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城市化、工業化進程的加快,我國城鎮污水處理廠的建設規模和處理能力都呈現較快增長態勢。本文中分析了當前浙江省投運的污水處理工藝及現狀分析,提出了進一步做好城市污水處理廠運營管理措施。
關鍵詞:城鎮污水處理廠;運行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U664.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17)04-0080-02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7.04.036
Abstract: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the construction scale and processing capacity of urban sewage treatment plants in China have shown a rapid growth trend. In this paper,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operation of the sewage treatment process in Zhejiang Province and the status quo, put forward to further improve the urban sewage treatment plant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Key words: urban sewage treatment plant; operation status; countermeasures
“十二五”期間是我國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取得飛速發展的五年。根據住建部發布的《2015城鄉建設統計公報》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年末,全國城市共建有污水處理廠1943座,比2011年增長了22.36%,污水日處理能力1.4億立方米,比2011年增長了24.11%。污水處理率達91.9%,比2011年增長了8.27個百分點。城市再生水日生產能力和利用量分別為2317萬立方米和44.5億立方米,較2011年分別增長了66.81%、66.04%,為實現“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作出了重要貢獻。近年來,浙江省污水處理也取得了顯著成就,據浙江省住建廳公布信息顯示:截至2015年底,全省共建成城鎮污水處理廠290個,污水處理能力達到1130.95萬t/日,全省639個建制鎮全部開工建設污水處理設施,成為全國首個實現建制鎮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省份,為“美麗浙江”建設奠定扎實基礎。
1 城鎮污水處理廠總體建設及運行情況
1.1 城市污水處理概況
2011年以來,我國城市污水處理廠座數、處理能力以及處理率都呈現出較大幅度的增長態勢,同期,縣城的污水處理廠座數、處理能力以及污水處理率也呈增長態勢,且相比城市增長速度略高(見圖1)。
從圖1來看,全國城市共建有污水處理廠座數五年來增長了22.36%,年均增長4.67個百分點;污水日處理能力五年增長了24.11%,年均增長4.82個百分點。污水處理率五年增長了8.27個百分點,年均增長了1.65個百分點。同期,縣城污水處理廠座數五年來增長了22.71%,年均增長4.54個百分點;污水日處理能力五年增長了24.49%,年均增長4.90個百分點。污水處理率五年增長了14.81個百分點,年均增長了2.96個百分點。
從圖2來看,2011年-2015年的城市污水處理量和處理率也呈現較大幅度的增長,其中,城市污水處理量五年來累計增長了47.32%,年均增長9.46個百分點;污水處理率五年來累計增長了5個百分點,年均增長1個百分點。從全國和浙江省來看,五年來無論是污水處理量還是污水處理率都快速增長。
1.2 污水處理工藝情況
根據《全國投運城鎮污水處理設施清單》公布的數據顯示,浙江正在運營的203座污水處理廠的工藝運行情況詳見表1。
從表1可以看出,不同規模的城市污水處理廠采用的處理工藝主編表現在:處理能力>10萬m3/d的多選擇An/O及其改良工藝、氧化溝類工藝和活性污泥工藝。處理能力在<10萬m3/d的多選擇人工濕地類、生物膜類以及SBR類工藝。
2 污水處理廠存在的問題分析[1]
(1)納管廢水管控不完善。首先是納管執行標準較低,大多是執行(GB8978-1996)三級標準,僅考慮氨氮指標,TN、糞大腸桿菌以及色度指標未納入污水處理廠的納管控制指標,增加污水處理廠TN出水達標難度,出水色度、糞大腸桿菌超標[3]。其次是納管標準執行不嚴。再次是納管廢水超標現象依然不同程度存在。近年來,環保部門加大了納管企業廢水監控力度,但工業廢水超標進管現象仍未完全杜絕,給污水處理廠活性污泥系統造成較大沖擊。(2)工業廢水占比較高。浙江作為全國工業經濟發達省份,企業廢水多經預處理后排入污水處理廠作進一步處理,但工業廢水比重大,增加了后期污水處理難度。全省印染、造紙、化工、醫藥和制革五大領域產生的廢水占到全部工業廢水的29.8%,這些領域的工業廢水進入到污水處理系統后,造成污水處理廠的水質復雜,難處理。(3)處理工藝未考慮工業廢水影響。一些工業廢水占比較高的污水處理廠并未設置相應的調節池,進水的B/C值較低的污水廠未設置水解酸化池或設置的水解酸化池停留時間過短,或因某些水解酸化池因池形設計不合理導致水解酸化效果欠佳[4]。
此外,從全省的污水處理廠的運營和管理來看,缺乏專業的管理人才,以及專業技術人員,后期的專業化業務培訓力度較弱,對納管企業的廢水排放情況掌握不具體、水質檢測能力較差,管理不夠規范和精細。
3 城市污水處理廠運營管理對策
針對污水處理廠運營現狀,做好污水處理廠的日常運行管理和減排績效,應做到:(1)加快管網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升級。進一步加大污水處理設施尤其是污水再生利用、污泥處理處置設施的投入[2]。做好雨污分流,提高生活污水收集率,加快城市污水處理廠技術提升改造,保障污水處理廠日常運行管理的先進技術要求。(2)加大納管企業廢水監管。嚴格執行納管標準,加大日常尤其是節假日的納管廢水執法監察力度,防止超標排放。(3)提升污水處理廠人員的專業化管理水平。加大污水處理專業技術人才和企業管理人才的培訓力度,定期組織人員接受再教育、再培訓,堅持持證上崗。完善污水處理廠的日常管理制度,提升污水處理廠的現代化管理水平,加強日常設備的運行巡查力度,保障設備工況處于高效運行狀態。
參考文獻
[1]李欲如,韋彥斐,梅榮武等.浙江省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與減排績效提升對策[J].中國給水排水,2015,(22):13-17.
[2]宋連朋,魏連雨,趙樂軍等.我國城鎮污水處理廠建設運行現狀及存在問題分析[J].給水排水, 2013 ,(3) :39-44.
[3]肖藍,王祎龍,于水利,唐玉霖.石墨烯及其復合材料在水處理中的應用[J].化學進展,2013,(Z1):419-430.
[4]白潔,王道涵.水處理中絮凝劑的研究與應用進展[J].環境保護與循環經濟,2008,(04):21-22+33.
作者簡介:宋海嬌(1977-),女,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環保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