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動漫課題組幾位教師談到,輔導兒童參加主題創作比賽,創作出緊密切合主題的動漫作品,很是為難。由此,我作了“動漫作品主題創作輔導”專項探索:首先,用兒童化語言初步解讀主題,讓小學生發揮想象,自由展開討論;有效激發小學生的發散思維,以具體的生活經歷和生活故事,引導小學生理解抽象的主題;根據主題,挖掘出生活深處的小事,點明所蘊含的正能量;其次是,以兒童心理年齡特征和技能實際水平出發,對動漫作品精雕細琢,充分表達作品思想,發揮主題在創作中的引領作用;最后,以符合兒童心理需求的靈活評價方式,引導兒童明辨是非,促進自身身心發展和思想進步,創作出緊密切合主題的動漫作品。
【關鍵詞】緊密切合主題;創作兒童動漫作品;用發散思維解讀主題
創作密切結合主題的動漫作品,可以促進學生主動使用發散思維解讀主題,訓練學生有目的地表達主題的能力,使小學生初步形成有計劃的創作習慣,促進學生心智發展。本文以清明節為例,引導學生創作出密切結合清明節主題的動漫作品。
一、小學生動漫作品創作中主題解讀策略
(一)初步解讀主題
教師直接初步解讀主題,可以用兒童化語言直接初步簡要解讀。例如:小朋友們,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三大節日之一,我們在清明節祭奠先人,為的是記住自己從哪里來,到哪里去,留住中華文化之根;我們還利用清明節,在網上祭英烈,宏揚革命文化。
(二)問題激發學生發散思維
談話導入,自然過渡到學生討論解讀主題。教師結合主題,預置激發學生發散思維的開放問題。例如:同學們,在清明節活動中,你們做了些什么事?你有哪些關于清明節,想跟大家分享的消息?看到清明節三個字,你想到了些什么?
二、深入解讀,初試創作
根據主題,挖掘出生活深處的小事,集體交流,教師點評,點明所蘊含的正能量,初步嘗試主題作品創作
(一)巧妙引導小學生,圍繞主題,展開討論,交流生活事例
1.清明節活動,讓我們記住歷史,走向未來,發揚傳統文化
有學生在清明節,一家四代五人,開車遠赴涪陵,參加“清明會”祭祖,團族活動,聚餐,觀光;有學生在清明節,到公墓給先人上墳,敬獻了花圈,放了鞭炮;教師適時引導學生理解文明上墳,文明祭祖,不要野外用火;提醒清明時節雨紛飛,交通安全要小心。
2.清明祭英烈,激發我們的拼搏精神,宏揚革命文化
有學生在清明節,參加了學校安排的“網上祭英烈”,上網獻花,表達對革命先烈的敬仰,學習革命先烈有強烈的正義感;為實現理想,克服困難去拼搏的精神……,教師適時點明:學習先烈精神,努力做好自己,是宏揚革命文化的行為。
(二)圍繞主題,初步確定表達主題的動漫故事,完成作品框架
1.學生集體討論,獨立構圖
學生交流感受,選擇印象最深刻的事,以腦海中的畫面,自由創作出作品框架。
2.限時完成構圖
限時完成構圖,有利于學生養成先整體,后局部的創作習慣,減少構圖缺陷,避免創作到中途,發現重大構圖問題,導致重新創作的遺憾。
三、精雕細琢,表達主題
(一)課堂動漫作品造型和構圖的修改和調整教學策略
1.符合兒童心理,充分尊重學生原創思想
學生的思維,以其生活經驗為基礎,以原有的思想為新認識起點,學生自有個性化想法,學生只能在自己的想法基礎上進步,所以我在課堂創作中充分尊重學生原創的思路,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創意是受尊重的,獨特的,從而在創作中培養出寶貴的自信心。
2.給學生建議,而不否定,不越位代替
教師巡視課堂時,需要給學生建議,但是不可以太強勢,尊重學生的選擇和創意是第一,沒有創作出作品時,誰一說不準作品最后的效果是什么,因此,只提醒學生構圖原則,不直接否定學生創意與想法,更不能越位代替,以自己的想法強加于學生,干擾學生的創作。
3.師生共同利用互聯網資源,啟發思路,獲得創作靈感
學生在教師引導下,提煉關鍵詞,查詢相關作品,獲得啟發,創作作品。在此教師要盡量監督學生使用互聯網,關注其瀏覽的內容與主題相關性,不能讓學生自由上網,特別注意:第一,要防學生東看看,西看看,失去目標,迷失在互聯網信息海洋中,“亂花漸欲迷人眼,不知春夏與秋冬”,浪費時間;第二,防止抄襲互聯網作品;提醒學生,創意和表達方式可以借用,但作品必須自己創作。
(二)對動漫作品細節和色彩的精雕細琢的教學策略
1.兒童動漫作品,整體感是重點,構圖要豐滿
兒童動漫作品,思想單一,技法稚拙,整體構圖就特別重要,有了豐滿的構圖,才談得上細節的修改,至于勾線,描邊,上色,教師稍點撥,小學生都是形象思維大師,自然能完成。
2.兒童動漫作品,以兒童色彩,呈現兒童畫美感
兒童畫濃墨重彩,色彩對比強烈,反映了兒童思維單一化特點,只要創作上色時,強調色彩感情,兒童就能搭配出符合主題的色彩。
四、靈活評價,促進創作
(一)以兒童心理年齡特征為重要參考權重,鼓勵性評價為主
1.限于學生思想認識水平不高和生活經驗不足,對與主題切合程度不高的作品,要用兒童標準去衡量,詢問他們的創意和想法,鼓勵和引導他們盡量靠近主題,
2.兒童動漫作品創作,童趣最可貴,作品反映真誠純凈的童心;評價時要鼓勵學生的優點和進步為主,提出建議,不要必強勢,讓孩子自己自由選擇,思考教師建議,形成獨立思考的思維習慣,有利于創作出個性作品。
(二)點評時,幫助學生挖掘兒童作品的思想意義,讓學生在作品欣賞和表達上獲得文化熏陶
1.尊重兒童原生創意和思想,豐富動漫作品思想意義
以“讓人感覺到......”,“給人以.......的聯想”,開闊兒童的創作思路;豐富動漫作品的思想。
2.緊密切合主題,評價學生作品,主動建立作品與主題聯系
動漫作品的思想性和藝術性要緊密結合,作品的情緒要符合主題思想,有和諧美感。堅持正確思想為導向,開展創作的觀念,要從小建立。
3.客觀評價離主題較遠的作品
限于兒童心理水平,總有些作品離題較遠:有學生對主題不感興趣導致;有學生對主題認知太少,完全沒有與主題相關的生活經驗,心中無主題,無法創作導致;有創作過程中,創意改變,跑了題,在此不一一列舉。評價時,體會學生思路,鼓勵他們盡力理解主題,繼續創作。
綜上所述,提供數量夠多,緊扣主題素材,設置好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啟發性問題,激發小學生發散思維,觸動小學生的內心創作欲望,輔導小學生創造出緊密切合主題的動漫作品,并不是難事。
參考文獻:
[1]楊世春.《校本課程微觀評價實踐初探——以小學動漫創客校本課程評價為例.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年 第07月 05卷 00242-0024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