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高樹鋒
摘要 為了有效控制武安市轄區內部分林區油松大蚜危害,設置了12組不同配比的藥液和1個空白樹對照,進行藥效對比試驗。結果表明:用45%毒死蜱乳油600~1 000倍液+20%吡蟲啉3 000倍液噴布+2袋國光施它活營養液或者用(5%啶蟲脒+35%毒死蜱)300~500倍液+2袋國光施它活營養液輸液防治效果好;用50%樂果乳油5~10倍液+2袋國光施它活營養液輸液防治效果較好,其他試驗方法處理結果差,不宜采用。
關鍵詞 油松大蚜;藥劑防治;藥效
中圖分類號 S48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16-0105-01
松大蚜(Cinara pinitabulaeformis Zhang et Zhang)又名油松大蚜,屬同翅目大蚜科大蚜屬的一種昆蟲,是黑松、油松等松樹的重要害蟲之一。在我國松大蚜主要分布在西北、華北、東北的遼寧及華南等地。從1~2年的幼樹到50年以上的過熟林均被危害。吸食1~2年幼樹的嫩梢或干部,嚴重發生時,松針尖端發紅發干,針葉出現黃紅色斑,枯針落針明顯,影響油松生長。在華北地區1年發生十多代,以卵在松針上越冬,繁殖力極強。1頭干母能繁殖30多頭雌性若蟲,幼蟲長成3~5 d后即可繁殖后代[1-3]。2016年,在河北省邯鄲市武安轄區內部分林區發生油松大蚜危害。為了有效控制該蟲危害,在查閱大量技術資料的基礎上,進行了不同配比的藥液對油松大蚜的防效試驗。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50%樂果乳油(河北志誠生物化工有限工司)、20%氯戊菊酯乳油(冀州市凱明農藥有限責任公司)、45%毒死蜱乳油(濮陽市雙靈化工有限公司)、20%吡蟲啉粉劑(山東麒麟農化有限公司)、5%啶蟲脒+35%毒死蜱乳油(青島東升藥業有限公司)、國光施它活營養液(四川國光農化股份有限公司)、傷口保護劑(四川國光農化股份有限公司)。
1.2 試驗設計
試驗于2016年4月28日至5月12日在河北省武安市西石門林區進行。試驗根據所用藥劑不同共設13個處理,分別為50%樂果乳油800倍液+20%吡蟲啉3 000倍液噴布+2袋國光施它活營養液(A)、50%樂果乳油1 000倍液+20%吡蟲啉3 000倍液噴布+2袋國光施它活營養液(B)、20%氰戊菊酯3 000倍液+20%吡蟲啉3 000倍液噴布+2袋國光施它活營養液(C)、20%氰戊菊酯5 000倍液+20%吡蟲啉3 000倍液噴布+2袋國光施它活營養液(D)、45%毒死蜱乳油600倍液+20%吡蟲啉3 000倍液噴布+2袋國光施它活營養液(E)、45%毒死蜱乳油800倍液+20%吡蟲啉3 000倍液噴布+2袋國光施它活營養液(F)、45%毒死蜱乳油1 000倍液+20%吡蟲啉3 000倍液噴布+2袋國光施它活營養液輸液(G)、50%樂果乳油5倍液+2袋國光施它活營養液輸液(H)、50%樂果乳油10倍液+2袋國光施它活營養液輸液(I)、(5%啶蟲脒+35%毒死蜱乳油乳油)300倍液+2袋國光施它活營養液輸液(J)、(5%啶蟲脒+35%毒死蜱)500倍液+2袋國光施它活營養液輸液(K)、(5%啶蟲脒+35%毒死蜱乳油)800倍液+2袋國光施它活營養液輸液(L)、以空白樹作對照(CK)。
1.3 調查統計
選擇立地條件和危害程度相當的受害雪松65株,分別從東、南、西、北4個方向選取4個枝條進行標注調查,并記錄蟲口密度。留5株空白樹,然后用不同配比的藥液進行全樹噴布或樹干基部輸液,每個處理各5株,施藥后7 d和14 d觀察防治效果[4-5]。
2 結果與分析
由表1可知,處理A、B、C、D、L藥后7 d每枝蟲口密度遞減一半左右,但是14 d后反彈至施藥前,處理A、B、C、D 14 d后蟲口密度比用藥前還大;處理H、I藥后7 d每枝蟲口密度遞減一半左右,但14 d后每枝蟲口密度仍然為110~120頭;處理E、F、G藥后7 d每枝蟲口密度為0,處理J、K藥后7 d每枝蟲口密度為100~110頭,這5個處理藥后14 d蟲口密度都控制在每枝10~24頭,處理后的蟲口密度不到用藥之前6%,防治效果好。
3 結論
試驗表明,用50%樂果乳油800~1 000倍液+20%吡蟲啉3 000倍液噴布+2袋國光施它活營養液、20%氰戊菊酯3 000~5 000倍液+20%吡蟲啉3 000倍液噴布+2袋國光施它活營養液或者(5%啶蟲脒+35%毒死蜱)800倍液+2袋國光施它活營養液輸液防治效果差;用50%樂果乳油5~10倍液+2袋國光施它活營養液輸液防治效果較好;用45%毒死蜱乳油600~1 000倍液+20%吡蟲啉3 000倍液噴布+2袋國光施它活營養液或者(5%啶蟲脒+35%毒死蜱)300~500倍液+2袋國光施它活營養液輸液防治效果好,可在該區推廣。
4 參考文獻
[1] 蕭剛柔.中國森林昆蟲[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2:198-199.
[2] 蔡元才,陳阿麗,畢克德.樹立森林健康理念 實現病蟲害可持續控制[J].中國森林病蟲,2004,23(4):42-43.
[3] 馬秉寅.銅川市森林病蟲害現狀、發生原因及防治對策[J].中國森林病蟲,2003,22(2):35-36.
[4] 楊忠年,黨紅發.松大蚜防治技術實驗研究[J].甘肅林業,2013(5):40-41.
[5] 邵東華,段立清,段景攀.溫度對油松大蚜生長發育及繁殖的影響[J].生態學雜志,2015(7):1102-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