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瑋琛+龐輝+馮偉強
摘 要: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相當一部分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發展面臨嚴重的問題。近年來,國家對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重視以及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保護與發展日益重要。作為少數民族傳統項目之一的哈薩克族馴鷹活動不僅具有悠久的歷史,更是對在觀賞和培養少數民族精神文化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文章通過文獻資料法、個案研究法、對比分析法等方法,對哈薩克族馴鷹的起源、現狀、發展面臨問題等方面進行研旨在為哈薩克族馴鷹運動的發展提供一定的參考,為其他少數民族體育運動項目的發展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哈薩克族 馴鷹活動 發展
中圖分類號:G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1839(2017)4—0108—02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是以少數民族群體為參與主體,以傳統體育項目為根本,在少數民族聚集區域隨其它傳統體育項目逐漸演變而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新疆哈薩克族馴鷹術在過去的歷史中,仍能看到輝煌發展的痕跡,從古至今,有著深遠的歷史意義。
哈薩克族是我國眾多少數民族之一,人口約160萬,主要分布在新疆北部,他們過著游牧生活,性格豪爽、熱情好客。每個哈薩克族人都是狩獵高手,他們使用傳統的武器——金雕,進行狩獵活動。金雕是一種鷹,最早可以追溯至中國元朝時期,哈薩克獵人通過馴養金雕來捕殺野狼,金雕所向披靡的獵殺能力,使其成為哈薩克族人崇拜的圖騰。
哈薩克族人民在長期的游牧生活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其中就包括了有關馴鷹的學問,較為精通、掌握馴鷹經驗的人被稱為庫斯別克,也被叫做獵鷹專家。他們能夠從羽毛、翅膀、體形等外貌特征,辨認出金雕的力氣大小、是否善于狩獵等特點;他們還能夠在金雕受傷、生病期間,為其提供治療。正是因為庫斯別克將有關馴養金雕的知識、經驗,通過代代相傳的方式保留了下來,世人才能夠了解哈薩克族這一獨特的民俗文化——馴鷹術。
隨著中國獵鷹之鄉——新疆青河縣冬季獵鷹文化旅游節的舉辦,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蒸蒸日上,探析哈薩克族馴鷹術的發展就益顯重要。哈薩克族馴鷹術是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舉辦地的文化、經濟等方面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這也激勵了各族人民同心同德、齊心協力,促進當地的社會進步和民族團結。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研究主要對哈薩克族馴鷹活動的發展現狀進行研究與分析。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大量閱讀和搜索相關學術論文,學術期刊,體育類專著;同時,借助現代發達的互聯網系統,吸取相關專家學者對哈薩克族馴鷹術這一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觀點和建議,為本論文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和科學的研究方法。
1.2.2 個案研究法
通過對2013-2015年青河縣冬季獵鷹文化節的研究,了解近年來哈薩克族馴鷹活動的發展。
1.2.3 對比分析法
對哈薩克族馴鷹活動發展過程中的古今差異進行分析。
2 研究結果與分析
2.1 哈薩克族馴鷹活動的環境變遷
哈薩克族自古是游牧民族,近年來國家政策的扶持,大部分哈薩克族已基本選擇定居的生活方式。作為哈薩克族狩獵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并傳到今天的馴鷹術,曾對哈薩克族的經濟生活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馴鷹和狩獵是一門學問,包含了哈薩克族世世代代積累的經驗,是哈薩克族為民族文化寶庫留下的寶貴遺產[1]。但隨著社會大環境的改變,這種獨具特色的古老民俗已經慢慢淡出人們的視線。在野生動物銳減、國家法律政策出臺和完善等大環境下,使哈薩克族馴鷹術這一古老技藝的發展與傳承,舉步維艱。
2.2 哈薩克族馴鷹術的傳承困境
大部分哈薩克族馴鷹人遵守國家的野生動物保護政策,馴化的鷹不從事狩獵活動,金雕年滿5歲進入孵卵繁殖期后,就放歸自然。所以,馴鷹對哈薩克族馴鷹人來說其實沒有任何收益目的。多年來,人們馴鷹只是鐘情于展示架鷹出行的威武民族形象,滿足自己的娛樂和精神上的榮耀感[2]。現如今哈薩克族的馴鷹術基本上延續了古代的方法與經驗。目前,世界上僅存70位馴鷹獵人,其中哈薩克族占大多數。許多牧民放棄了馴鷹的傳承,老一輩馴養金雕的傳承人也已紛紛去世。因此,哈薩克族的馴鷹文化亟須保護和傳承。
2.3 國家政府層面對哈薩克族馴鷹術的保護
哈薩克族馴鷹術已被列為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金雕及所獵捕的大部分動物已成為受保護的野生動物,為了使哈薩克族馴鷹術得以延續,國家相關部門也已作出努力,允許在冊的馴鷹人放飛金雕或金雕正常死亡后可以捕獲一只幼鷹繼續馴養。
2.4 青河縣冬季獵鷹文化節
近年來,新疆各地州在冬季都會舉行以獵鷹節為主題的比賽活動,以中國獵鷹之鄉——新疆青河縣為例,由于獵鷹這個民間活動就越來越少了,但是在青河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關注下,在獵鷹愛好者的努力下,近三年來冬季獵鷹文化節活動舉辦得火熱朝天。
通過表1可看出,青河縣冬季獵鷹文化節的舉辦逐漸擴大了哈薩克族馴鷹活動的影響力,通過獵鷹比賽,讓更多人了解馴鷹文化和哈薩克族的民俗風情。隨著當地社會發展,帶著獵鷹打獵已不再是哈薩克牧民賴以生存的手段,轉而成為了一項體育娛樂活動,并成為當地旅游業的特色資源之一。同時,這也給哈薩克族帶來了豐富的民族體育文化內容,其廣泛性與科學性還有待于繼續發掘,而這些都是哈薩克族寶貴的精神文化財富和遺產。在此基礎上,增進各民族之間的交流和文化的融合,極大地促進了民族團結。
3 結論與建議
自古以來,哈薩克族馴養獵鷹的目的都是為了獵捕動物,以供生活所需的肉制品和皮毛,在很長一段時間的歷史進程中,鷹作為哈薩克族人民思想觀念文化中的象征符號,久而久之使得族人始終相信鷹的精神會協助本民族戰勝困難,不斷獲得新的能力,[3]從而使哈薩克族的精神文化寄托中有了更加堅定的信念的元素在其中。
(1)從歷史演變中得出,哈薩克族馴鷹活動歷史悠久,具有深遠的歷史背景,哈薩克族對他們的馴鷹人十分敬重,在冬季獵鷹文化節上馴鷹人穿起哈薩克文化氣息濃郁的民族特色服飾,充分體現出哈薩克族對馴鷹活動有著神圣的情感。從哈薩克族馴鷹技藝的歷史延續至今的痕跡中,可以看出馴鷹在本民族間持續發展的前景遼闊。(2)隨著冬季獵鷹文化節的持續舉辦,影響力的逐年擴大,活動參與的人員已從本民族的追捧到多民族的喜愛,馴鷹已從最初的解決溫飽需求的狩獵,轉變成為哈薩克族的文化積淀而得以發揚。哈薩克族的馴鷹活動開發的市場價值空間巨大。
參考文獻:
[1]樓望皓.哈薩克族的馴鷹習俗[J].中國西部,2014(11):37.
[2]草原馴鷹人[EB/OL].ttp://www.360doc.com/conte nt/14/1206/22/739691_430919454.shtml,2014-12-06.
[3]張 兆,王天軍,馬慧敏.哈薩克族傳統體育文化探源[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5(4):141-144.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Kazaks Eagle Training
Liu Weichen Pang Hui Feng Weiqiang(1.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Urumqi Xinjiang 830054,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 considerable minority traditional sports development is facing serious problems. In recent years, the state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traditional sports of ethnic minorities, and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thnic minority traditional sport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As one of the traditional ethnic minority sports, the activity of the eagle training, not only has a long history, but also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appreciation and cultivation of minority spiritual culture. This paper, through literature, case studies,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other methods, studies the origin, the status quo and the development problems of the Kazakh eagle training.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Kazakh eagle training, and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ther minority sports events.
Keywords:Kazak Eagle Training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