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衍行+況明亮
摘 要:為了更好地在新疆普通高校開展藝術體操教學工作,運用教學實驗法對隨機抽取的34名2015級新疆師范大學非體育專業公共體育選項班女大學生進行為期一學年的藝術體操教學實驗,通過實驗探究藝術體操教學訓練對女大學生身體形態、身體機能、柔韌素質的變化分析藝術體操對對女大學生身體健康影響的實驗研究;結果表明:在身體健康方面受試者身體脂肪、圍度及其他測試指標有所降低,但沒有達到顯著性差異;心血管機能得到顯著性改善;肺活量功能得到顯著性增強,說明受試者機體有氧代謝能力得到提升,肺部和胸廊的彈性增強;血紅蛋白含量發生顯著性變化,提示受試者有氧耐力增強,有更好的運動狀態;柔韌素質顯著性提升,提示受試者身體柔軟度增強,動作幅度和藝術表現力得到提高。
關鍵詞:女大學生 藝術體操 身體健康
中圖分類號:G8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1839(2017)4—0148—06
學校藝術體操介于大眾藝術體操和競技藝術體操之間,學校藝術體操是以增強學生體質、提高學生體育文化素養,培養學生良好思想品質和心理素質為目的,該項目教育性、階段性較為突出,具有法定特征,帶有強制性,其對象是面向全體學生[1]。
1 研究對象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研究實驗對象為新疆師范大學2015級非體育專業女大學生,根據學生自愿報名情況,隨機選擇34人進行藝術體操選項課教學。
1.2 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根據論文所需,本研究在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等數字化期刊群以藝術體操、女大學生等關鍵詞搜索近十年來相關核心期刊和優秀論文。本研究查閱相關文件閱讀體育鍛煉心理學等相關書籍,對現有文獻材料進行整理歸納,在歸納整理相關材料的基礎上進行研究,為本研究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1.2.2身體測量法
由于實際操作中存在寒假不可控因素,故對實驗對象在兩學期實驗前、后分別進行2次,共4次數據采集,并分析一年的藝術體操教學訓練對女大學生身體形態的影響。
1.2.3教學實驗法
(1)實驗對象:自愿參與該實驗的非體育專業2015級34名女大學生。(2)實驗時間:每周三次,每次70min。(3)運動強度:每分鐘平均心率在120-140之間。(4)實驗程序:兩學期實驗開始前對實驗對象以團體方式進行數據測試,身體方面測試在實驗室使用相應儀器進行測量,完成該學期藝術體操教學活動后,再次以團體方式進行數據測試,身體方面測試在實驗室使用相應儀器進行測量。(5)實驗無關變量的控制:正常飲食。(6)實驗內容見表2
1.2.4 數理統計法
運用Excel、spss20.0軟件對所得的有效數據進行整理、分析、比較,為研究的理論分析提供客觀依據。
2 結果與分析
2.1 女大學生實驗前后身體成分差異性分析
人體是由骨骼、關節、肌肉、韌帶、脂肪等組織及內臟器官組成。身體成分就是組成人體各組織、器官的總成分。體重是這些組織重量的總和,也可以認為體成分是脂肪組織和非脂肪組織的含量及其在自己體重中所占的百分比[2]。
2.1.1 脂肪差異性比較
表3和表4數據統計結果顯示;通過為期一學年的藝術體操教學訓練,參與實驗的非體育專業女大學生的身體形態沒有任何顯著性變化(P>0.05),主要是由于時間、場地等影響因素,實驗過程中,由于學生13:50下課(夏季13:10),為了保證70分鐘有效的教學訓練,同時不影響新疆師范大學體育學院的正常教學工作以及34名來自不同學院、班級的實驗對象課程安排,故將教學訓練時間安排在每周一、二、四中午14:10-15:20,期間不能保證學生們午餐30分鐘后再進行運動,因此只能將前30分鐘的教學訓練強度縮小,主要以拉伸、柔韌練習為主,避免傷害學生的身體。
通過數據看出肌肉力量較之前有了小幅度的增長,身體脂肪含量、體脂百分數、腹部脂肪比率均有小幅度的降低,雖然這些都沒有達到統計學意義的顯著性變化(P>0.05);體重較之前有小幅度的增長,通過身體素質的訓練,實驗對象肌肉重量增長,從而導致之后三次的體重測試較第一次均有小幅度上升;第二次數據測試和第三次數據測試中間間隔為期一個月的寒假時間,實驗對象終止訓練,以及春節期間不合理的飲食、作息,都是導致第三次體重數據較高的原因。
通過藝術體操訓練,幫助人們塑造美好的形體,使人氣質高雅,儀態萬方;讓學生們在訓練中體會快樂,培養學生鍛煉的意識。
2.1.2 身體主要部分圍度及脂肪厚度差異性比較
表5和表6顯示,實驗對象的身體主要部分圍度及脂肪厚度在為期一學年的藝術體操教學訓練中并沒有顯著性變化(P>0.05)。但是可以看出在最后一次數據測試中,胸部外徑、上肢外徑、上肢皮下脂肪、腹部外徑、腹皮下脂肪的數據都有小幅度的降低,并沒有構成統計學意義。與第一次測試數據相比較,下肢皮下脂肪和胸部內徑在第四次的數據測試中沒有發生變化;頸部外徑、臀部外徑、上肢內徑、下肢外徑、下肢內徑、腹部內徑在最后一次數據測試中,較第一次測試數據有所細微的增長,但并沒有存在顯著性變化(P>0.05)。
2.1.3 其他測試指標差異性比較
根據表7、表8的數據可知,實驗對象的基礎代謝功能(BMR)、身體質量指數(BMI)以及肥胖程度(OBD)在這一年的教學實驗里,并沒有發生顯著性變化(P>0.05);但是我們可以看出基礎代謝功能是逐漸有所增長,雖然并不能構成統計學意義(P>0.05);由于剛度過寒假,實驗對象一個月沒有進行藝術體操訓練,加上春節無規律的作息時間和不科學的飲食,使身體質量指數在第三次的數據測試中較高,但并沒有達到顯著性差異(P>0.05),只發生了微小的變化;身體肥胖程度最后一次的數據測試較第一次是有所降低的,只是還沒有達到顯著性差異的標準(P>0.05)。
由于身體成分變化相對較慢,教學實驗中又多次受到法定節假日及寒假的影響,時間、場地的限制等多方面的影響因素,故實驗結果身體成分部分不理想,但是從實驗中獲得的數據可以看出,實驗對象的身體成分呈逐漸好轉的趨勢,雖然并沒有構成統計學意義;希望新疆普通高校能多關注公共體育選項課,關注非體育專業學生的身體健康,努力為新疆普通高校的學生提供更好的體育選項課教學環境。
2.2 女大學生實驗前后身體機能差異性分析
2.2.1 臺階實驗差異性比較
心血管系統由心、動脈、毛細血管和靜脈組成。心是連接動脈和靜脈的樞紐,是心血管系統的“動力泵”,并且具有重要的內分泌功能。心有節律地收縮與舒張,不停地將血液由動脈射出,由靜脈納入,保證血液在心血管內連續不斷地做定向流動[3]。
心臟是動力器官,血管是運輸血液的管道。通過心臟有節律性的收縮與舒張,推動血液在血管中按照一定的方向不停地循環流動,稱為血液循環。血液循環是機體生存最重要的生理機能之一,由于血液循環,血液的全部機能才得以實現,并隨時調整分配血量,以適應活動著的器官、組織的需要,從而保證了機體內環境的相對恒定和新陳代謝的正常進行。循環一旦停止,生命活動就不能正常進行,最后將導致機體的死亡[4]。
心率(HR)是每分鐘心臟搏動的次數,是評價心臟功能的一項重要指標。個體間心率差異除了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外,主要是與個體的體能水平和訓練水平有關[5]。運動對心臟功能造成的影響可以通過心率的變化來進行判斷,因此,正常人經過運動后心率的變化可以體現出來這個人心肌功能的好壞[6]。通過為期一學年的教學實驗,受試者在兩次實驗前后參與 3 分鐘臺階實驗測試,根據實驗對象運動后3分鐘的心率次數予以評分。測定脈搏的時間段有3次,在運動后1分鐘至1分30秒、2分鐘至2分30秒、3分鐘至3分30秒(評定指數=9000/3次測定脈搏數之和)。
表9的數據統計結果顯示,通過藝術體操教學實驗,無論是心率還是評定指數都可以明顯的看出實驗前后受試者運動后即刻心率有所下降,構成統計學意義的顯著性變化(P<0.05)。差別最大的在第一段的平均心率降低5.63次,第二段平均心率降低5.49次,第三段平均心率降低5.18次,最終評定指數差值上升了4.21分。然而導致第三次心率升高、評分較低的影響因素在于,寒假春節期間,受試者終止訓練以及不合理的飲食、作息,體重增加,身體運動能力、身體素質下降。
綜上所述,經過藝術體操教學實驗后,受試者的心率出現下降趨勢,可以明顯的看出實驗前后受試者在運動后心率下降幅度較大,實驗前后受試者在運動后即刻心率變化差異具有顯著性降低(P<0.05)。因此證明,藝術體操項目對降低心率,提高心血管系統健康有很大幫助;并且根據很多研究顯示,經常參加體育鍛煉或體能較好者心率較慢,適量的參加藝術體操練習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使血管長期保持彈性。
根據表10數據顯示,通過為期一學年的藝術體操教學實驗后,在四次臺階實驗測試中,第一次和第三次測試的差異性分析中,第一段心率形成顯著性降低(0.01
通過查閱文獻資料發現,長年堅持有氧運動能使心率保持在較低水平,即安靜狀態下心率低,說明心臟功能強,潛力大;原因之一就是控制心臟活動能力的中樞神經系統對運動的一種適應性反應;原因之二是心臟容積增大,心臟收縮力加強,使每搏輸出量增多的結果。通過對比可以發現運動員心臟負擔比較小,因為它每分鐘要比正常人少跳 20-30 次,每天可少跳 2-3萬次,這說明心臟工作的效率高且節約能量。心臟每次收縮后有一個較長時間的舒張期,從而使心臟得到充分地休息,有效地防止心臟過度疲勞,形成一種自然防御機制。通過合理的藝術體操訓練,能夠有效降低心率,縮短運動后即刻心率恢復的時間,可以改善女大學生的心肌功能,促進女大學生心臟的生長發育[6]。
2.2.2 肺活量差異性比較
肺活量和每分鐘自主通氣量是反映呼吸機能的重要指標,也是評價人體心肺功能的有效指標[2]。肺活量反應了肺一次通氣的最大能力,即一次呼吸的最大通氣量,在一定意義上反應了機能的潛在能力,是測定肺通氣功能簡單易行的指標。通過訓練,呼吸肌的力量提高,吸氣、呼氣能力加強,肺活量將會增大[6]。
根據表11數據結果反映,通過一年的藝術體操訓練,實驗對象的肺活量功能的變化有著極其顯著性的增強(P<0.001),通過藝術體操教學實驗,四次實驗中,受試者差值最大的數據,平均增長733.48ml。四次肺活量數據測試中,僅第二次實驗肺活量數據有所降低,其它三次測試結果均呈現遞增狀態,第二次數據明顯低于另外三次數據測試結果,這一現象的影響因素是34名實驗對象來自不同的院系、班級,第二次測試前,由于部分同學沒辦法參加預期實驗數據測試時間,只能重新協調場地與工作人員,部分實驗對象跑步趕來,直接進行測試也是影響該項數據均值變化的重要原因。
表12數據反映的結果:在第一次與第四次、第二次與第四次以及第三次與第四次的實驗數據差異性檢驗中,均存在極其顯著性的增強(P<0.001),說明藝術體操訓練過程中講究呼吸和動作的協調配合,因此在運動中通過不斷改變胸腹壓,使呼吸器官的功能得到改善,使呼吸肌發達、胸圍增大、肺和胸廓彈性增加,從而使肺活量加大,增強非體育專業女大學生肺通氣的能力。
在本測試中,女大學生的肺活量得到了明顯改善。肺活量體積的變大,可以充分表現出肺的儲備能力和適應能力等方面有了很大的增強;肺活量的體積變大,說明人體在每次進行呼吸時,吸入人體內的氧氣增多,同時排除體外的二氧化碳也隨之增大。呼吸機能的增強,使人體各個器官對氧氣的需求得到了良好的保障。大腦和其他機能器官也一樣,得到了充足的氧氣,使機體在平時的工作當中減少了疲勞現象的出現,使機體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參加藝術體操運動練習時,身體各個部位都在運動,特別表現在肩、腰、髖、膝、踝等關節,能夠使全身上下各個部位的靈活性得到提高。在藝術體操成套動作訓練中,呼吸的頻率加快,呼吸的深度增加,使呼吸肌得到鍛煉,呼吸肌的能力增強,呼吸肌變得有力,安靜時呼吸加深、次數減少,提高機體的有氧代謝能力,有益于健身;同時也增強了肺部和胸廊的彈性[6]。
本實驗證明藝術體操訓練使肺活量顯著增大,主要原因在于,藝術體操訓練時呼吸的頻率和呼吸的深度增加,呼吸肌得到鍛煉,呼吸肌變的發達,肺和胸廓的彈性也隨之增強有著密切的關系。經常參加藝術體操訓練,呼吸系統得到比較大的刺激,肺功能隨著呼吸系統的刺激得到很大的鍛煉。所以說藝術體操這項運動可以增強呼吸肌能力,增強肺部代謝能力,增加肺泡利用率,致使肺容量改變,增加肺活量,肺交換效率得到了明顯的提高[6]。
2.2.3 血紅蛋白含量差異性比較
血紅蛋白是高等生物體內負責運載氧的一種蛋白質(縮寫為Hb或HGB)。是使血液呈紅色的蛋白。血紅蛋白由四條鏈組成,兩條α鏈和兩條β鏈,每一條鏈有一個包含一個鐵原子的環狀血紅素。氧氣結合在鐵原子上,被血液運輸。血紅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與氧結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容易與氧分離。血紅蛋白的這一特性,使紅細胞具有運輸氧的功能[7]。
表13的數據反映通過藝術體操的訓練,使女大學生血紅蛋白含量在實驗前后存在著顯著性的差異(P<0.01),從表14可以看出,在第一次和第三次的數據結果,血紅蛋白構成了統計學意義的顯著性提高(0.01
0.05),四次數據測試測量數據均達到成年女性正常血紅蛋白含量115~150g/L之間。
在運動訓練初期,隨著運動強度增強,為了獲得更多的氧氣用于運動過程,故血紅蛋白含量增加,形成極其顯著性差異(P<0.01);
隨著運動訓練進入中后期,實驗對象適應運動強度,血紅蛋白含量隨之回落接近初始值;通過藝術體操訓練,增強受試者運輸氧的能力,提高有氧耐力,維持她們更好的運動能力。
2.2.4 女大學生實驗前后柔韌素質指標的差異性分析
柔韌素質是指人體關節活動幅度的大小以及髓關節的韌帶、肌肉、肌健、皮膚及其他組織的彈性和伸展能力。而柔韌素質的好壞是由關節的骨結構、關節周圍軟組織的體積大小、韌帶、肌健、肌肉以及皮膚的伸展能力所決定的[8]。
表15數據顯示,藝術體操訓練對實驗對象的柔韌能力有著極強的影響力,在訓練過程中壓腿、壓肩、壓胸腰以及后波浪等藝術體操基礎動作都是在鍛煉受試者的柔韌性。其中腿部三面叉的柔韌性、膝關節后屈角度、股后肌群柔韌性以及體前屈均存在極其顯著性的差異(P<0.001);而肩關節的柔韌性也有顯著性差異(0.01
由表16可知,第一階段實驗前后除了肩部柔韌性構成顯著性差距(0.01
0.05);第二階段開始較結束時腿部柔韌性依舊存在極其顯著性差異(P<0.01),更直觀地反映藝術體操訓練對實驗對象柔韌素質指標的作用,同時體前屈也有著顯著性差異(0.01
作為女子特有的體育運動項目,藝術體操與柔韌素質可謂密切相關。練習者在音樂的伴奏下進行或是徒手的或是手持輕器械的舞蹈動作,達到了對肩、胸、腰、跨、腿以及腳面的柔韌性練習,從而提高了女性的身體柔軟素質。柔韌動作是此次教學實驗基本內容之一,柔韌性的提高可以使學生肢體動作更廣度的延伸與變化,有效提高身體各部位的柔軟度,增加動作幅度和藝術表現力[8]。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在身體健康方面受試者身體脂肪、圍度及其他測試指標有所降低,但沒有達到顯著性差異;心血管機能得到顯著性改善;肺活量功能得到顯著性增強,說明受試者機體有氧代謝能力得到提升,肺部和胸廊的彈性增強;血紅蛋白含量發生顯著性變化,提示受試者有氧耐力增強,有更好運動的狀態;柔韌素質顯著性提升,提示受試者身體柔軟度增強,動作幅度和藝術表現力得到提高。
3.2 建議
加強對公共體育課的重視程度,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加入身體素質練習,提高學生身體機能水平,增強體質,培養良好的身體形態。
參考文獻:
[1]李衛東.現代學校藝術體操[M].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
[2]陳 翔.藝術體操隊老年人身體成分和心肺功能的影響[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3(3):27-28.
[3]李世昌.運動解剖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http://baike.baidu.com/link?url=o58FTMSsVM mb7oe76yk6r0VJkIixh0v0Y6cVdsFmduS160Nsf3Jw YACQ-YZ5AFIlVGwrqZkgzSFIjtRN4ETCCyx_ ExYFLUwZgQx_IDu0t6nt3CCAaTs3JLwJMK5XkLzK7L dPU_4kqkTtJkSTy6YtGa
[5]王步標,華 明.運動生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張永茂.跳繩對青少年心肺功能影響的實驗研究[D].成都:成都體育學院,2014.
[7]http://baike.baidu.com/link?url=eWl0lDqIvAI2ER_4-28XbW7eA7t7HKL0cbKHhBBNbSUpnXsFCKB1h9b3FS RhunmpE8hBXCjAicrVrqjO8rQ0u_
[8]彭程彩,董業平.藝術體操對高校女生身體柔韌素質的影響[J].運動,2014(2):61-62.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Impact of Artistic Gymnastics on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Health
Zhang Yanxing Kuang Mingliang(P.E.School of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Urumqi Xinjiang 830054,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better work in artistic gymnastics teaching in ordina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Xinjiang, the paper uses the teaching experiment method to chose a random samples of 34 female students in Grade 2015 of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who are non- professional sports public sports option class college students for a year of artistic gymnastics teaching experiment, training of artistic gymnastics through the experiment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body shape, body function, flexibility quality changes, to do the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artistic gymnastics on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health.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bjects in health body fat, body dimension size and other test indicators have fallen, but did not reac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ardiovascular function improved significantly; lung capacity function is significantly enhanced, the subjects bodys aerobic metabolism ability get promoted, the lungs and the chest gallery of elasticity increased; significant changes in hemoglobin content, prompt subjects increase aerobic endurance, have better movement state; flexible quality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suggesting the subjects enhanced softness, body movements and artistic expression.
Keywords:female college students Artistic gymnastics body 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