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青梅

摘 要:數字化時代,傳統閱讀方式逐漸減少,數字化閱讀不斷增長。因此,探索數字化閱讀推廣策略,是高職圖書館必須面對的新課題。應用拉斯韋爾5W傳播模型對高職圖書館數字化閱讀推廣活動進行診斷分析,發現存在五大問題,分別是:推廣主體缺失、推廣針對性不強、推廣的內容繁雜、推廣的形式單一、推廣效果評價機制缺乏。提出五大推廣策略,分別是:構建閱讀推廣主體、培育閱讀對象、整合閱讀資源、完善閱讀設施、實施閱讀推廣評價。高職圖書館應充分發揮信息傳播的職能,創新數字化閱讀推廣方式,提升讀者服務質量。
關鍵詞:數字閱讀 圖書館 閱讀推廣
中圖分類號:G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6(c)-0211-03
Abstract:In the digital era, the traditional way of reading is gradually reduced, and the digital reading based on computer and mobile phone is growing. Therefore, it is a new subject for higher vocational library to explore the promotion strategy of digital reading.Application of Lasswells 5W propagation model diagnosis analysi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library digital reading promotion activities, 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five big problems: the lack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promotion, the pertinence is not strong, the content is complex, the form is single, the effect evaluation mechanism is lack. Five promotion strategies are put forward: Construction of the main body of reading promotion, the cultivation of reading objects, the integration of reading resources, the improvement of reading faciliti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ading promotion evaluation.The library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function of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innovate the digital reading promotion mode, and improve the service quality of readers.
Key Words: Digital reading; Library; Reading promotion
近年來,數字化閱讀因具有方便快捷、交互性好等優點日益受到讀者歡迎。2016年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布的第13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數據顯示,自2014年起數字化閱讀率已超過傳統閱讀率。其中:2015年數字化閱讀率為64.0%,比2014年的58.1%上升了5.9%。而國民對紙質圖書,特別是對報刊的閱讀量明顯減少。在數字化時代,傳統閱讀方式的占比正逐漸減小,以電腦和智能手機為平臺的數字化閱讀不斷增加。因此,研究數字化閱讀推廣策略,是擺在高職圖書館面前的新任務。謝蓉[1]是國內較早研究數字化閱讀推廣的學者,她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總結出社會化媒體推廣模式、電子閱讀器借閱模式和移動圖書館推廣模式這三種有代表性的數字閱讀推廣模式。孫一鋼等[2]總結了國家數字圖書館的數字閱讀服務與推廣的三項主要舉措:注重信息資源整合與揭示、利用圖書館公開課實現全新閱讀推廣、全面推進新媒體閱讀。楊丹丹[3]提出的建立遼寧省圖書館“數字文化驛站”對高職圖書館數字化閱讀推廣有一定借鑒意義。現有的研究顯得比較零散,缺乏系統性和完整性,所提出的數字化推廣策略往往側重在一兩個點上,實際可操作性不強。與前人的研究不同,本文借助拉斯韋爾的“5W”傳播理論,通過建立數字化閱讀推廣模型,對高職圖書館數字化閱讀推廣存在的問題進行5W診斷分析,再給出數字化閱讀推廣的5W策略。
1 高職數字化閱讀推廣的5W模型
數字化閱讀推廣本質上就是一種傳播活動。英國傳播學家拉斯韋爾在其著作《社會傳播的結構和功能》中提出了著名的 “5W”傳播模式。他將一個傳播過程分為5類要素: Who(誰)、Say What(說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過什么渠道)、To Whom(向誰說)以及 With What Effect(有什么效果)。拉斯韋爾的這一理論不僅奠定了傳播學模式的基礎,也可以用來說明數字化閱讀推廣的整個過程。
根據傳播學理論,閱讀推廣活動是對推廣主體、閱讀者、閱讀對象以及推廣媒介等要素在一定時空范圍內進行的設計、組合、組織和配置,通過各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達成閱讀推廣目的[1]。基于5W模式,我們構建高職圖書館數字化閱讀推廣的5W模型如圖1所示。
其中,推廣主體(Who)是高職圖書館;推廣設施與媒介(In Which Channel)是數字閱讀推廣活動的文案、工具、軟件、平臺、媒體、設施等;閱讀對象(Say What)是文本、圖片、音頻、視頻等數字文獻;閱讀者(To Whom )是高職院校師生;反饋與效果評價(With What Effect)是閱讀者的意見反饋,合理評估后用于指導下一次推廣活動。
2 高職圖書館數字化閱讀的5W診斷
采用上述5W模型,對目前高職圖書館數字化閱讀推廣現狀診斷分析,主要問題如下。
2.1 Who:數字化閱讀推廣主體缺失
高職圖書館普遍未成立專門的數字化閱讀推廣部門,缺乏專門的數字化閱讀推廣人才,嚴重制約了數字化閱讀推廣工作。高職圖書館基本上以圖書展覽、新書推薦、圖書漂流、講座、讀書交流等傳統的閱讀推廣服務為主。由于推廣主體缺失,所以數字閱讀推廣活動開展得非常有限。
2.2 To Whom:數字化閱讀推廣缺乏針對性
從現有研究看,專門針對本校學生數字化閱讀的閱讀習慣、閱讀興趣、閱讀效果開展調查的高職圖書館十分少見。由于圖書館并未認真調查學生數字化閱讀的閱讀心理和傾向,因而數字化閱讀推廣缺乏針對性。而各年級、各專業學生知識結構和信息素養能力存在較大差異,所以,無針對性的數字閱讀推廣活動必然難以吸引大多數學生興趣,推廣效果肯定不佳。
2.3 Say What:數字化閱讀推廣資源繁雜
近年來,高職圖書館數字化資源建設取得較大進展,購買了大量電子圖書和數據庫資源。如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圖書館的電子圖書高達78萬冊,電子期刊折合圖書14萬冊,擁有中國知網CNKI、維普期刊庫等各類數據庫28個,尚唯職業教育學習系統等試用數據資源9種。但這些數字資源內容、類型不同,使用所需工具、平臺、方法各異,如果不建立電子資源一站式檢索平臺,不對現有的電子資源進行整理、分類,這些資源的使用推廣就非常困難,數字化資源的利用率就難以提高。
2.4 In Which Channel:數字化閱讀推廣活動形式單一
目前大多數高職圖書館的數字化閱讀推廣主要還是依賴講座、培訓、視頻等單向交流的活動形式,互動交流的活動形式較少。閱讀推廣活動主題單一,創新性不足。數字圖書館網絡入口并不明顯,也很少進行專門的推廣。在移動終端已經大面積普及的情況下,很少運用新出現的微博、微信、論壇、手機APP等方面加以宣傳,推廣效果不理想。
2.5 With What Effect:數字化閱讀推廣效果評價指標體系缺乏
現有的閱讀推廣效果評價研究主要是針對紙質圖書或全媒體的。由于尚未有成熟的數字化閱讀推廣效果評價指標體系,目前大多數高校圖書館只能依靠自身的主觀經驗和個別數據來判斷數字化閱讀推廣效果,這自然會產生較大偏差。因此,建立科學合理的數字化閱讀推廣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法是一項十分緊迫的任務。
3 高職圖書館數字化閱讀推廣的5W策略
3.1 構建數字化閱讀推廣主體(Who)
針對數字化閱讀迅猛發展的勢頭,高職圖書館應順勢而為,高度重視數字化閱讀推廣工作。首先,應在圖書館層面成立專門的數字化閱讀推廣機構,設置數字化閱讀推廣崗位,負責數字化閱讀推廣活動策劃和實施。其次,針對數字化閱讀推廣人才短缺的問題,圖書館應建立館員培訓制度,選拔優秀人才作為數字學科館員,讓其鉆研各種數字資源,以便有能力為讀者提供高水平的數字資源導讀服務。再次,高職圖書館應通過館際合作來拓寬數字化閱讀推廣范圍。如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圖書館開通了珠海市職業院校圖書館資源共建共享聯盟互借系統,為高職院校圖書館數字化閱讀推廣提供了可以借鑒的經驗。
3.2 培育數字化閱讀對象(To Whom)
關注高職圖書館數字化閱讀推廣對象,了解讀者的閱讀興趣、閱讀習慣和信息素養,有助于將讀者需求與閱讀推廣策劃有機銜接,使閱讀推廣更具針對性。為此,圖書館應定期開展讀者數字化閱讀調研,聽取讀者意見,分析讀者特征,關注讀者需求,有的放矢的制定數字化閱讀推廣方案。同時,圖書館還要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網的技術優勢,通過微信、微博、QQ平臺等與讀者開展廣泛的交流互動,引導讀者建立良性閱讀行為規范,使高職讀者實現從淺閱讀向深閱讀的轉變。針對高職讀者信息素養能力參差不齊的現狀,可在高職院校開設閱讀技能培訓的選修課,邀請數字化圖書資源服務商和圖書館專業館員定期舉辦講座,有針對性的向師生舉辦數字化資源使用的專題培訓等活動,達到培育數字化閱讀對象的目標。
3.3 整合優化數字化閱讀資源(Say What)
高職圖書館可以通過分類整合已有的數字化資源、開發特色資源、整合校外開放資源等途徑,豐富館藏數字資源,提高數字資源利用率。首先,高職圖書館應對現有的電子圖書、電子期刊、各類數據庫等數字化資源進行整理、分類、優化,建立數字圖書館,形成數字化資源一站式檢索平臺。為了方便師生在校內、校外都能使用數字圖書資源,圖書館還應建立VPN校外訪問系統和移動圖書館。其次,高職圖書館應加大力度開發特色數字資源。特色數字資源可以吸引具有特定偏好的閱讀群體。建設方法可參照北京大學圖書館對珍本、善本等紙質文獻或特色多媒體資料等館藏特色文獻進行數字化,建成類似北大講座庫、古文獻資料庫特色資源庫等;或對已購數字資源或網絡免費資源進行下載或鏈接,建設學科專題網絡導航庫、優質課程教學資源庫等。再次,高職圖書館應花大力氣整合校外開放資源。目前,全球開放的期刊數量已超過2萬種,機構知識庫數量超過2500個。高職圖書館應按職業院校的特色需求從中遴選高質量的開放資源,對資源內容合理優化整合后再對師生提供集成服務,拓展師生視野。
3.4 完善數字化閱讀推廣設施與媒介(In Which Channel)
高職圖書館不斷要繼續發揮傳統閱讀推廣活動的作用,同時更要創造條件完善數字化閱讀推廣設施,充分發揮微博、微信、QQ等網絡新媒體的優勢開展數字化閱讀推廣。一方面,高職圖書館應創造條件完善閱讀推廣設施設備,建設信息共享空間和移動圖書館體驗區,優化數字閱讀空間,為讀者提供良好的數字閱讀環境,吸引讀者走進圖書館享受數字閱讀。如參照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圖書館,為讀者配備錄音室、觸屏影視墻、多屏顯示器、電子報紙和課件觸屏閱讀機等設施;借鑒國內部分先進圖書館經驗,為讀者提供電子書閱讀器、平板電腦、自助借還書設備、讀報機等數字化閱讀設備;另一方面,高職圖書館應主動應用新技術、新媒體開展數字化閱讀推廣。主要舉措有:通過圖書館網站向讀者推薦圖書、電子書閱讀器服務、微博微信服務、其他網絡閱讀服務等。
3.5 實施數字化閱讀推廣評價(With What Effect)
實施閱讀推廣評價機制可以很好地規范數字化閱讀推廣活動,控制質量,合理分配資源。鑒于目前數字化閱讀推廣評價機制的缺失,高職圖書館可以借鑒傳統紙質圖書閱讀推廣效果評價的辦法,從兩方面建立數字化閱讀推廣的評價體系。一方面基于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活動評價指標,如是否合乎預算、是否節約經費和人力、是否影響其他業務、媒體報道量多少、參與人數多少、階段性目標是否實現等等;另一方面基于讀者的閱讀推廣活動評價指標,如活動創意性、宣傳口號特色性、環境優雅性、推薦書目有用性、讀者滿意度比例、讀者網上閱讀社區活躍度、讀者注冊人數、讀者數字閱讀瀏覽次數和停留時間等等。
4 結語
數字化閱讀以其便捷、環保、低價等優點,悄然改變著人們的閱讀習慣,為人們的閱讀帶來了全新的體驗。在數字化閱讀發展迅猛的形勢下,高職圖書館應充分發揮其信息傳播的職能,利用資源優勢,創新數字化閱讀推廣方式,引導讀者閱讀,提高讀者服務質量。
參考文獻
[1] 謝蓉.數字時代圖書館閱讀推廣模式研究[J].圖書館論壇,2012,32(3):23-27.
[2] 孫一鋼,張煒,謝強,等.國家數字圖書館的數字閱讀服務與推廣[J].圖書館雜志,2016 (10):4-8.
[3] 楊丹丹.公共圖書館數字閱讀推廣創新研究——以遼寧省圖書館“數字文化驛站”為例[J].圖書館學刊,2016(6):97-99.
[4] 許天才,楊新涯,徐娟,等.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評價機制的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6,60(17):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