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是會計人員在從事會計工作中所應具備的最基本道德。近年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逐步發展,會計行業發展的同時也伴隨著利益的驅動。我國絕大多數會計人員的職業態度是端正的,但也存在一些會計人員違反職業道德,甚至產生犯罪的行為。文章從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現狀入手,分析了會計人員道德現狀的原因及危害,并根據這些原因提出了相應的一系列措施。
[關鍵詞]企業會計;會計職業道德;會計人員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9242
會計的存在是為了給經濟管理提供基礎性服務,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會計的職能也在不斷地擴大,同時也對會計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更加規范化、合理化,更高質量的會計信息。但是會計人員在巨大的誘惑面前,往往不能控制住自己,雖然會計人員熟悉會計法律法規,但是仍然知法犯法,嚴重制約了企業的發展。毫無疑問,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使其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念,真正做到嚴于律己是社會各界的首要任務。
1我國會計職業道德現狀
在社會主義的建設過程中,會計職業道德的建設整體向好,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主要包括:首先,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觀念不深入,但社會公眾利益與個體利益發生沖突時,難以堅持準則,甚至進行違規操作的行為;其次,不能把社會利益和機體利益放在首位,為了一己私利,個別會計人員以權謀私,利用職務之便,獲取私利;最后,違背會計準則,弄虛作假。部分注冊會計師在進行審計時,出具不恰當的審計報告,或是故意包庇委托人存在的重大錯誤,甚至幫助委托人造假。
2我國會計職業道德現狀的原因探析
21市場經濟的沖擊
社會在發展,人類在進步,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人們的思想意識和價值觀念都在逐步多樣化。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利益格局變得更加復雜、更加多樣化,這是因為市場經濟的發展使人們的就業形式不斷增加,利益分配方式日益多樣化。因而,在利益分配中將不可避免地出現道德問題。在利益的驅動下,一些會計從業人員背離職業道德原則,一味地追求會計市場上的經濟利益,而不惜嚴重損害社會公眾的利益,突出個人利益之上。為了達到不同的目的,會計人員有的虛報經營業績,有的編造虛假財務報告。
22會計從業環境的影響
會計人員在與單位負責人發生道德沖突時,面臨著兩難的選擇:一是堅守準則,但必須承擔可能失業的風險;二是背離職業準則,以滿足單位負責人的要求,并獲取個人利益。不難看出,當前社會中普遍存在的會計信息失真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單位負責人的暗箱操作。在會計工作的過程中,由于單位負責人的授意、命令,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很難體現出來,據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的會計造假是受上級領導的強制命令所致,許多會計人員表示他們偽造會計信息也是出于無奈,并不是主觀意愿的。
23外部法律環境不佳
會計職業道德的滑坡不僅受到會計從業環境的影響外,還有外部法律環境的因素。當前的外部法律環境缺乏完善的法律保障和救濟制度,不依法辦事、違法也不予以追究的事情屢見不鮮,致使會計人員放松了對自己的約束準則,同時也模糊了遵守法律的意識。當經濟行為與會計法律法規發生沖突時,往往以發展經濟為借口,對那些違法違紀行為不予追究,除此之外,會計監督機制不健全,各種監督機制都注重“單打獨斗”,不能有機結合,導致監督機制的整體作用不佳。如今的會計造假頻繁發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對違反職業道德準則行為的處罰過輕,如果加大處罰力度,讓這種造假行為的代價高于其帶來的收益,將在很大程度上遏制這種行為的發生。
造成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缺失的原因多種多樣,除了外部環境的影響,會計職業道德的缺失還有從業人員自身是內在原因,即自身素質較低,受教育程度較低。一方面,在校期間,學校更加注重知識的教育,而很少對學生的道德進行教育;另一方面,會計人員并沒有接受過真正的道德準則培訓。
3加強企業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對策與建議
31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①從會計人員自身的角度,對其進行專業的道德準則培訓,提高其素質水平,激發其自覺遵守會計職業道德準則的意識;②對于企事業單位而言,應逐步建立并不斷完善會計信用制度,對信用良好的會計人員進行獎勵,以此來激勵更多的人遵守會計準則;③在社會中,切實發揮社會輿論的作用,對違反道德準則的行為進行揭露,營造誠實守信的社會氛圍,突出誠信的重要意義;④強化對會計行業的監管,對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嚴懲,樹立良好的會計形象;⑤在社會各界的積極努力之下,建立完善的會計監督體系,發揮社會輿論的監督作用,社會各部門分工合作,密切配合,使會計人員形成愛崗敬業、誠實守信的良好品質,切實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
32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
①提供良好的會計環境,對企業實行科學的管理模式,盡可能減少由于上級的命令或授意的造假事件的發生;②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會計法律法規還不健全,這就要求政府部門從實際出發,加強對會計部門的監管。在現有的法律條例中,修改那些處罰不明確的條款,同時添加現實生活中存在但并沒有提出相應處罰措施的社會現象。學習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明確規定造假人員應該承擔的責任,以及對信息使用者損失的賠償額度,切實保護信息使用者的利益,真正做到有法可依,違法必究,并以此警示那些具有違法違規傾向或是抱有僥幸心理的造假者;③造假行為一經發現,必定進行嚴懲,對于造假行為絕不姑息。在法律條例方面,增強對造假者的處罰力度,讓造假者得不償失,使其因造假所付出的代價遠遠高于其預期獲得的利益。在現實的經濟生活中,相關的執法部門一定要嚴格依法辦事,嚴肅整頓企業中的違法違規行為,對于發現的違法行為,進行嚴厲處罰,拒絕看情面辦事。各執法部門要不斷努力,逐步提高監督檢查的質量,促使各行業建立自律監督體系。
33完善內部控制制度
對于一個企業來說,在滿足外部環境的同時,內部管理環境也相當重要。如果企業擁有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也就是規范的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流程,那么這個企業將會獲得以下幾個方面的益處:一是能夠確保企業資產的安全;二是使會計資料更加真實可信,有效地解決了會計信息失真問題;三科學合理的內部管理制度能夠促進合理分工,使財務部門各員工之間通力合作,又相互監督,有效地減少了違法違規的可能性。
34健全內部會計控制體系
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內部控制體系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建立完善的內部會計管理體系是一家企業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任務。企業在建立內部會計管理體系時,要從實際出發,不能脫離企業的現實情況,切實加強內部控制意識,結合企業自身特點,滿足財政部的控制規范要求。只有適合的才是最好的,一套完善合理的適合企業自身發展需要的內部會計控制體系才能促進企業各項事務的有序進行,才能真正防范作假行為。
與此同時,企業內部會計控制體系的建立要有一定的法律基礎,確保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合理性。《會計法》和《內部會計控制規范》作為內部會計控制的保障,使內部空中實現了有法可依,并提供了很強的約束力。作為企業的管理者,應該對建設會計工作和內部控制制度具有極強的認識,同時管理者應熟練掌握一套科學的管理方法,根據工作的性質和員工特點,進行科學分工,形成各司其職、互相監督的工作機制,進而促進企業的全面發展。
內部會計控制體系要想較好地發揮作用,就必須加強對會計部門的監督,建立嚴格的監督管理體制,特別是企業的內部審計制度。內部審計是企業中可以對會計內部控制實施有效監督的部門,因此強化內部審計制度,才能實現對內部控制的內部監督。首先,政府、大眾傳媒等外部監督通力合作,及時發現違規行為,并監督其改正,為企業的內部控制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其次,通過內部監督,促進企業內部會計控制體系健康有序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燕試論財會人員職業道德[J].商情:教育經濟研究,2008(6).
[2]陳璇,王旭淺議會計人員職業道德[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高等教育版,2011(S2).
[3]陳智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
[4]祝振炎關于加強我國企業會計人員財經職業道德的思考[J].財政監督,2013(17):26-27.
[5]魯文麗淺談財務人員職業道德問題[J].時代經貿,2018(S5).
[作者簡介]梁波,遼寧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