包括:生產場地選擇—環境水源整備—廠區布局與廠房設置—設備與設施—生產原料儲備—衛生檢驗與消毒—培養基制成—分裝—滅菌—冷卻—接種—培養(檢驗)—成品—檢驗合格—入庫管理。
3 菌種生產場(機關、企業)的責任與義務
菌種場生產食用菌菌種并作為商品,以及食用菌的生產資料銷售販賣,必須經過國家有關管理部門審批合格,持有生產、銷售食用菌菌種的資質證明。
生產或出售菌種的企業或科研單位,對所生產的菌種以及出售的菌種商品的質量負有責任,并有義務將所生產的菌種商品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向菌種使用者說明。
4 菌種商品要求與質量標準
4.1 基本要求
雙孢蘑茹菌種商品基本要求如表1所示。
4.2 母種的質量要求
母種(stock culture)是指經各種方法分離、選育或雜交得到的具有出菇能力的菌絲體純培養物及其繼代培養物。也稱一級種或試管種。
4.2.1 種性確認。母種的購入或引進,應選擇經省級以上國家機關批準的,具有專業資質的菌種生產單位或研究單位,并要求具有母種種性鑒定,栽培試驗的有效書面報告。母種試管產品要有符合規定的商品標簽、標志、標明生產時間等商品信息。
4.2.2 容器規格。采用18 mm×180 mm、20 mm×200 mm的玻璃試管。
4.2.3 培養基。馬鈴薯葡萄糖瓊脂培養基(PDA培養基),按GB4789.28-2013[12]中4.79規定配制。
4.2.4 母種商品質量指標。如表2所示。母種產品應符合上述質量要求,經過菌種生產單位自己檢查,再經過國家認可的技術部門、管理部門檢驗后,印制完整的商品質量保證書和母種使用說明書方可作為母種商業產品,進行商業出售或示范推廣。
4.3 原種的質量要求
原種(mother spawn)是指由母種移植、擴大培養而成的菌絲體純培養物,稱為原種,以擴繁栽培種為主要目的。
4.3.1 種性確認。原種是由母種繁殖而制成的,因此對母種的購入或引進途徑要嚴格確認。應選擇經省級以上國家機關批準的,具有專業資質的菌種生產單位或研究單位,并要求具有母種種性鑒定,栽培試驗的有效書面報告。
4.3.2 容器規格。按照NY/T528-2010規程[6],原種容器一般選用玻璃菌種瓶或塑料菌種瓶。規格應選用圓柱形,容積850 mL以下,耐126 ℃高溫,無色或近無色的透明玻璃瓶或塑料瓶。瓶口外徑≤(40±1)mm。塑料瓶的衛生標準要符合GB9688-1988 [14]規定。可采用不小于15 cm×28 cm、厚0.04~0.06 mm的耐126 ℃高溫的聚丙烯塑料袋。塑料袋的衛生標準符合GB9688-1988[14]規定。
4.3.3 培養基。參照NY/T528-2010規程[6]。腐熟麥稈或稻稈(干)77%,腐熟牛糞粉(干)20%,石膏粉1%,碳酸鈣2%,含水量62%±1%,pH值7.5;腐熟棉籽殼(干) 97%,石膏粉1%,碳酸鈣2%,含水量55%±1%,pH值7.5;谷粒(小麥、谷子、玉米、高粱)98%,石膏粉2%,含水量50%±1%,pH值7.5。
4.3.4 原種商品質量指標。原種商品質量指標如表3所示。原種由母種擴大繁殖制成,原種產品應注明母種的來源及種性特征,并符合上述質量要求,經過菌種生產單位自己檢查,再經過國家認可的技術部門、管理部門檢驗后,印制完整的產品質量保證書和原種使用說明書,方可作為原種商業產品,進行商業出售或繁殖栽培種。
4.4 栽培種的質量要求
4.4.1 種性確認。栽培種是由母種及原種繁殖而制成的,因此對母種的購入或引進途徑要嚴格確認,同時對原種的繁殖和生產加以確認。應選擇經省級以上國家機關批準的,具有專業資質的菌種生產單位或研究單位,并要求具有母種種性鑒定,栽培試驗的有效書面報告。
4.4.2 容器規格。容器應使用NY/T528-2010的5.3.2規定的玻璃菌種瓶或塑料菌種瓶,也可采用不小于17 cm×35 cm、厚0.04~0.06 mm的聚丙烯塑料袋。塑料袋的衛生標準符合GB9688-1988[14]規定。各類容器都應使用棉塞或無棉塑料蓋。
4.4.3 培養基(參照NY/T528-2010[6])。腐熟麥稈或稻稈(干)77%,腐熟牛糞粉(干)20%,石膏粉1%,碳酸鈣2%,含水量62%±1%,pH值7.5;腐熟棉籽殼(干)97%,石膏粉1%,碳酸鈣2%,含水量55%±1%,pH值7.5;谷粒(小麥,谷子,玉米,高粱)98%,石膏粉2%,含水量50%±1%,pH值7.5。
4.4.4 栽培種商品質量指標。栽培種商品質量指標如表4所示。栽培種由原種、母種擴大繁殖制成,栽培種產品應注明原種,母種的來源及種性特征,并符合上述質量要求,經過菌種生產單位自己檢查,再經過國家認可的技術部門、管理部門檢驗后,印制完整的產品質量保證書和栽培種使用說明書,方可作為栽培種商業產品進行商業出售或繁殖栽培種。
5 菌種商品的標簽、標志、包裝、儲藏
5.1 商品菌種標簽、標志
5.1.1 商品菌種標簽。作為商品的菌種產品,要逐一檢查后,貼上商品標簽。每支、瓶(袋)菌種都要貼有清晰注明以下要素的標簽:①商品名稱(如,雙孢蘑菇母種);②品種名稱(如,As2796);③接種日期(年月日);④生產單位(xxx菌種廠);⑤批次號;⑥合格證號;⑦執行標準。
5.1.2 商品標志。每箱菌種要貼有清晰注明以下要素的包裝標志:①商品名稱(如,雙孢蘑菇母種);②品種名稱(如,As2796);③廠名、廠址、聯系電話;④出廠日期(年月日);⑤保質期;⑥批次號;⑦合格證號;⑧執行標準;⑨貯存條件;⑩數量;?輥?輯?訛發貨單位;?輥?輰?訛收貨單位;?輥?輱?訛毛重、凈重。
5.1.3 包裝儲運圖示。按GB191-2008的規定,應注明以下圖示標志:①小心輕放標志;②防水防潮防凍標志;③防曬防高溫標志;④防止倒置標志;⑤防止重壓標志。
5.2 商品包裝
母種外包裝采用木盒或有足夠強度的紙材制做的紙箱,內部用棉花、碎紙、報紙等具有緩沖作用的輕質材料填滿。原種、栽培種外包裝采用有足夠強度的紙材制做的紙箱,每箱20瓶,內部用碎紙、報紙等具有緩沖作用的輕質材料填滿。紙箱上部和底部用8 cm寬的膠帶封口,并用打包帶捆扎兩道,箱內附產品合格證書和使用說明(包括菌種種性、培養基配方及適用范圍)。
5.3 儲藏
①母種一般在(5±1)℃冰箱中貯存,保藏期不超過90 d。②原種應盡快使用,10 d內可在溫度(24±1)℃、清潔、通風、干燥(相對濕度70%~75%)、避光的室內存放;在(5±1)℃下貯存,保藏期不超過40 d。③栽培種應盡快使用,在溫度(24±1)℃、清潔、通風、干燥(相對濕度70%~75%)、避光的室內存放谷粒種不超過10 d,其余培養基的栽培種不超過20 d;在(5±1)℃下可貯存90 d。
6 留樣、檢品、出貨、運輸
6.1 留樣
各級菌種要留樣備查,留樣的數量根據每個批號母種3~5支,原種和栽培種5~7瓶,于4~6 ℃下貯存,母種5個月,原種4個月,栽培種2個月。
6.2 檢品出貨
根據簽訂的商品銷售合同,在客戶指定的出貨時間進行再一次的商品檢驗,嚴格挑選出貨商品,保證菌種質量,辦理出貨、發貨手續。
6.3 運輸
在運輸過程中不得與有毒物品混裝。菌種的運輸應保持低溫運送,需用2~20 ℃的冷藏車運輸。高溫對菌種質量有影響,氣溫達30 ℃以上時,菌種質量難以保證,要注意保持低溫環境。運輸中須有防震、防曬、防雨淋、防凍、防雜菌污染的措施。
7 菌種產品質量保證書及使用說明書
凡是菌種商品,包括商業銷售、研究試驗轉讓、生產示范推廣等使用的菌種,其生產單位都要具有菌種產品質量保證書,以示菌種質量合格,并對產品承擔義務和責任,做到對使用者負責,對社會負責。菌種商品應具備菌種使用說明書,以幫助使用者更好地生產,獲得更好的效益。
8 參考文獻
[1] 張俊飚,李 波.對我國食用菌產業發展的現狀與政策思考 [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01(5):13-21.
[2] 全國人大.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5.
[3] 中國農業部.食用菌菌種管理辦法[Z/OL][2016-06-29].http://www.gov.cn/ziliao/flfg/2006-04104/content_244621.htm.
[4]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食用菌術語:GB/T12728-2006[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6.
[5]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雙孢蘑菇:GB/T 23190-2008[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8.
[6] 中國農業部.食用菌菌種生產技術規程:NY/T 528-2010[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0.
[7] 中國農業部.食用菌菌種檢驗規程:NY/T 1846-2010[S].北京:[出版者不詳],2010.
[8] 中國農業部.食用菌菌種良好作業規范:NY/T 1731-2009[S].北京:[出版者不詳],2009.
[9]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雙孢蘑菇菌種:GB/T 19171-2003[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3.
[10]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食用菌衛生標準(GB/T 7096-2003)[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3.
[11] 中國標準化委員會.包裝儲運圖示標志:GB/191-2008[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8.
[12] 中國標準化委員會.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培養基和試劑的質量要求:GB4789.28-2013[S].北京:中國質檢出版社,2014.
[13] 中國農業部.食用菌菌種真實性鑒定酯酶同工酶電泳法:NY/T 1097-2006[S].北京:[出版者不詳],2006.
[14] 中國標準化委員會.食品包裝用聚丙烯成型品衛生標準:GB 9688-1988[S].北京:中國質檢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