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唐項目為大型管道線性工程,因其穿越區域地形復雜、土地利用類型多樣、穿越或鄰近多個環境敏感區域,北京市環保局首次在環評批復中要求開展項目環境監理工作。大唐項目環境監理工作在工作模式上進行了實踐創新及過程優化,以獨立式環境監理為基礎,結合工程監理及EPC環境負責人成立了環境監理小組,根據工程對環境的影響,確定環境監理監控要點,依據環境監理實施細則及規劃開展具體工作,協助大唐項目取得了環保試運行批復,為北京市后續的建設項目環境監理工作提供了技術支持,并起到了示范作用。
關鍵詞:環境監理;管線工程;大唐項目
中圖分類號:X3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17)04-0200-03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7.04.096
Abstract: The Datang project is a large-scale pipeline linear project, which is required to carry out the project environmental supervision work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EIA approval because of its complicated regional terrain and diverse land use types, crossing or approaching multiple environmental sensitive areas. Datang project environmental supervision work in the work mode of the practice of innovation and process optimization to independent environmental supervision as the basis, combined with engineering supervision and EPC environmental responsible person set up an environmental supervis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project on the environment, to determine the environmental supervision Monitoring the key points, according to the implementation details of environmental supervision and planning to carry out specific work to help Datang project has been approved by the environmental test run for the follow-up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Beijing environmental supervision work to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and played a role model.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supervision; pipeline engineering; Datang project
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1 國內環境監理發展歷程
我國的建設項目環境監理自20世紀90年代起步,主要經過了三個發展階段:起步階段(1995年—2004年),探索階段(2004年—2010年),試點階段(2010年6月18日后)。從2004年至今,經過十余年的探索,我國環境監理工作在技術規范、機構準入、隊伍建設、收費等制度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結合2012年1月10日國家環保部辦公廳下發的《關于進一步推進建設項目環境監理試點的通知》(環辦〔2012年〕5號)的規定,我國現已有14個環境監理試點省份,包括第一批的遼寧省、江蘇省,第二批納入試點的河北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浙江省、安徽省、河南省、湖南省、陜西省、青海省、四川省、重慶市,及2012年新納入試點的疆維吾爾自治區。試點各省相繼發布了一些較為詳盡的法規、管理辦法和技術規范,也提出了一些資質管理要求和管理制度要求。
北京市并未被列為環境監理試點省份,也并未明確要求各建設項目開展環境監理工作。
1.2 工程基本概況
大唐煤制天然氣管道北京段(古北口—高麗營)工程(以下簡稱大唐項目)管線為陜京四線煤制天然氣的支干線管道,引大唐國際內蒙古赤峰克什克騰旗煤制天然氣入北京,于2009年通過國家發改委核準,是全國首個煤制天然氣示范項目。
大唐項目穿越區地形復雜、土地利用類型多樣、穿越或鄰近多個環境敏感區域或點位,其復雜性前所未有。項目沿線穿越金山嶺長城隧道(文物古跡)和蒼術會隧道,穿越大中型河流15處,其中湯河、安達木河和清水河位于密云水庫飲用水水源地上游,水質II類,紅門川河位于沙廠水庫準保護區,潮白河、懷河位于一般魚類保護區,水質 III類,穿越鐵路4處(京承鐵路、大秦鐵路、京承鐵路、油庫專用鐵路),穿越公路10處。
為更好的加強管線建設過程中的環境管理工作,保護生態環境,北京市環保局首次在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復中要求大唐項目必須開展具體的環境監理工作。
2 環境監理工作實施情況
2.1 環境監理工作依據
大唐項目環境監理依據的是國家環保法律、法規、辦法和規定,地方法規、文件,環境標準,建設項目合同以及環評報告、環評批復文件、施工設計方案、環境監理過程中形成的各種文件等。
2.2 項目環境監理模式
目前的環境監理形式主要有三種,即包容式環境監理、獨立式環境監理和結合式環境監理。包容式環境監理主要由工程監理單位設置的一個環境保護職能部門來負責工程項目環境監理工作,把日常環保檢查也納入到工程監理管理過程中。獨立式環境監理是指建設單位與有環保工作經驗的單位直接簽訂環境監理工作合同,由專業的環境監理單位負責項目環境監理工作,環境監理與工程監理呈并列關系[1]。結合式的環境監理則是由當地環保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對相關工程監理人員進行環境監理培訓,培訓合格后專門負責項目環境監理工作。
大唐項目作為第一個北京市環保局在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復中要求開展環境監理工作的建設項目,與北京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簽訂環境監理技術咨詢合同,由北京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聯合工程監理單位,對環境監理小組中的工程監理人員進行培訓后成立環境監理小組,嚴格按照制定的大唐環境監理工作細則和大唐環境保護監理規劃進行具體的項目環境監理工作。
2.3 環境監理工作方式
大唐項目采用環境監理與工程監理相互配合相互補充的方式,成立環境監理小組開展具體的環境監理工作。環境監理的主要工作方式有日常巡視、旁站、專項檢查等,根據本工程項目特點,本工程項目主要采用巡檢,以不同施工方式及不同施工進度下的環境敏感目標、容易造成環境影響的施工行為作為監理重點,保證質量又提高效率的完成本工程項目的環境監理檢查工作。
大唐項目環境監理組織結構圖如下:
2.4 環境監理工作程序
2.5 環境監理工作流程
大唐項目簽訂環境監理技術咨詢合同后,北京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組織成立了環境監理小組,隨即展開具體的環境監理工作。編制了環境監理規劃和環境監理實施細則,確立了項目環境保護重點。
環境監理采用定期巡視,對施工活動中的環境保護工作進行動態監督管理。環境監理具體工作流程如下:
準備階段:根據施工進展選定巡視點,針對具體檢查位置研究環評文件和設計文件,明確環境監理重點,準備必要監測工具。
現場檢查:根據施工進展,對施工中涉及到的重點環境敏感點,如地表水源保護區里的施工點、地下水源保護區里的施工點、文物古跡保護區的施工點等進行巡視檢查,認真填寫巡視記錄;檢查過程中發現環境問題,以“環境監理不符合項通知單”形式下發整改通知單至施工單位,限期整改。
整理意見:完善環境監理日志;針對檢查中發現的環境問題,整理不符合項通知單、不符合項整改情況報告;編制周例會環境監理匯報用PPT;完善環境風險預警提示表、環境隱患報告書、施工承包商環境管理檢查記錄、環境管理現場檢查清單及施工現場環保檢查清單檢查記錄。
監理匯報:匯總不符合項整改情況報告,報業主審查,另在周監理例會將環境問題及環境管理情況報建設單位;編制環境監理月報,報送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抄送建設單位;根據不同施工進度下的環境保護工作情況,必要時,環境監理總工程師召集施工單位、建設單位、施工監理單位的相關環境保護負責人,召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商討環境保護工作。
檢查整改情況:針對上期檢查出的環境問題,進行復查,結合不符合項整改情況報告,確保環境問題得到整改,無環境影響。
3 項目環境影響及環境監理重點監控內容
3.1 項目環境影響
油氣輸送管道工程后期投產過程中有完善的應急預案,且遇緊急情況,設備會自動關停,油氣輸送管道工程建設項目化學污染概率小[2-5]。管道對環境的污染主要表現在管道施工期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管溝開挖對地表植被的破壞;河流穿越過程中對水質的影響;隧道施工廢水排放及棄渣對環境的影響。
3.1.1 生態環境影響
工程期間對地表水的影響主要來自施工生活廢水、穿越段大開挖施工對河流水質的影響及管道試壓廢水對地表水產生的影響。
開挖管溝、敷設管道、建設站場、修筑施工道路等工程活動對植被的破壞、對土壤環境的破壞、占用土地、改變土地利用性質等,即打破了地表的原有平衡狀態,對農牧業生產的影響。
河流穿跨越也將對地表水體的水質、功能進行影響,隧道穿越等產生的棄渣可能引起的水土流失。
該管道占地分為永久占地和臨時占地。永久占地共計8.322hm2,臨時占地共計375.3852hm2。這些占地會在一定程度上破壞土壤結構,造成水土流失。
3.1.2 地下水環境影響
據地質分析,沿線平原區地下水埋深均大于6m,沿線山區、丘陵區地下水埋深較平原區更大,輸氣管道埋深一般小于5m,均在地下水埋深以上,不需排水疏干。只有在穿越大、中型河流和采用隧道穿越山體時,才涉及地下水,可能對地下水環境造成影響。
管道工程經過密云水庫飲用水源保護區、沙場水庫水源保護區、水源八廠地下水源地保護區、北京市懷柔應急地下水源地保護區、潮白河、懷河應急水源工程保護區。施工生活廢水、施工過程中的輔料、廢料和生產廢水及施工過程中的輔料、廢料等在降雨的淋濾作用下產生的浸出液進入地下含水層,將對地下水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3.1.3 環境空氣影響
施工過程產生的廢氣主要來自地面開挖、隧道施工和運輸車輛行駛產生的揚塵、施工機械(柴油機)排放的煙氣以及焊接過程中產生的煙塵。
3.1.4 聲環境的影響
施工噪聲源于施工機械、運輸車輛。運行期噪聲主要來自挖掘機、推土機、輪式裝載機、吊管機、各類電焊機、柴油發電機等,還有兩站分離器、調壓裝置等產生的噪音和各站場檢修放空立管產生的瞬時強噪聲。
3.1.5 對文物古跡的影響
金山嶺長城隧道長城下穿過,爆破施工產生的震動可能會對古長城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
河南寨鎮寧村南的管道穿越區附近存在尚未挖掘的古漢墓群,施工沒有在當地文物主管部門的監督指導下進行,可能會對文物造成損壞。
3.2 環境監理重點監控內容
本工程環境監理的重點是水源保護區、文物古跡保護區、地下水源保護地等區域。具體內容如下:
3.2.1 水庫水源工程保護區監控要點
①施工場地附近是否建有施工營地、旱廁;②建筑材料是否堆放整齊,機械設備是否有漏油現象;③施工場地是否有污水排放;④施工產生的工業垃圾、生活垃圾是否統一回收;⑤管道穿越段使用的鋼材、防腐材料是否符合環評要求,檢測是否符合相關標準。⑥是否按設計施工進行圍堰導流作業;⑦導流渠中的防滲膜是否良好鋪設。
3.2.2 文物保護區監控要點
本工程項目經過的主要文物保護區有長城和古漢墓群。主要監控點如下
①長城穿越開工前是否征得當地文物部門和上一級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古漢墓群尚未發掘,本工程開工前需由市文物研究所進行發掘后方可開工。②施工單位是否制定施工期文物保護規章制度及施工管理、監控計劃;③是否有超越保護范圍施工的現象;④嚴禁施工單位車輛及人員進入文物保護區范圍內活動;⑤在施工過程中,如新發現古遺址、古墓葬,或在開挖過程中發現地下埋藏有文物,應監督施工單位立即停工,并報告當地文化(文物)行政管理部門。
3.2.3 平原地區監控要點
①管道開挖過程中,挖出土壤是否遵守“分層開挖、分層堆放、分層填埋”原則;②是否遵守邊挖邊埋的原則;③是否有超出施工作業帶作業的現象;④挖出土壤是否進行覆蓋,以防止揚塵;⑤臨時用地是否及時恢復植被,臨時占用的耕地的復墾情況如何;⑥施工完成后,是否進行了臨時占地的植被恢復工作。
3.2.4隧道穿越監控要點
①爆破施工是否有可能擾民;②隧道施工產生的棄土是否及時堆放在規定的棄渣場中。棄渣場是否按照環評報告的要求做好水土保持措施;③隧道進出口是否修建了導流渠;④按照環評批復的要求,禁止使用袋裝水泥和現場攪拌混凝土、砂漿,應購買商砼,且在施工場地應采取圍擋、遮蓋等防塵措施。⑤站場閥室建設監控要點;⑥按照環評批復要求,是否在施工現場攪拌水泥砂漿;⑦暫不適用的砂料是否進行了覆蓋;⑧四級以上的有風天氣是否停止施工;⑨車輛行駛路面是否進行了灑水處理以降塵。
4 環境監理工作成效
大唐項目與北京環境院簽訂環境監理技術咨詢合同后正式啟動環境監理工作。截至2013年12月22日,現場巡視共計45次,單次平均巡視行車里程為353.2km,巡視行車里程共計15894km;對不同施工點共計進行了91次檢查,下達整改要求共計59條;完成環境監理周報共計46期,環境監理月報共計13期,環境監理總結報告1篇;召集包括施工單位、建設單位環境保護相關負責人參加環保專題會議共3次;拍攝現場照片1500余張。大唐項目工程施工期間,環境監理協助業主對環境保護工作進行了全面的嚴格管理。穿越河流、隧道等施工區未對水體水質及文物保護區造成污染,施工區環境空氣質量總體較好,聲環境質量總體較好,過程管控中未發生一起環保糾紛事故,未出現一次環保重大污染事故,對生態環境起到了良好的保護作用,并最終協助大唐項目取得項目環保試運行批復,受到北京市環保局的高度贊揚。
5 結論
大唐項目環境監理協助大唐項目取得試運行批復,環保工作受到了北京市環保局的大力贊揚。
5.1 大唐項目環境監理創新
大唐項目環境監理工作在模式上進行了實踐創新及過程優化,環境監理小組成員除環境監理單位人員外還包括工程監理人員及各施工單位的環境負責人[5-7]。這種結合方式結合了施工單位的力量,進行實時監管,既利用了工程監理人員對項目較為熟悉,工程監理管理經驗較為成熟的優勢,又在環境監理融合培訓過程中強化了管理人員的環保理念。天然氣管道項目涉及用地類型較多,施工點較為分散,若采取單獨的獨立式環境監理方式,不僅浪費人力資源,也不能對施工過程中的整個環境管理進行統籌規劃。這種結合方式減少了巡檢次數,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環境監理費用,又達到了過程環境監理效果,一舉多得。
5.2 大唐項目環境監理工作不足
項目環境管理重點在施工期。環境監理全過程監控要求建設項目在設計階段就確定環境監理。環評報告主要依據是可研,而可研是為項目立項做準備,側重于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理論性重于實踐性。施工依照初步設計及施工組織設計,實踐性重于理論性,重點是把項目計劃落實到具體工程措施上,較可研更為深入。
環評階段,大唐項目工程線路進行了優化,而由于未參加前期的設計階段,環境監理無法對工程選址、線路走向等問題提出建設性的意見,不能更好的從源頭設計階段提供更多的環保咨詢服務。
參考文獻
[1]張保利,楊林.從環境監理角度看項目施工設計與環評文件的差異[J].環境科技,2010,23(2):321.
[2]楊曉波,傅廷波. 建設項目環境監理探討[J ] .環境科學導刊,2013,32(6):27.
[3]黃凡,周建蘭,王新平. 三峽工程施工區環境監理工作實踐[J ].人民長江,2013,44(22):34.
[4]霍林,左葉穎,張清峰,盛絡毅,張瑞霞,霍聰.生態影響類建設項目的環境監理實踐[J].環境科技,2013,26(1):36.
[5]熊運實,高啟晨,趙虎仁,劉捷.長輸管道工程施工期環境監理初探——以中緬油氣管道工程(緬甸段)為例[J].油氣田環境保護,2013,23(3):127.
[6]田豐,宋磊,席天功,陳眾,畢軍. 中國建設項目環境監理現狀與發展趨勢研究[J].環境科學與管理,2003,38(10):32.
[7]環境保護部環境評估中心.建設項目環境監理[M].中國環境出版社,2012.
作者簡介:桂莎(1990-),女,本科,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環境管理、污泥脫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