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東++張廣富++段焰++聶登壁
摘要 培育職業煙農是當前煙草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建設現代煙草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培育職業煙農的重要性及當前培育職業煙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培育職業煙農的對策,旨在穩定煙農隊伍、提高戶均規模、提升種煙水平、增加煙農收入,深入推進煙草行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關鍵詞 職業煙農;培育;煙草行業;對策
中圖分類號 S57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16-0285-02
職業煙農是現代煙草農業發展中產生的新型職業群體[1],與傳統煙農最本質的區別是自愿選擇煙草農業為職業,“以煙為生、精于種煙”,將煙葉生產作為主要產業進行經營,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守誠信的新型煙農。2007年,國家煙草專賣局局長姜成康提出“一基四化”建設的要求,努力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煙草農業的轉變,至此,全國各地掀起了推廣現代煙草農業建設的浪潮。煙農是煙草種植的主力軍,是煙葉生產的實際執行者,在現代煙草農業建設中無疑是生產主力和核心,煙農素質高低直接影響現代煙草農業建設的成敗[2]。因此,培育一支職業化煙農隊伍是煙草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保證。近年來,各煙葉產區對如何培育好職業煙農進行了探索與實踐[3-6],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為此,筆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總結分析了培育職業煙農的重要性及當前培育職業煙農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培育職業煙農的對策,旨在為今后如何有效培育好職業煙農提供參考。
1 培育職業煙農的重要性
1.1 是現代煙草農業發展的重要基礎
培育一支穩定的職業化煙農隊伍,是現代煙草農業建設健康平穩發展的重要基礎。現代煙草農業發展主要以“減工降本,提質增效”為目標,改革“小農生產,分散種植,粗放經營,人畜作業”為主要特征的傳統煙葉生產方式向煙草煙葉生產方式轉變。而在轉變過程中,其主要實施者為煙農,沒有他們的參與實施,現代煙草農業建設的發展如無根浮萍,必然失敗。而職業煙農作為新時期煙農的典型代表和中堅力量,技術精,管理能力強,頭腦靈活,學習烤煙生產技術、接受新知識、新思想能力較強,充滿著自愿種煙的激情與活力,具有較強的風險承受和抵抗能力,愿意為煙草農業現代化進行各種有益的嘗試。
1.2 是推進農民職業化的需要
黨中央歷來重視“三農”問題,將解決“三農”問題放在國家發展的重要任務中。2007年,黨中央指出:“發展現代農業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是以科學發展觀占領農村工作的必然要求”,黨的十七大強調,“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要加強農業基礎地位,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三農”改革提出了戰略部署和明確要求,將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推進農民職業化作為穩定和壯大現代農業生產經營者隊伍,夯實現代農業發展基礎的重大舉措。煙葉產業作為農業中的一個基礎產業,相對其他產業來說,農業產業化程度較高,在專業化商品化育苗、專業化機耕、專業化植保、專業化烘烤、專業化分級等生產環節專業化要求高,在煙葉產業發展中,實施培育職業煙農,可操作性強。因此,加快培育職業煙農,進一步提高煙葉產業化程度,是解決煙草“三農”問題的必由之路,引領和帶動煙區大農業產業農民職業化,以點帶面,輻射其他農業產業,促進煙區“三農”協調發展的需要。
1.3 是實現煙草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措施
近年來,隨著國家經濟發展得越來越好,國家對新農村建設的投入力度也越來越大,農村經濟多元化發展、城鎮化進程快速推進,農民的物質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從而導致了農村勞力外流明顯、多元產業競爭勞動力日趨激烈、物資成本增加、煙葉種植相對效益越來越低、煙農隊伍年齡結構不合理老齡化嚴重等多種問題出現,給煙葉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帶來極大挑戰。謝興源等[7]研究表明,培養新型職業煙農可以促進煙區可持續發展。因此,要想煙葉產業持續穩定發展,培育一批“精于種煙、以煙為生,因煙致富”的職業化煙農隊伍是切實可行的,有了穩定的煙農隊伍,才能有效地穩定煙葉種植面積,最終實現煙葉生產可持續發展。
1.4 是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手段
研究表明,加快培育職業煙農,煙農經濟效益明顯,增強煙農種煙積極性,是增加煙農收入的重要途徑和現實選擇[3,5],另外,當前分散種植 、手工小生產、粗放經營、專業化程度低的傳統煙葉生產方式已經不適應現代煙草農業發展的需要,傳統方式產出的煙葉很難滿足當下卷煙工業對優質煙葉原料的需要,單純靠煙葉價格提升、產前投入補貼等惠農政策很難從根本上解決煙農增收的問題。同時,煙葉生產受天氣影響比較大,小戶種植也很難抵抗自然災害,一旦遭受自然災害,可能面臨收入極大降低,甚至絕收的情況,嚴重打擊煙農種煙的積極性,讓其產生種煙畏懼心理。因此,只有通過培育職業煙農,適當增加單戶種植規模,才能更好地將標準化、專業化生產技術措施落實到位,逐步提高煙葉種植水平,提高煙葉生產質量,最終既生產出符合卷煙工業需求的原料,又增加煙農收入。
2 培育職業煙農中存在的問題
2.1 煙農結構不合理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又因煙葉生產程序繁瑣,種煙相對經濟效益不斷降低,造成農村大量青壯年進城務工,大量未成年及老人滯留在農村,老人成為農村農業主要勞動力,煙農隊伍老齡化趨勢日益明顯,導致煙農隊伍結構不合理,給職業煙農的培育帶來不利影響。
2.2 煙農素質差
當前,我國植煙區發生了重大轉移,逐漸由平原或較為平坦的地區轉移到經濟發展落后、科技文化落后、機械化程度不高的邊遠山區,再加上部分煙農依然存在自給自足小農思想,煙農年齡偏大,標準化科技生產措施普及較為困難,造成了煙農隊伍文化科技基礎普遍偏低,煙農的整體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
2.3 土地流轉難
根據現代煙草農業建設的要求,不僅煙葉種植需要規模連片,戶均規模也需要一定的提高。因此,職業煙農的形成需要一定種植規模作基礎[8]。隨著現代煙草農業建設不斷深入發展,土地流轉雖然已逐步被煙區廣大農民所接受,形成了多種土地流轉方式,但由于地方政府對土地流轉的服務體系、政策引導還不夠完善,更多是要依靠村委會、村民小組或煙農自身來開展土地流轉工作,加之租賃雙方農民利益得不到合理平衡等問題,嚴重制約煙葉戶均種植規模的提升。
2.4 煙農分散,科技措施落實不到位
當前由于植煙區大多數在山區,種煙村民小組、農戶比較分散,又因煙區道路差,符合職業煙農培育條件的農戶不多,培育出現有的職業煙農更為分散,合作社管理經營能力滯后,對職業煙農的單獨建設、管理及烤煙生產技術服務存在一定的差距,職業煙農與非職業煙農的種植烤煙經濟效益不明顯,這也是制約職業煙農培育的一個難題。
3 培育職業煙農的對策
3.1 轉變傳統思想,提高煙農參與的積極性
在職業煙農的培養中,要積極探索培養新型職業煙農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措施[9]。因此,在培育職業煙農時,必須應盡快轉變傳統的方式與思路,摒棄老思想、老經驗和老辦法,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開拓思路,創新措施,讓一些思想覺悟高、文化素質高、技術精、管理強、經營靈活的煙農先富起來,以鮮明的實例在廣大煙農中樹立致富榜樣,以點帶面,產生示范帶動效應,快速提高煙農的參與積極性。
3.2 選擇合理培育對象,調整煙農隊伍結構
在選擇培育職業煙對象時,要積極選擇符合種植烤煙0.667 hm2以上、連續種煙不少于3年、具有一定種煙技能、初中文化以上、誠實守信及年齡在55歲以下的煙農作為培育對象。這類煙農接受新知識、新技術、新的管理模式能力比較強,聽從煙草公司的技術指導,全身心地投入到煙葉生產上,把種煙的經濟效益作為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能夠較好地將標準化、專業化科技措施落實到位,快速提高煙農的種煙素質,提高烤煙種植經濟效益,不僅有效解決了種煙隊伍老齡化趨勢嚴重的問題,使煙農隊伍發展趨于合理,還讓這些煙農成為煙葉生產的骨干力量,促進煙草持續穩定發展。
3.3 加強烤煙技術培訓,提高煙農素質
開展技術培訓是提高職業煙農素質的重要手段。一是以理論和實作相結合的形式,由基層煙葉站點在育苗、機耕、植保、采收、烘烤、分級等多個煙葉生產環節,對職業煙農進行技術培訓,提高職業煙農科技理論水平和實踐動手能力。二是創新培訓機制,構建省、市(縣)2級培訓機制。一級培訓,邀請省農職業培訓中心烤煙生產管理方面的專家教授對職業煙農進行技術培訓;二級培訓,抽調市、縣公司突出的生產技術員對職業煙農進行技術培訓,全面提升職業煙農的種煙科技素質。三是建立培訓考核機制,加大對培訓情況的考核力度,對培訓不合格的選育對象,堅決不予培養。
3.4 優化布局培育區域,增強專業化服務能力
針對當前煙農分散的客觀實際情況,在選擇培育職業煙農對象時,應該集中選擇種煙條件好的某個種煙村組的植煙區內煙農,不僅方便基層技術人員集中進行政策宣傳、技術服務指導,而且便于合作社開展育苗、機耕、植保、烘烤、分級等專業化服務工作,有利于對職業煙農的建設管理。
3.5 完善土地流程機制,提高煙農戶均種植規模
一是推進規模連片種植,堅決杜絕零星種植,引導不在規劃區域的農戶進行土地流轉。二是堅持依法、自愿、有償原則,在砍塊劃片后,以農民為主體,尊重農民意愿,加強黨委政府引導,依托合作社、村委會、村民小組的協調服務職能,規范有序高效推進土地流轉工作。三是堅持市場化運作,合理配置土地資源,以市場土地流轉價格或流轉雙方協議定價為原則,引導煙農采取土地互換、租賃承包等形式開展土地流轉工作,促進煙田向職業煙農或種植大戶、種植專業戶、種植能手轉移,確保戶均規模得到提高。四是做好土地流轉服務工作。加大宣傳國家土地流轉政策,建議以黨委政府或村民委員會成立相應服務機構,面向煙農,專項提供信息發布、法律咨詢、矛盾糾紛調解等服務,建議煙草公司為土地流轉方提供政策補貼,為土地流轉農戶提供物質保障。
3.6 增加政策補助,提高煙農參與的積極性
職業煙農是否培育得起來,能否發展、壯大,利益問題是最終決定因素[8]。因此,為有效壯大職業煙農隊伍,避免培育一批丟掉一批現象的出現,適當加大對職業煙農的物資補貼、扶持貸款、土地流轉補貼、優先技術服務等優惠政策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樣不僅解決了他們的后顧之憂,而且可以確保現有職業煙農隊伍的穩定性,提高廣大煙農進入到職業煙農隊伍的積極性。
4 參考文獻
[1] 黃曉欽,趙佳榮.寧鄉縣職業煙農隊伍建設的思考[J].作物研究,2015,29(8):909-911.
[2] 蔣宇仙.現代煙草農業如何培養職業煙農[J].作物研究,2009(23):226-227.
[3] 劉 楊,伍仁軍,侯留記,等.四川省職業煙農培育初探[J].四川農業科技, 2015 (9): 70-71.
[4] 解 芬,阮得洪,李濤.云南職業煙農與煙草合作社的關系[J]. 現代農業科技,2015(20):287.
[5] 譚子笛,侯軍,芶劍渝,等.貴州正安煙農狀況與現代職業煙農隊伍建設[J].貴州農業科學,2014,42(9):262-264.
[6] 趙松峰,程占省,高水凡.培育職業煙農的意義與對策[J]. 河南農業,2009(6):15-16.
[7] 謝興源,練華珍.培養新型職業煙農以促進煙區可持續發展[J].現代農業科技,2009 (11):202-203.
[8] 姚善策,宋戰鋒.探索培育職業煙農之路[J].廣西煙草,2013(2):41-43.
[9] 蘇新宏,郭三黨,蔡憲杰,等.現代煙草農業背景下煙農的意愿和行為特征[J].代煙草農業,2010,16(1):7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