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衛紅
摘要 豬藍耳病防治是豬病防治中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方面,筆者從藍耳病發生現狀、藍耳病防治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一系列防治措施,供廣大養豬戶參考。
關鍵詞 豬;藍耳病;流行特點;防治對策
中圖分類號 S858.2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16-0237-02
長豐縣位于合肥市北部,四周與定遠縣、肥西縣、壽縣、合肥市區和肥東縣相連,其得名來源于“長治久安,人壽年豐”。長豐縣年平均氣溫15 ℃,屬于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四季分明,植被豐富、降水充沛、日照充足、氣候溫和,氣候條件決定了長豐縣非常適合農、林、牧、漁各業的發展。長豐縣是全國生豬調出大縣,也是全國草莓生產第一大縣。
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是一種急性、免疫性抑制病,與其他病原常常繼發感染。它是由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變異株引起的疾病,其特征為母豬繁殖時死胎、流產、早產和繁殖障礙,以及產生的仔豬出現呼吸異常[1]。豬藍耳病自2006年在我國發生以來,對我國養豬產業產生了嚴重的影響。筆者對多年來豬藍耳病防治工作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總結。
1 藍耳病發生現狀
1.1 發生范圍廣
我國首次發現此病是2006年,僅6—9月我國南方就有幾百萬頭豬感染[2],死亡率在10%~30%,有的省份死亡率在50%以上,損失較為慘重,大大地挫傷了廣大養豬戶的積極性。據有關資料統計,2007年有25個省先后發生藍耳病,就地撲殺了幾萬頭豬,給養豬產業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1.2 發病特征不斷變化
據有關資料反映,相對于2006年、2007年發病病豬死亡過程更短,出現心臟、肺壞死的比例增加,可以看到藍耳病發病特征不斷發生變化,加大了防治的難度。
1.3 目前沒有特效防治方法
對于目前發生的高致病性藍耳病,雖然疫苗已研究出來并投入生產環節,但是疫苗數量少,不足以保證不斷變化的藍耳病防治工作之需,短期內難以進行全面免疫到位,疫苗質量也待于在獸醫臨床實踐中加以檢驗。
1.4 疫情發生大大影響了養豬產業的發展
2006年和2007年,疫情在全國大發生,引起了2008年各地生豬價格上漲。分析原因:一方面病情發生影響了養豬戶的養豬積極性;另一方面疫情導致仔豬生產量減少[1-2],上市生豬量也隨之減少。因此,控制好藍耳病,提高廣大養豬戶的積極性,才能有效平抑市場生豬市場價格。
2 藍耳病防治存在的問題
(1)高致病性藍耳病損害機體全免疫機能,主要侵害巨噬細胞,這個特點加大了診治的難度,傳統藍耳病免疫無效。另外,高致病性藍耳病繼發各種疾病,給救治和診斷帶來了很大困難,豬群普遍易感,導致疫情很容易擴散。
(2)一旦疫情發生一些養豬戶不知所措、信心全無,急忙調運同群豬,造成疫病持續存在和擴散;其次還有一些養豬大戶在短時間內重復濫用廣譜性抗生素、驅原蟲病等藥物,同時還接種豬瘟和藍耳病疫苗。不僅沒有起到防治高致病性藍耳病的目的,而且使感病豬群的死亡率迅速增加,同時死豬無害化處理不到位,進一步惡化了養殖小環境。
(3)一些不法獸藥經銷商利用高致病性藍耳病大發生的有利時機,也利用養豬戶急切防治的目的,推銷所謂“新特藥”,進一步加劇了藥物的濫用,人為地增加病豬的死亡率。
(4)現行的獸醫管理體系無法應對疫病防控的需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專業人員嚴重缺乏,使病豬難以接受專業救治;二是基層鄉鎮獸醫站人員知識不能及時更新,再加上近年來防治疫種和畜種一增再增,專業技術人員難以滿足疫情防治的需求;三是基層鄉鎮獸醫站人員被鄉鎮人民政府抽調出去從事其他工作;四是鄉鎮獸醫站所人員由于應付多種考核目標性工作,動物防疫機構任務非常繁重,獸醫技干無意也無力創造性開展動物防疫工作。
3 高致病性藍耳病防治對策
(1)探尋疫病流行規律和發生特點,樹立可防可控可治信心。通過實地調研,以科學的態度證明疫病可防可治,消除養豬戶恐慌心理,研究藍耳病發生特點和流行規律,從而使養殖戶靜下心來進行科學防治。
(2)杜絕病豬調運,減少疫病蔓延和擴散。養殖戶發現病死豬要立即報告,并進行無害化處理,疫區內禁止經營生豬及其產品,對于外來病豬或帶毒豬帶進非疫區,各地要嚴格把關,拒疫情于門外,防止外來疫情入侵。
(3)免疫要到位。一定要做免疫注射工作,對于疫苗要嚴格把關,使用正規廠家生產的疫苗,并規范操作和各項消毒工作[3]。當附近地區發生疫情時,要按照當地獸醫部門的要求進行緊急免疫。
(4)封閉飼養。首先對養豬小區實行全封閉飼養,實現自繁自養,防止帶病豬種或病豬輸入小區,這是養殖小區極為重要的一個預防手段;其次養殖小區清潔用水全部使用自來水或深井水,不可使用塘水或溪水,更不可用污染水。
(5)對于病豬要做好治療工作。為了減少損失,及早診斷和治療,可使用抗生素來控制繼發性感染,如環丙沙星、磺胺類藥物、抗病毒藥物等,還可以補充葡萄糖、VC和電解質等,從而可以增強豬體抵抗力。
(6)健全消毒制度。與生產無關人員進入養殖生產區前,對其進行嚴格消毒,并定期對豬場、豬舍進行預防性消毒。消毒藥品要定期更換,確保消毒效果[3-5]。
4 參考文獻
[1] 李瑞澤,劉法,劉永輝,等.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綜合防治措施[J].上海畜牧獸醫通訊,2011(4):96-97.
[2] 易遵法,劉若愚,唐蘇平,等.高致病性豬藍耳病防治的現狀問題和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08(5):43-45.
[3] 穆建平,徐炳雪,朱林根.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病因及防治方法[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0(7):76-77.
[4] 邱立新,鄭杰.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臨床診斷與防治[J].中國畜牧獸醫,2008(1):114-115.
[5] 劉金彪.豬藍耳病的綜合防控[J].中國動物檢疫,200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