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素君++薛志宏++劉桂霞
摘要 奈曼旗是蒙藥鼻祖“占布拉道爾吉”的故鄉,是蒙藥的發源地,為傳承和發展蒙藥文化,當地決心發展蒙中藥材種植產業。面對當前蒙中藥材產業的發展環境,分析了奈曼旗蒙中藥材種植產業在發展中遇到的種種問題,指出了奈曼旗蒙中藥材產業的發展方向和發展戰略規劃,提出了全力推進蒙中藥材發展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 蒙中藥材產業;發展;內蒙古奈曼旗
中圖分類號 F320.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16-0281-02
奈曼旗位于內蒙古東南部,通遼市西南,屬科爾沁沙地腹地,地理位置屬于北緯42.5°~43.5°的高寒地區。地貌特點是南山中沙北河川,二山六沙二平原,總面積8 137.6 km2,轄15個蘇木鄉鎮場,總人口44萬人。氣候特點屬北溫帶大陸性干旱半干旱季風氣候,冬季多西北風,年平均氣溫6.5 ℃,年降雨量在290~350 mm,年日照時數2 900~3 000 h,光照充足,四季分明,無霜期130~150 d,獨特的自然環境,造就了天然獨特的自然群落,境內生長著麻黃、防風、柴胡、黃芪、黃芩、知母、遠志、苦參、甘草、地榆、薤白等大量野生中草藥資源。這為奈曼旗發展道地蒙中藥材種植產業奠定了基礎。
1 當前奈曼旗蒙中藥材產業發展的優勢
一是,奈曼旗蒙中藥材產業的發展環境具有良好的大環境,現在國家高度重視中藥材的產業發展,中央宣布:“中醫藥要成為中國經濟重要支柱之一”。國務院又正式頒布了《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2016年3月4日國務院辦公廳又制定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醫藥產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意見》明確提出“開展中藥、民族醫藥及其臨床應用技術標準研究,加強中藥材種植(養殖)培育技術標準制定,建立中藥道地藥材標準體系,加強對中醫藥領域的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意見》指出“醫藥產業是支撐發展醫療衛生事業和健康服務業的重要基礎,是具有較強成長性、關聯性和帶動性的朝陽產業”。
二是奈曼旗的蒙中藥材產業得到了自治區、通遼市等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在自治區有關領導的幫助下,奈曼旗與有“千年藥都”之稱的河北省安國市建立了友好旗縣,與藥文化的發源地及其他藥材產業發展先進地區交流合作,共同探索適合奈曼旗蒙中醫藥產業發展的途徑,這勢必會強力推動奈曼旗蒙中藥材種植產業向前發展。
三是奈曼旗是蒙藥鼻祖——占布拉·道爾吉的故鄉,可以說是蒙醫藥文化的發源地。蒙藥、藏藥、苗藥是我國民族醫藥的瑰寶,傳承民族醫藥文化,挖掘蒙醫藥文化的深厚底蘊并發揚光大,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只要產出的蒙藥產品質量過硬,綠色安全,內蒙廣袤的地理優勢,加上天藍水碧的自然環境,綠色蒙藥產品必定會走俏市場。
四是綠色健康保健行業異軍突起。現在全民都在重視養生,蒙中醫藥養生保健服務業發展強進,道地蒙中藥材甘草、黃芪、丹參、沙苑子等優勢產品,除藥用外,還廣泛應用于保健品,市場需求巨大。
2 奈曼旗蒙中藥材種植產業在發展中遇到的問題
一是現在全國都在發展中藥材種植,市場競爭加劇,今后有可能出現供大于求的現象。如果農戶種出的蒙中藥材產品賣不出去,不僅影響農牧民的經濟收入,還會嚴重挫傷農民的種植積極性。因此,如何規避市場風險是擺在蒙中藥材種植面前的難題。
二是由于當前蒙中藥材種子種苗價格高,蒙中藥材種植也費工費時,再加上采挖和加工,造成蒙中藥材種植投資大。因此,大面積種植蒙中藥材需要巨大的投資,沒有項目資金的支持,蒙中藥材產業發展舉步維艱。
三是奈曼旗蒙中藥材種植產業缺乏種植經驗,還需突破種植技術難關。有些蒙中藥材種子非常小,比如桔梗、黃芩、黑柴胡等,需要溫暖濕潤的環境,而該地區干旱少雨,又多風,因此育苗困難。這還需要進一步研究摸索,抓住早春和雨季2個關鍵季節育苗。
四是藥材種植田除草問題也非常關鍵。藥材種子一般都很小,幼苗生長緩慢[1-2],極容易發生草荒導致種植失敗,如何有效控制雜草也是蒙中藥材種植的關鍵措施,更是一項值得深入研究的技術性問題。蒙中藥材種植如果單靠人工拔草得不償失,必須探索出一套有效控制雜草的技術措施,來降低種植投入成本。
3 奈曼旗蒙中藥材產業的發展方向
奈曼旗蒙中藥材產業的種植方式多種多樣,因地、因品種、因氣候特點制宜。山區有適宜山區的種植形式和種植品種,沙區有沙區的種植特點,平原區大多土地肥沃,宜種植當年生、高附加值的蒙中藥材品種。即多樣性種植,多品種種植,多渠道銷售。以此來應對當前復雜多變的藥材市場形勢。
奈曼旗蒙中藥材產業發展采用“公司+基地+農戶”模式;整村流轉土地劃分核心示范區;合作社組織承包經營、重點抓大戶和庭院育苗等發展模式[3-4]。
多年生蒙中藥材以山沙兩區為重點,在二、三類地種植發展,高附加值的當年生蒙中藥材重點放在平原區種植。沙荒地、沙沼地、沙漠、荒山荒溝及疏林下等地采用飛播技術恢復生態,采用人工仿野生種植,目的是為了提高蒙中藥材品質。
就奈曼地區小環境而言:發展道地蒙中草藥種植產業,推進和研發蒙藥制藥,延伸蒙藥產業鏈條,這對調整奈曼旗當前的產業布局也是非常有利的。
一是奈曼旗土地資源廣闊,境內有許多沙荒地、沙沼地,還有亟待恢復植被的沙漠。如果將這部分土地合理利用,采用人工仿野生種植,雨季采用飛播技術,種植甘草、防風、柴胡、麻黃、苦參等道地蒙中藥材,幾年以后,這些荒漠沙地就會變成生長各種蒙中道地藥材的生態寶地。既有效地保持了水土,恢復了植被,又有經濟收入。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三豐收。
二是在奈曼旗山沙兩區生長著柴胡、防風、甘草、麻黃、苦參、黃芩、知母、地榆、薤白、益母草、艾蒿、沙苑子、遠志等許許多多野生中藥材品種,可以說蒙中藥材野生資源豐富,如果將這些土地封育起來,人為加以保護,多年以后,這里就會變成一個不可多得的蒙中藥材野生資源寶庫。再將這些蒙中藥材野生資源進行原產地注冊,并馴化栽培,就會成為奈曼地區獨特的道地蒙中藥材優勢品種,具有其他地區無可比擬的特性。
三是奈曼旗蒙中藥材種植產業的優勢,是種植多年生蒙中藥材。因為奈曼旗土地資源豐富,境內有上百萬畝的三類地,最重要的是在這部分土地上種植蒙中藥材可以適當延長采收期。中藥材所含的有效成分是靠時間積累的,在土地里生長時間越長,積累的藥效成分就多,價格相對就高。如果種植當年就采收,奈曼旗無霜期短,春季又多大風,栽植時間相對較晚,藥材的生長時間相對較短,不但產量低,積累的藥效成分也相對較少,藥材質量無法與安國市當年種植的中藥材比。但如果種植的蒙中藥材2~3年采收,奈曼旗生產的蒙中藥產品就會遠遠地高出其他地區當年生產的產品。關鍵的是在這樣的土地上種植的蒙中藥材,采收或不采收,不影響種植戶當年的經濟生活。幾年后適時采收,又會給種植戶帶來一大筆經濟收入。
4 奈曼旗蒙中藥材產業發展戰略規劃
奈曼旗蒙中藥材產業發展戰略規劃是:以建設綠色、環保、規范化種植蒙中藥材產業基地項目為目標,通過10年的努力,分3個階段建設蒙中藥材規范化種植基地2萬hm2。
第一階段:奈曼旗蒙中藥材種植在2015年666.7 hm2的基礎上,2016年發展蒙中藥材種植3 333.3 hm2,其中,核心示范區666.7 hm2;大田種植2 000 hm2,苦參種植800 hm2;庭院種植666.7 hm2。另外,在林下、沙包、駝坑等地人工仿野生栽植苦參、麻黃66.7 hm2;采用飛播技術種植苦參、甘草666.7 hm2。
第二階段:2017—2020年,每年以1 333.3 hm2的速度遞增,到2020年達到1萬hm2。其中,苦參種植面積達到3 333.3 hm2。人工仿野生種植甘草、防風、苦參333.3 hm2,采用飛播技術種植甘草、苦參、黃芩、防風6 666.7 hm2。打造中國北方最大的蒙中藥材規范化和規模化蒙中藥材種植基地,打造全國最大面積的苦參種植基地。
第三階段:在取得種植經驗之后,利用飛播等現代高新技術,在廣袤的科爾沁沙地上實施半野生撫育種植蒙中藥材,以改變沙地土質為主,以防風固沙,改善生態環境為目的。有計劃地收獲和補種蒙中藥材,建設2萬hm2甚至更大面積的生態經濟草原。再現昔日“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美麗風光。
5 解決奈曼旗蒙中藥材產業發展問題的方法
一是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優勢,種植多年生蒙中藥材。在二、三類土地上種植多年生蒙中藥材,在沙漠荒薄地、純沙地種植苦參,擴大苦參的種植規模。引進苦參加工廠,提取苦參堿,以提高苦參的種植效益。種植多年生蒙中藥材,種植戶可以依據市場形勢,采收藥材,靈活掌控市場。
二是依托河北省安國市及國內各大藥材市場,引進國內外大型藥業集團和大型飲片加工企業,與他們結盟,我們出讓土地,他們承包經營,攜手共建,合作共贏,全力推進蒙中藥材種植產業的發展。
三是建設蒙中藥材銷售批發市場。種植、加工、銷售構成了奈曼旗蒙中藥材產業鏈,三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種植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銷售,銷售反過來會拉動種植業的發展,銷售也決定著種植業的成敗。如果蒙中藥材交易市場建立在奈曼旗,就意味著將蒙中藥材種植產業推向市場,讓種植戶自覺認識市場,分析市場,讓蒙中藥材種植戶與云集奈曼旗藥材交易市場的八方藥材交易商對接,并進行各種蒙中藥材交易,讓種植戶深入其中,這樣種植戶會自覺并有效地規避市場風險,同時也會刺激種植戶的種植積極性,從而拉動蒙中藥材種植產業快速向前發展。可見,建立蒙中藥材批發交易市場至關重要,是走活奈曼旗蒙中藥材種植產業最關鍵的一步好棋。
四是與中國醫藥大學、通遼民大、職高等國內科研院所緊密合作,在奈曼旗建立蒙中藥材研發基地,制定蒙藥的質量相關標準,提高蒙藥的品質,提升蒙藥的檔次和知名度。讓全國更多的地方,更多的人了解蒙藥,認可蒙藥,進一步打開蒙藥市場。
6 全力推進奈曼旗蒙中藥材產業發展的具體措施
一是整合項目資金,加大財政投入,引進融資企業等辦法,舉全旗之力,全力推進蒙中藥材種植產業發展。
二是出臺蒙中藥材種植獎補政策,推進蒙中藥材種植產業發展。由于蒙中藥材種植產業投資大,種子種苗投入高,既用工又費時,再加上種植技術不成熟,因此,很多農戶都望而卻步。為了鼓勵農牧民對種植蒙中藥材的積極性,奈曼旗旗委旗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獎補政策。即種植當年生蒙中藥材的當年補助7 500元/hm2,連續獎補3年;種植多年生蒙中藥材的當年補助7 500元/hm2,第2年補助4 500元/hm2,第3年補助3 000元/hm2。
三是為郵儲銀行注入資金200萬元,郵儲銀行為種植戶貸款2 000萬元,由于貸款速度緩慢,資金到位困難。為了緩解種植大戶的資金壓力,奈曼旗政府采取了給種植大戶借款的辦法,有效解決了資金問題,種植大戶順利籌到種苗,及時播種。到目前,奈曼旗蒙中藥材播種面積已接近3 333.3 hm2。
四是采取抓大戶,大面積集中種植多年生蒙中藥材,規模化發展;鞭策零散戶高效種植當年生蒙中藥材,集約化發展。
五是聘請國內藥界知名專家3名,指導奈曼旗蒙中藥材種植發展,在河北省安國市、山東臨沂、日照、赤峰牛家營子等地聘請具有實際種植經驗的技術人員15名,指導奈曼旗農戶種植蒙中藥材。
六是建立蒙中藥材種植研發基地,面積33.3 hm2;建立蒙中藥材種子種苗繁育基地,面積466.7 hm2。投資購買蒙中藥材檢驗檢測設備及建設蒙中藥材脫毒室,以此提升蒙中藥材品質[5]。
七是積極籌建蒙中藥材交易市場,與國內藥業集團、飲片廠、藥材批發公司合作簽約,種植銷售蒙中藥材,免除種植戶的后顧之憂。充分挖掘“占布拉·道爾吉”蒙藥文化底蘊,傳承發展蒙藥文化,做大做強“占布拉·道爾吉”蒙藥文化品牌。
7 參考文獻
[1] 海榮.探析蒙中藥材質量與醫療實踐之相互作用[J].中國民族醫藥雜志,2010(8):53-54.
[2] 冉懋雄.我國中藥材種植的發展現狀與建議[J].中國現代中藥,2008(3):3.
[3] 蔡宏偉.我國中藥材種植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醫學與社會,2016(3):41-44.
[4] 金光明,王飛,姜云立,等.皖北地區中藥材種植現狀的調查及分析[J].安徽科技學院學報,2006(1):69.
[5] 周成明,靳光乾,付建國,等.對中藥材產業現狀和發展的思考與建議[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04(8):659-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