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穎
【摘要】按照新農村建設的要求,解決農村成人教育存在的問題,轉變思想觀念、強化成人教育法治和信息體系建設、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加強農村成人教育的師資隊伍建設、加大對成人教育的投入以及加強農村成人教育理論研究已是迫在眉睫的當務之急。
【關鍵詞】新農村建設;成人教育;困惑;對策
圍繞“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目標,新農村需要大批有文化、懂科技、會經營、善管理的新型農民。這就對農村成人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所以,有效解決農村成人教育存在的問題,加強農村成人教育,使之成為新型農民,是建設社會義新農村的重要基礎。
一、農村成人教育現狀與問題
1.沒有政策和制度作保證
長期以來,由于以普教為中心的格局和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存在,人們更多關注的是普教和城市成人教育,對農村成人教育的發展重視不夠,無論是教育經費的投入,還是教育資源配置、機構設置、信息服務等,都沒有相應的制度作保證,致使國家規定的許多發展農村成人教育的政策與措施得不到貫徹落實。
2.師資隊伍水平不高
目前,農村成人教育教師嚴重匱乏,而且專業化水平不高。大多數教師都是由普教轉崗或是由剛走出校門的年輕教師組成的,他們對成人教育的工作方法及農業科學知識掌握不足,缺乏實用性教學經驗和成人教育管理經驗,嚴重影響了農村成人教育的質量。
3.成教理論研究滯后
長期以來,我國農村成人教育理論研究和農村成人教育實踐嚴重脫節,在研究內容上,存在忽視我國基本國情和基本農情的現象,因而缺乏具有實踐意義的研究課題和成果,所以也難以實現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
二、應采取的對策
面對當前成教的困惑,筆者認為,必須采取如下幾個方面的對策:
1.強化成人教育法治和信息體系建設
實踐告訴我們,農民學文化、學科技知識并不都是自覺行為,政府除了要大力宣傳、發動和引導外,還需要采取相應的行政干預措施。因此,必須強化政府行為,通過撥款、立法及一定的方針政策進行宏觀調控,建立政府統籌、教育主管、相關部門配合的農村成人教育辦學體制,從制度上保證農村成人教育工作的開展,以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
信息化建設的滯后,使農村無法得到快速、準確的科技與市場信息,農業新技術和市場開發利用也受到嚴重影響。為此,新農村建設必須把農村成人教育信息服務體系建設納入建設范疇,加大投入和推廣力度,加快農村成人教育網絡的普及和應用,建立國際國內城鄉信息溝通的有效服務體系,實現優勢互補和資源共享。
2.改革教學模式
一是農副業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通過開展科技培訓,外出參觀等活動,積極為農戶提供信息、技術服務,促進農業經濟整體的提高。同時著力培育農業結構調整示范戶,開發建設以無公害蔬菜為標準的生態菜場,推動農業產品升級,提高市場競爭力。二是由成教、文化站牽頭,以鄉鎮文體協會為基礎的文化生活教育,包括各協會活動、文體比賽,也包括琴棋書畫、健身美容等培訓活動。三是由成教、婦聯、老齡委牽頭,以家長學校、人口學校、老年學校為基礎的人口素質教育培訓。
3.加大財政投入
教育資金投入不足是影響農村成人教育的重要因素,只有加大資金投入,改善辦學條件,才能使農村成人教育真正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應加大對農村成人教育的投入,在教育資源有限和吸收社會資金困難的情況下,以法規的形式確立一個農村成人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確??h鄉財政對農村成人教育的投入不斷增加。這是當前發展農村成人教育的當務之急。
4.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建立一支結構合理、專兼結合、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培養新型農民,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保證。一要通過改善農村成人教育教師的工作環境和生活條件,穩定農村成人教育的師資隊伍。二是通過挖掘鄉土拔尖人才,如專業戶,種植、養殖大戶,農民企業家等,讓他們成為新技術、新生產方式乃至新生活方式的實踐者和傳播者。三是通過開展遠程教育,解決分散教學的師資問題。四是通過委托高校、科研院所進行師資培訓,切實提高師資隊伍的素質,使其真正承擔起培養新型農民的重任。
5.加快成教理論研究
一要充分調動廣大科研人員和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組建一支既有專家、學者,又有從事農村教育一線的工作者參加的科研隊伍,使他們投入到研究農村成人教育理論和規律的工作中去。二要切實改進科研方法,用現代科學的方法論來指導農村成人教育的研究工作,堅持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相結合,國情和農情相結合。三要加大對農村成人教育研究工作的經費投入。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成人教育的若干意見[Z].北京教職成,2002.
[2]余永德.農村教育論[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