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的故事:
很久以前,鳳凰是森林里極其普通的鳥,毫不起眼。它的變化是這樣開始的——
鳳凰看見在開屏的孔雀,贊嘆道:“真美啊!”麻雀不屑地說:“那是個高傲的家伙,你沒必要恭維它!”“不,我欣賞孔雀的美麗和高貴。”鳳凰說完,虛心向孔雀討教打扮自己和培養氣質的方法。
鳳凰看到正在向其他鳥兒傳遞喜訊的喜鵲,贊嘆道:“喜鵲的心地真好!”白天鵝不屑地說:“那是個長相丑陋的家伙,你沒必要恭維它!”“不,我很欣賞喜鵲善良樂觀的性格和助人為樂的品質。”說完,鳳凰又開始虛心地向喜鵲討教與他人融洽相處的方法。
就這樣,當其他鳥兒埋怨夜鶯只在晚上出來,性格太孤僻,鳳凰卻欣賞它獨特美妙的歌聲;當其他鳥兒看不慣百靈鳥口齒伶俐,鳳凰卻贊揚它難得的好口才;當其他鳥兒奚落啄木鳥不懂得休閑享受,鳳凰卻評價它勤奮有責任感。
慢慢地,鳳凰有了漂亮的羽毛、高貴的氣質、博愛的胸懷、美妙的嗓音、過人的口才、良好的承受能力……它越來越受到其他鳥兒的敬重,最終成了廣受擁戴的鳥中之王!(林玉椿)
故事的哲理:
從心理學角度看,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才是世界的中心,所以將本來一盤散沙的組織凝結成為一個高效成功團隊,需要領導者具有悅納他人的包容力,以及不斷吸收他人長處的學習力。這是一個不斷修煉自我和了解他人的過程,也是一個領導力最終獲得體現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