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面對經濟新常態,積極營造“健康、民主、科學、充滿激情”的良好人文環境,是保證現代化企業實現“企業文化的先導性、人才的群體性、創新的持續性和運行的經濟性”的前提和基礎,本文結合寶鋼企業文化建設的推進,進一步闡述在現代化企業組織體系運行中著力營造“班子心齊、骨干勁足、員工氣順”氛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強調在營造良好人文環境的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的五個問題與營造良好人文環境的內在邏輯關系,借助于先進的管理方法和手段,致力追求企業、團隊和員工個人目標協同一致,實現共同成長、進步與發展的遠景。
關鍵詞:新常態;營造;人文環境;協同一致
面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作為貫徹發展全局和全過程的大邏輯”。新形勢下現代化企業如何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積極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讓職工在深化變革大潮中充分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做到愛企如家、愛崗敬業,為企業發展多做貢獻顯得更為重要。本文結合以寶鋼和馬跡山港為案例作初探。
1 積極營造現代化企業良好人文環境的重要性
馬克思曾經指出:“人創造環境、環境也創造人”。人類生活在一定的環境中,必然要受到環境的制約。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環境與人的關系越來越緊密,對人的影響越來越大。因此,黨的十七大報告第一次提出了“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這充分體現了對人的關懷和關愛,使得嚴肅的思想政治工作開始關心人的內心感受。
何謂人文環境?它是指一個區域或一個組織之中,人與人、團隊與團隊,以及人與客觀自然的一種關系。寶鋼職工來自四面八方,不同的社會和家庭文化背景,使每位員工形成了不同的文化,這些文化往往潛藏在習慣思維和行為方式中。通過兼并或聯合重組進入寶武集團的員工,受到原企業文化環境的影響,或多或少帶有老企業“烙印”,與寶鋼文化存有差異。即使在馬跡山港,因同區域內有各家不同單位員工構成,他們在寶鋼現代化企業生產經營的大環境中,也不僅僅是生產經營的場所,同樣是一個學習、實踐、獲取知識、本領和技能的課堂,是一個充滿人情味、理性化、愉悅、溫馨的家園。如何積極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讓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永遠立于不敗之地,不論現在還是將來均至關重要。
1.企業戰略發展的需要。經國務院同意,2016年9月14日國資委正式發文批準寶鋼集團和武鋼集團實施聯合重組成立中國寶武鋼鐵集團公司。隨著管理地域的擴展、產業結構的變化,企業如何因勢利導,通過“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帶領廣大職工積極應對新挑戰,推動寶武集團加快發展“成為全球鋼鐵行業的引領者”?寶武集團在聯合重組采用管理制度、流程移植一體化運作整合中,如沒有企業文化的融合,不注重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就難以形成統一的價值觀和經營理念,難以讓職工協同做到居安思危、居危思進、共建和諧,同創發展,也將難以達到1+1>2的效果,作為寶武集團物流領域重要碼頭的寶鋼股份馬跡山港也不能獨善其身。
2.企業內在發展的需要。隨著國內鋼鐵工業的快速發展,原寶鋼集團上世紀末經歷了一、二、三期工程建設以及寶鋼、上鋼、梅鋼三鋼聯合發展的過程,現在由于武鋼聯合重組,承擔寶鋼進口鐵礦石中轉業務的寶鋼股份馬跡山港業務進一步延伸。因此如何通過內涵式發展方式加強管理,不斷改善和優化業務流程、提高馬跡山港競爭力、進一步滿足內外用戶需求和寶武聯合重組新形勢發展需要、創造更多價值,對積極營造馬跡山港良好人文環境提出了更高要求。
2 積極營造現代化企業良好人文環境的途徑
眾所周知,不同企業因人文環境的不同,職工思想動態、精神狀態和工作狀態存在很大差異。好的人文環境往往能夠實現企業領導和員工和諧相處,良性互動,政令暢通、運作高效。反之導致企業人心渙散,無法充分調動和發揮員工積極性和創造性,無法穩定員工隊伍留住人才,也無法提升競爭力實現持續健康發展。那么,一個充滿競爭活力的企業需要怎樣的人文環境?竊以為:應該是一種“健康、民主、科學、充滿激情”的環境。企業一旦具有了這樣的良好人文環境,它對人才的脫穎而出、對先進文化的培育形成,對一流效益的取得甚為關鍵。如馬跡山港采用建立聯合黨支部的形式,將不同單位的領導通過這個虛擬團隊平臺,共同謀劃港區各項工作,經過日常協調統一思想認識,實現發出同一種聲音,圍繞共同目標協同一致邁步前進。
上述可充分說明:對本區域不同單位通過創新管理,同樣可通過協同開展具有新特色現代化企業人文環境的。
那么建立“健康、民主、科學、充滿激情”的人文環境落腳點是什么?那就是:“班子心齊、骨干勁足、員工氣順?!标P鍵要素就是要看企業是否具有超強的優秀企業文化氛圍,其具體表現主要體現在企業文化的先導性、人才的群體性、創新的持續性和運行的經濟性。而要達到上述“四性”,持之以恒營造良好人文環境是基礎、是保障。
“班子心齊”是營造良好人文環境的前提。毛澤東同志曾說過:“思想路線確定之后,干部是決定因素”。一個企業的領導班子在企業中的作用,猶如一個人的大腦,班子好不好、戰斗力強不強,很大程度取決于班子心不齊。所謂的“人心齊,泰山移”,不僅僅是歷史經驗科學的總結,也是企業發展興衰的一個重要條件。如果班子心不齊、關系不健康,處事不民主、決策不科學,“比”氣太足,就象人壞了腦子一般,企業的指揮系統就會發生紊亂,縱使個人能力超群,但在當今激烈市場競爭中十分注重發揮團隊作用的情形下,不僅難有大的作為,而且最終產生的后果是無法獲得贏得市場的競爭力,缺乏引領市場的影響力、領導力。
“骨干勁足”是營造良好人文環境的關鍵。骨干在一個企業中的作用,好比一個人的神經和血管系統,假如骨干干勁不足,沒有激情,工作不投入,就會造成企業軀體供血不足,神經麻木,嚴重的就會產生頭暈昏迷、四肢癱瘓現象。換言之,如果企業骨干的精神常不在狀態,會導致企業組織運行體系中,輕者會常常出現上傳下達走樣,執行不力情況,重者會導致誤導領導,發生是非不清,行動失調,甚至是決策的失誤。
“員工氣順”是營造良好人文環境的保證?,F場一線操作員工在一個企業中的作用就如人的四肢。一旦員工出現氣不順、難以做到快樂工作,員工工作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難以得到充分發揮,這樣就如人的四肢功能缺失,喪失自主行動能力。如果企業組織在這種人文環境下運行,就會造成事故的連綿不息,效率持續低下,在國有企業中,還會發生舉報上訪接連不斷,失誤歸罪于外的局面。
3 積極營造現代化企業良好人文環境的方法
作為一個企業內的組織體,要實現高效、有序、安全、穩定運行,可從關注以下五個方面著手積極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
一要關注班子的“打鐵還需自身硬”問題。作為管理者必須堅定理想、信念,具有坦蕩的胸懷。要時刻牢記“投入才有回報,真誠才有信任,主動才有創新”這一硬道理,把建設世界一流企業作為共同愿景。無論班子之間、班子與骨干之間還是同員工之間,做到經常溝通,真誠溝通、民主溝通、有效溝通,只有這樣,企業需要我們做的事情就都能出色地完成好。同時應該注意到“個人英雄主義,歸罪于外、好大喜功、自我感覺良好,固執已見”等都是影響“心齊”、影響“協同”之大敵。為此,馬跡山港黨支部按照習總書記提出的“要練就‘金剛不壞之身,必須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不斷培育我們的精神家園”要求,從嚴從高加強領導班子的思想和作風建設,致力打造具有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群眾信賴的帶頭人隊伍。2017年獲得了集團公司黨委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由此看出抓好了班子建設,實際上就是抓住了營造現代化企業人文環境的“靈”和“魂”,通過牽住企業“一線總指揮”的牛鼻子,可直接取得綱舉目張的效果。
二要關注著力培育優秀的企業文化問題。所謂企業文化就是組織的意志成為規章、制度、標準并轉化為所有員工的自覺行為,概括起來講就是一種充滿哲理、富于激情和具有苛求標準、制度的文化。企業的一種優秀文化形成需要持之以恒的堅持,需管理者帶頭踐行,需要根據員工隊伍的綜合素質的狀況和企業所處的環境,用垂范、用引導與強制相結合有計劃地推進。寶鋼股份在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倡導“誠信、協同為核心價值觀的寶鋼文化”,即:誠信就是忠誠和守信:公司及其員工要對祖國、對人民忠誠,對企業、對使命忠誠;要對出資人、對股東守信,對用戶、對供應商守信。企業要以誠信對待員工,員工要以誠信對待企業,員工相互之間也要以誠信相待;協同:就是齊心協力地去實現一個共同的目標;協同,是為了有效整合企業資源,發揮一體化的效應,實現總體利潤、整體價值最大化。公司積極實施企業文化建設舉措,持續推進將“寶鋼人的知與行”內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形、實化于行,致力于把“寶鋼人的知與行”打造為公司各級組織和全體員工共同遵循的文化認知和行為準則。馬跡山港在傳承和弘揚寶鋼文化中,提煉出了“從容自信、敢為人先,風口浪尖、挑戰極限”的馬跡山港精神,通過加強優秀文化的引領,促進港區員工嚴格苛求須從自己做起,講協同須從協同他人做起。由此確保了馬跡山港面對愈演愈烈的同質化港口競爭中連年超碼頭年設計能力25%以上超額完成6000萬噸吞吐量任務,為寶鋼發展作出了可貴的貢獻。
由此說明:企業文化的力量可增強員工的歸屬感,最終達到以企業文化管理企業的目的。
三要關注公開、公正、公平、科學的目標引導機制完善問題。企業文化的內涵很深,簡單地講包括“態度、方法、效果”這三個方面。以寶鋼股份“硅鋼文化”中的精準為例,實際上必須體現“三精”,即:精心、精細、精益。在三者中精心是工作態度、精細是工作方法,而精益則是追究工作的效果。企業倡導的文化實際上是在告訴所有員工什么事情是提倡做的、什么事情是必須做的、什么事情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事情是不可以做的、什么事情是絕對不能容忍即“高壓線”或“零容忍”事項。把這一些明明白白地告訴員工,讓它深入人心,并用目標引導機制來保證整個管理秩序、工作秩序就會井井有條。當然在目標引導機制前必須加上公開、公正、公平和科學的定義,這是員工氣順的關鍵?!爸贫纫蛩厣倭耍P系因素多了,大道不暢了,小道走多了,臺上運作少了,暗箱操作多了,同樣的問題處理的結果不一樣了”等都是影響骨干勁足、員工氣順、影響良好人文環境形成的大敵。如港區圍繞員工“三最”問題,先后建立了馬跡山港員工與上海基地本部員工定期崗位人員交流機制、主操崗位競聘、業績考評管理辦法、員工積分自主加分項目實施細則等經過職代會通過后,大家對正激勵目標引導人們良好的行為或優秀業績予以積極肯定,贊賞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現代管理思想,激勵員工在企業牢固樹立愛港愛崗、盡心盡職、關心他人、團結協作的好風尚,使員工將港區目標和個人目標及利益緊密聯系在一起,團結一致創造性地工作產生最佳效益。如有多名協力員工先前辭職到其它企業工作,但工作一段時間后又申請回到港區工作,企業良好人文環境激勵更加盡心盡職工作。
馬跡山港建立良好的目標激勵引導機制,可在約束和規范員工行為過程中形成成就個人職業生涯的“正能量”,員工按照寶鋼價值觀和管理理念塑造自身形象,弘揚正氣,樂為企業發展多作奉獻。
總而言之,在新常態下企業通過最深厚的人文關懷,形成新時期“健康、民主、科學、充滿激情”的現代化人文環境,對企業人才的脫穎而出,對優秀文化的培育和形成,對企業高效低耗的運行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此過程中,管理者只有孜孜以求率先垂范、全體員工對企業文化的認同和自覺踐行、企業與個人的共同發展必然成決定性因素,優秀的文化氣氛圍就會越來越濃,誠信、協同就成為自然而然的習慣,企業在產能過剩帶來同質化激烈競爭中可永遠立于不敗之地,爭創世界一流業績。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2016年版)
[2]中共中央宣傳部編寫 學習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作者簡介
任士根,寶鋼股份公司運輸部馬跡山港黨支部委員、工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