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宇


摘 要:從技術和經濟這兩個角度對承德市武烈河河道保潔現狀進行了分析和總結,提出了可持續發展河道立體保潔模式技術的選擇原則,同時,通過從定性到定量這一過程,構建了承德市武烈河河道立體保潔模式的可持續發展工藝選型的技術的理論基礎和模型框架.
關鍵詞:河道;立體保潔;模式;探索
承德市地處河北省東北部,范圍介于北緯40°12′-42°37′,東經115°54′-119°15′。處于華北和東北兩個地區的連接過渡地帶,地近京津,背靠蒙遼,省內與秦皇島、唐山兩個沿海城市和張家口市相鄰。城市跨度從北至南269公里,從西往東280公里。行政區域面積39702.4平方公里,占河北省總面積的21.15%。市境內有武烈河流經城市,總長16.4公里,水面面積240萬平方米。
隨著承德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武烈河河道水質及河面污染情況日益惡化,河道生產的生活垃圾及漂浮物越來越多,水質富營養化越來越嚴重,造成水草瘋長,嚴重影響水環境及城市形象。如何保持河道水面的潔、凈、美,做好河道保潔工作成了急需解決的的問題。
1 武烈河河道保潔現狀
近些年,為確保武烈河河道水景觀,在管理上通常利用手劃船為載體進行人工打撈的方式進行河道水草清理及保潔。
具體工作措施是:通過借助手劃保潔船,應用長把笊籬打撈水面上的漂浮物,采用鐮刀及叉子割除、撈取河道中水草進行河道保潔作業。
普遍存在問題是:機動性差,工作效率低,勞動強度大,死角多,保潔效果不理想。
為了進一步提高保潔效果,鑒于此2012年至今相繼購置了十條割草船,十五條沖鋒舟,對整個武烈河水面進行機械化保潔。大大的提高了保潔效率。但效果還沒有達到現代河道保潔的要求。
2 機械化保潔及人工保潔特點
經過幾年的實踐總結發現,機械化保潔及人工保潔各有優缺點。
2.1 采用機械保潔優缺點
割草船的收集范圍廣,既能清掃體積較大的、長形的漂浮垃圾,又能清掃體積較小的、成片的漂浮垃圾。所有聚攏、打撈、濾水、卸載整個清掃全部自動化,工作效率很高,相當于人工打撈船的幾十倍。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狹小水域,及淺水區大型割草船無法到達,機動性不強,收草過程中還存在死角。
沖鋒舟靈活機動性強,反應快,能迅速到達指定位置,及時展開打撈作業,優勢顯著。然而沖鋒舟對水深、河底地形要求嚴格,沖鋒舟在水深低于30厘米及水下建筑物較多切不規則水域,不能正常開展作業。
2.2 人工保潔優缺點
手劃保潔船運行穩定,視野廣闊,靈活性強,適合于全地形水域作業,可以達到河道保潔無死角;但其受行動遲緩,致使工作效率低。從而看出,三種河道保潔方式各有自己的優勢,但又不可避免的存在各自的局限性。
3 河道立體保潔模式提出
為更好地做好做強河道保潔工作,確保橡膠壩水景觀效益充分發揮,根據武烈河河道保潔運行實際狀況,憑借多年運行管理經驗,綜合以上諸種保潔方式優勢提出組建了武烈河河道立體保潔模式即“112”模式。
武烈河河道立體保潔模式即“112”模式。具體結構及組成模式:
每段庫區船只及人員配置:1條大型割草船配置1名司機2名隨船機動人員1名;1條沖鋒舟機手1名,打撈員2名;1條手劃船劃船人員1名隨船打撈人員1名;構成全方位立體保潔模式。
立體打撈方式分工及職責:大型割草船因其作業面廣,工作效率高,負責河道整體大范圍水面的水草切割及垃圾打撈收集工作;沖鋒舟因其機動性強運轉靈活,負責大型割草船周圍,打撈收集割草船遺失部分;小手劃船因其吃水淺工作可靠性高負責打撈清理沖鋒舟及大割草船不方便清理的區域。
三種打撈方式各發揮其充分的優勢,同時又相互配合,互為補充,形成立體、全方位的保潔體系,全力維護水面清澈、潔凈。達到河道保潔無死角的最終目的。經濟效益顯著。
4 結語
武烈河河道保潔采用立體打撈模式后,保潔作業率達到100%全覆蓋,實現了河道保潔工作網格化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實現了精細化作業,擴大保潔范圍,降低了勞動成本。
做到了河道保潔全覆蓋,無死角,提升了管理水平,確保了武烈河河道水景觀效益的充分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