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玥++王民敬++孫君社



摘要 本文從縱向關聯的角度,分析現行中藥材產業鏈內藥材原料收購者(藥材銷售企業)與藥材原料生產者(藥材生產企業)主體間的關聯模式及博弈。引入中藥材產業組織關聯創新機制,包括期權定價機制、價格補貼機制、利益分配機制,分析其實施路徑及效果。創新組織機制的探索和施行,對當前中藥材產業鏈優化,提高產業創新能力,保障中藥材原料質量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產業;組織模式;創新;機制
中圖分類號 F32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16-0249-02
1 中藥材產業組織關聯模式
現行中藥材產業組織關聯模式主要有契約連接模式、戰略聯盟模式、產權結合模式。
1.1 契約連接模式
契約連接模式指簽訂收購藥材短期合同的一次性交易模式。其特點是能夠解決銷售企業的短期需求,可適時調整合作對象。主要適用于生產要素控制難度小的中藥材原料收購。此模式最大弊端在于在信息不對稱情況下,兩者之間構成一個不完全信息靜態博弈[1-2],形成了博弈分析中的囚徒困境[3],出現現實中訂單合同違約率高的現象。
1.2 戰略聯盟模式
戰略聯盟模式指藥材銷售企業與生產企業通過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結成非股權型的、長期合約式的供應模式。其特點是企業間的強強聯合降低競爭程度。主要適用于生產要素控制難度小,易形成工廠化、標準化生產的大宗藥材。此模式最大的問題在于對藥材生產企業的激勵約束相容機制不健全,導致中藥材原料質量安全風險大。信息不對稱導致相互之間信任機制的崩塌[3]。
1.3 產權結合模式
產權結合模式是指藥材銷售企業與生產企業以資金、品牌、技術等為紐帶,聯結在一起,形成具有獨立法人資質的經濟結合體。其特點是資金共籌、利益共享、積累共有、風險共擔。適用于生產要素控制難度大,資源稀缺性強,種植要求特殊的藥材。其弊端在于各環節交易成本過高,對市場信息的掌控不足。由于機制的缺失導致利益分配不合理,易形成機會主義等運作風險。
2 中藥材產業組織創新關聯機制
基于現行中藥材產業鏈節點企業間的關聯模式分析,亟需創新關聯機制。
2.1 期權定價機制
運用期權理論的賣權機制[4]對生產企業做出利益優先權安排,從而保護藥材生產企業的基本利益,減輕藥材銷售企業所承擔的風險,以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同擔的產業運作機制。根據布萊克-舒爾茨期權定價模型[5],可以計算賣權價格(為計算方便,σ表示標的物即中藥材的市場價格波動系數,r 以國債利率表示)。例如,假定藥材生產企業與銷售企業簽訂100 kg虎杖的賣權訂購合同,當前價格為3元/kg,約定價格為3元/kg。根據資料計算虎杖的市場價格波動率為20%,市場無風險利率5%,期限1年。則其賣權價格為:
由生產企業與銷售企業的收益和避險結果可知,引入賣權機制后,無論虎杖市場價格如何變化,生產企業的最低收入為 287.75 元,其在市場有利時,還能享受到價格上漲的益處;同時銷售企業獲得了期權保險費,減輕了市場風險,有效地遏制了違約現象,提高中藥材產業組織聯結模式的運行效率。
2.2 價格補貼機制
價格補貼機制即按高于市場一定價格的契約價格收購符合質量要求的中藥材。在此模式中,由于決策權的分散,導致各主體只從自身效用最大化出發,形成博弈,雖達到納什均衡解,但聯結模式的整體利潤降低,易形成雙重邊際化效應(圖1)。補貼價格應促使聯結模式的整體協調性達到帕累托優化解[6]。具體的價格補貼計算方法如圖1所示。
所以在引入有價格補貼機制的供應鏈關聯模式中,在固定零售價格p時,通過選取m與w,當滿足上式時,可達到整個供應鏈聯結模式的協調運作。
2.3 利益分配機制
創新利益分配機制,運用對策論、博弈論、模糊綜合評價理論,以權責利險對等為原則,對藥材生產企業與銷售企業(以下簡稱“成員企業”)按照投
3 結語
基于中藥材產業組織關聯模式,引入包括期權定價機制、價格補貼機制、利益分配機制的創新機制,調整產業結構,實現結構增值效應。促進中藥材產業的高質高效發展,實現產業組織創新效應,降低交易成本,為“標準化、系列化、規模化”生產中藥材創造了條件,促進中藥材產業現代化發展。
4 參考文獻
[1] 楊治.產業經濟學導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5.
[2] 夏大慰.產業組織學[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
[3] 楊建文.產業組織[M].上海:學林出版社,2003.
[4] 泰勒爾.產業組織理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
[5] 約翰·蓋特納.戰略供應鏈聯盟[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3.
[6] 顧海.醫藥產業經濟學[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