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可
[摘要]企業績效是企業業績和效率的統稱,主要涵蓋活動過程中的效率和活動過程中的結果兩個層面的意義。現階段,隨著我國現代企業制度的逐漸建立,企業績效也逐漸得到了更多企業家和行業工作人員、學者專家的關心和重視。相應地,對于企業績效的研究也逐漸成為了管理研究學中的一個熱點問題。但是就目前情況來看,大多數的研究都是從企業績效評價指標和績效評價方法這兩個方面著手的,而對于企業績效經濟學理論依據的研究比較少,但是這可以說是一個基礎和保障性的問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文章以理論分析為主,以經濟學的角度為著眼點,從多個角度著手,就企業績效經濟學理論依據這一問題進行了較為系統和深入的分析,以期能夠對全面科學地建立企業績效評價指標和評價方法提供一定的幫助和參考的作用,愿意拋磚引玉,也真切地希望能夠對行業工作者相關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一定的幫助和參考。
[關鍵詞]企業績效;經濟學理論依據;分析研究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9170
1從交易成本理論著手研究企業績效
間接定價理論是著名學者科斯于1937年在《企業的性質》一文中提到的。他認為,企業所以能夠存在,根本原因是存在交易成本。也就是說企業不論是在市場經營過程中還是在內部經營的過程中都是離不開交易成本的,而當企業內部組織的一筆額外交易的成本等于在市場上公開完成這筆交易時所需要的成本時,那么企業的擴張就會終止,而如果這筆交易成本要低于市場公開交易的成本時,那么企業就會繼續擴張,擴大自己的規模。由此可見,降低企業的交易成本是企業生存、發展、贏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根本所在,也就能促進企業更好更快地提高自己的經營績效,形成規模經濟效益。
而資產專用性理論是由著名學者威廉詹姆斯提出來的,而這一理論的提出也是在間接定價理論的基礎上研究而來的。威廉詹姆認為企業是用以結語交易費用的一種組織模式。而企業交易模式的影響因素主要是企業資產專用性程度、不確定行和交易頻率這三個維度來確定的。具體來說,就是交易維度的不同,企業的交易成本也就會有所不同,之后,企業的規模和組織形式也就會有所改變,所以說,企業的交易形式就必須與一定的規制結構相匹配,而匹配的合理程度就影響了企業的交易成本,匹配越合理,就越能節約企業的交易成本,企業的組織績效也就越高,反之,匹配越不合理,那么交易成本也就越低,組織績效也就有所降低,所以說,從資產專用性這一經濟學理論層面來看,企業績效主要是由匹配程度來決定的。
2從產權理論著手談企業績效
產權理論也是一個重要的經濟學理論,這一理論的提出同樣離不開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論。也就是說,如果企業的交易成本為零,那么企業的產權無論如何界定,市場機制都會自動使用資源配置達到最優,而如果是大于零,那么產權就是決定企業資產配置的重要因素了。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涉及兩個基本的理論,第一個是資產擁有理論。即企業的資產被人擁有的同時也就具有了排他性,而這種排他性的存在也確保了企業資產不會被他人所侵犯。而如果企業資產一旦沒有了這種排他性,成為了公共資產,那么這些資產也就容易造成浪費、流失和破壞等問題了。另一個理論是私有化理論。此理論論文國有企業通常存在三個方面的弊端,即一是財務的軟約束;二是不能很好地激勵企業經理;三是企業目標具有多元化的特性,也就是說企業的經營和發展不是單單地為了企業經濟效益的獲得,具有很多的社會義務,所以在經營的過程中并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經營者和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從企業家理論著手看企業績效
經過相關的總結和分析研究可以發現,關于企業家的理論是非常之多的,不同的理論從不同的角度闡述和分析了企業家對企業績效的積極或者是消極的影響,闡述并證明了企業家對企業發展的重要作用,也從多個方面反映出企業家對企業績效的重要作用。而通過不同的分析和研究可以發現,企業家對于企業績效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利用市場非均衡狀態獲得利潤;第二,企業家在不確定條件下做出的不同決策,也就是說承擔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第三,企業家具有一定的創新功能;第四,企業家具有市場與企業聯結的重要作用;第五,企業家對于市場資產的利用具有較大的影響。
4從代理理論談企業績效
代理理論同樣也是一個重要的經濟學理論,其認為,企業效率的高低主要取決于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間的目標函數的背離情況,同時也與代理人努力的程度有一定的關系,所以,企業要想提高組織效率,同時還要設計有效的產權結構和激勵報酬機制,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代理成本,具體從代理理論來研究企業的績效,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第一,加強對團隊生產理論的理解程度。團隊生產理論最早誕生于《生產、信息費用與經濟組織》這一文章中,阿爾親和德姆塞茨中在文章中提到,此理論的構建就是為了有效地規避企業團隊合作中出現的偷懶和搭便車的行為,也就是說,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由于團隊工作的過程中很難準確地計量某一個人的實際工作量,這樣一來,就給一些人提供了偷懶的時機,也給一些人提供了利用自己的職權之便搭便車的機會,而這些行為的存在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整個團隊的工作效率和效果,對于企業的生產和經濟效益的獲得也有著極大的影響。基于此,就需要構建一個專門的機制,并在制度上形成一種產權結構,而且這種產權結構是可監督控制的,并將監督控制的效果與相關工作人員的切實利益之間關聯,這樣一來,監督人員的工作越到位,其就能獲得更多經濟收益或者是其他的收益,同時,監督控制力度越強,工作人員偷懶和搭便車的行為也就會越少,就有助于形成一個良性的工作氛圍。而這也就是團隊生產理論的精華所在。從此理論中也可以明確地看出企業績效與企業團隊的正相關關系。
第二,加強對所有權結構理論的理解程度。加強對如下兩個問題的重視程度,即一方面是委托人可以對代理人產生激勵和監督的作用,從而使代理人能夠為了委托人的利益而進行有效的服務;另一方面是代理人可以用一定的資源來擔保其不損壞委托人的利益,如果一旦損壞相關的利益,就需要進行必要的補償。這樣一來,就能夠對委托人和代理人都起到一定的約束作用,代理人的工作效率、工作積極性、工作態度都能夠有所改變,整個工作效果也能夠得到有效的提高。而事實上,在企業經營的過程中,常常會遇到產權結構的問題,而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如果能夠對產權結構理論有更深入的認識,并且能夠切實地將其落實到實際問題中去,就能夠有效地幫助企業規避一些經營風險。
5從企業能力理論著手分析企業績效
企業能力也是一個重要的經濟學理論。而企業能力也是由多個方面的內容組織成,譬如資源能力、組織能力、核心能力、流程管理能力等,企業能力與企業績效呈正相關的關系,也就是說,企業能力越強,企業的績效就越高,反之,企業能力越弱,企業的績效也就越低。具體內容如下所述:
第一,資源能力理論。在實際經營的過程中,為了提高企業的績效,就需要企業工作人員一方面要重視企業的內部物質資源,做好內部物質資源的管理和經營監督工作;另一方面也要重視企業的人力資源,引進更多高素質的人力資源,提高人力資源的準入門檻,同時,要加強對既有人力資源的培養和培訓考核的力度,確保企業每個工作人員都能夠實現價值最大化,實現人人肩上有責任的工作局面。
第二,提高自身的經營能力,具有企業特色的管理技能,那么企業就能夠實現更好的發展,企業績效也能夠得到有效的提高。而經實踐證明,這一理論是有著自身的道理的,企業績效的獲得離不開企業大規模的生產,離不開投資,離不開設備和人力的經營和管理,而這都屬于企業組織能力的范疇,所以說,要想切實地提高企業的績效,就需要提高企業的組織能力。
6結論
總的來說,通過上述從多個企業經濟學理論為著手點研究企業績效之后,可以看出,不論是任何一個經濟學理論都是從某一個方面,某一個著眼點去研究企業績效的影響因素的,但是通過上述一系列的分析研究可以確定,產權安排則是影響企業能力結構的關鍵所在,市場競爭環境是提高企業績效的外部動力,總之,要想更快更好地提高企業績效,促進企業在復雜的市場競爭環境中贏得更多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實現更好的發展,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就需要企業能夠從多方面著手,多個角度入手,共同作用,并能夠在企業經營的過程中做到善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總結經驗。
參考文獻:
安源企業基層管理者薪酬激勵與企業績效關聯度研究——基于實驗經濟學方法[D].揚州:揚州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