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鐵路建設項目具有周期長、工點多等特點,做好環評對保護生態環境,提升項目綜合效益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本文結合例證討論了鐵路建設項目環評的特點、內容,總結了鐵路建設項目的環評內容要點。
關鍵詞:鐵路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
中圖分類號:X82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17)04-0050-02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7.04.022
Abstract: The railway construction projec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ng cycle, many points and so on.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do a good job of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to prote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enhance the comprehensive benefit of the proje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ents of the EIA of the railway construction project, and summarizes the contents of the EIA of the railway construction project.
Key words: railway construction project;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近年來,隨著我國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的增大,鐵路建設取得了飛速發展。根據《2016年鐵道統計公報》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015億元,投產新線3281公里,全國鐵路路網密度達129.2公里/萬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了3.2公里/萬平方公里。鐵路建設中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加強區域間聯系的同時,也給鐵路沿線區域環境產生一定影響。開展鐵路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對于降低鐵路建設環境影響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也是解決環境保護相對滯后的重要舉措。
1 鐵路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特點
1.1 工程量大、內容多
鐵路建設項目工程量浩大、內容多,包括線路工程、路基工程、軌道工程、橋隧工程、站場工程、電氣化工程等,其中,對環境影響較大的工程包括高填/深挖方路段、集中取棄土場和棄渣場。
1.2 工程周期長、范圍大
鐵路項目從建設到運營全生命周期都可能會對環境產生影響。重大鐵路項目建設周期長,項目周期往往長達數年(例如被譽為“天路”的青藏鐵路無縫鋼軌鋪設歷時7年),此外,建成之后鐵路項目運營所產生的環境影響也是長期的,且多為不可逆,尤其是工程建設所產生的二次開發活動,對沿線的社會經濟生態環境產生顯著影響[1]。
1.3 環境敏感點多、生態類型多樣
鐵路建設項目具有線路長、穿越敏感區多、涉及到生態類型多樣等特點,例如,有的鐵路項目會經歷農田、森林、草原等生態系統,沿途往往會穿越自然保護區、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歷史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和地質公園等,還會遇到一些對電磁敏感的設施,或者對振動、噪聲敏感的建筑群。施工期會涉及鐵路建設項目沿線征地拆遷、植被破壞,運營期間會造成景觀被分割等,生態影響的類型多樣。
2 鐵路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內容
2.1 工程概況分析
鐵路建設項目環評報告書工程概況分析要明確主要工程項目的周期、規模,由于項目內容多,首先要把全部工程項目作為分析對象,既要分析線路、站場等主體工程,也要關注取土場、棄土場等大臨工程的規模、作業方式和布局等。要明確規模大、活動周期長或者處于環境敏感區的工程[2]。此外,還要分析工程項目土石方工程量,永久和臨時占地面積及類型,取/棄土場占地情況等。
2.2 工程選線環境合理性分析
鐵路項目建設環境影響評價要重點分析該線路的具體走向,尤其是站、段、場、所布設與沿途區域城(市)鎮總體規劃、環境保護規劃的協調性、相容性,若發現不相容或不協調時要及時提出設計,分析采取設計措施的可行性。分析項目經過的不同生態類型、敏感區的環境影響程度和可行性,提出比選結論。
2.3 生態環境分析
鐵路建設項目生態環境影響評價涉及到的內容有工程占地、植被破壞和水土流失,前期要做好生態環境現狀調查,反映項目評價范圍內的生態背景特征和主要生態問題,根據生態影響預測,提出相應的保護措施。例如,從生態功能區劃和生態脆弱區要求的符合性及生物多樣性保護角度論證項目建設對生態環境的總體影響,并提出相應的保護措施。鐵路建設項目在運營期將會產生噪聲及振動。前期要做好線路兩側噪聲及振動敏感點的調查工作,依據線路類型、軌道類型、車輛速度和敏感點距線路距離等進行運營期噪聲振動預測,提出噪聲及振動治理措施。鐵路建設項目亦可能對水環境(地表水、地下水)、固體廢物、大氣環境等環境影響產生影響。施工期要做好橋梁段對地表水的影響及治理措施、施工揚塵影響分析及治理措施和各類固體廢物的治理措施;運營期要做好車輛段的地下水影響分析及治理措施,各站段污廢水的影響及治理措施,各站段的采暖設備、倉儲區的廢氣影響分析及治理措施。
3 案例分析——阿勒泰至富蘊至準東線新建鐵路生態影響評價
3.1 工程概況分析
新建鐵路阿勒泰至富蘊至準東線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勒泰地區和昌吉州境內,項目線路正線長度為420.404km,其中路基長度為381.755km,隧道長度為7.99km/3座,分布車站22處,工程共用地3177.88hm2,其中永久用地1721.74hm2,臨時用地1456.14hm2(含施工便道和施工場地),全線主體工程土石方量約4067.6萬m3,其中,填方約2746.9萬m3,挖方約1320.7萬m3,表土剝離360.3萬m3,設置取土場113處,棄土(渣)場6處,項目總工期3年半。
3.2 工程選線環境合理性分析
阿勒泰接軌方案較北屯接軌方案占地數量少,且少占用農田數量達到1227畝,更有利于保護當地的土地資源。同時,該方案行走于額爾齊斯河北岸,距離當地需外運的礦山開發區交接,后續鐵路專用線修建長度小48km,其環境影響將降低。阿勒泰接軌方案雖然穿越新疆阿勒泰克蘭河國家濕地公園,但采取措施后,該方案對濕地公園的影響在可接受范圍內。同時,結合2014年9月24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發改委《關于北屯至富蘊至準東鐵路線位方案優化事宜的請示》及《阿勒泰地區鐵路規劃(2013~2030)》綜合考慮,從環保角度推薦占地數量少,生態影響程度低,對阿勒泰地區經濟發展更有利的阿勒泰接軌方案,線路穿越新疆阿勒泰克蘭河國家濕地公園。
3.3 生態環境分析
鐵路建設穿越濕地公園段主要為荒漠區域,無居民點和其它重要設施,亦無農田、文物古跡等。因此,工程建設無搬遷移民問題,無破壞農田、文物古跡等問題。噪聲:推土機、挖掘機、打樁機施工機械等固定源及混凝土攪拌運輸車、壓路機各種運輸車輛等流動源將會產生較強烈的噪聲。振動:施工機械設備的作業振動,主要來自打樁、鉆孔、壓(土)路、夯實,以及重型運輸車輛行駛等作業。污水:主要施工人員生活污水、施工機械車輛污水。廢氣:施工作業揚塵、運輸車輛產生的汽車尾氣污染。固體廢物:生活垃圾及施工產生的建筑垃圾。采取的生態保護與恢復措施:設置野生動物通道,加強動植物保護,從路基、橋梁等工程施工設計方面做好景觀保護[3],加強對施工人員的環境意識教育和制訂規章制度,對施工廢水、建筑垃圾以及施工人員駐地的生活廢水和生活垃圾應采取妥善的處理措施;污水應盡可能集中排放,避免 無組織亂流,垃圾應隨時清運。應當尊重當地民族風俗。 加強施工期管理與監督,公園規劃范圍內施工方案應征得公園管理部門同意,在施工過程中接受公園管理部門的監督。建成運營后,應加強徑流收集系統的日常維護和管理,加強鐵路運行安全管理,落實環境風險防范措施,制定應急預案,做好項目環境風險管理工作[4]。
4 結語
鐵路建設項目具有線路長、周期長、工點多,影響范圍廣的特點,鐵路建設項目環評應做好從工程建設和運營全周期的環境影響評價,提出環境保護和生態恢復措施,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鐵路建設項目對周邊生態環境的影響,實現項目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
參考文獻
[1]項國.鐵路次生環境影響評價概述[J].市場周刊,2015,(3):74-78.
[2]張勇,唐敏,廖正軍.鐵路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重點關注問題研究[J].低碳世界,2015,(2):1-2.
[3]禹懷亮.鐵路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綜合評價研究[D].蘭州:蘭州大學,2015.
[4]郝紅彬,張飛漣.鐵路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后評價指標體系及綜合評價的擴展矩陣法[J].中外建筑,2007,(10):77-80.
作者簡介:周立波(1980-),男,碩士,工程師,研究方向為鐵路環境影響評價、環境保護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