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麗源
摘 要:本文著力于描述供應鏈管理的基本形態,初步對于供應鏈管理進行分析了解之后,進而轉向研究我國企業物資中存在的供應鏈相關問題,企業發展下,優勢逐步凸顯,在市場上獲得了一定的競爭力。為了企業的日益壯大,在積極結合企業和供應鏈特點的同時,不斷針對企業的發展模式提出完善的建議對策并積極實施就顯得尤為重要了。為了企業更好地發展和完善,進行改革和創新是重中之重。
關鍵詞:企業;供應鏈管理;問題與影響;實施措施
一、企業供應鏈管理內涵
在供應鏈管理的發展勢頭下,引發了世界對其的廣泛關注。物料流動和資金信息流動貫穿整個供應鏈的運作發展。總的來說,供應鏈管理的流程如下:采購-供應-再流向需求客戶端(即客戶)物流。而另一方面,又可以將其歸結為置于供應鏈管理中優化、協調、統一三方面相互運作的有計劃整體系統的活動。在這樣一個過程中,重中之重還是保證最大程度滿足客戶端即客戶的需求,在規定的時間內,在保證貨物質量和數量的雙重要求的前提下還要想盡辦法將成本在一定范圍內降至最低,以提供一流的服務。
二、行業供應鏈的特點
供應鏈管理即信息流,其含義是指在結合統一物流和資金的同時對于交易的主體進行一系列組織,協調,管理的一體化過程,貫穿整個供應鏈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在保證質量和數量雙重達標的同時,縮減建議的成本,最終抵達供應鏈需求端(客戶)的需求。而在企業供應鏈管理中鏈接復雜,主要部分包括需求鏈、采購鏈、供給鏈、運輸鏈、倉儲鏈等,在這樣一個鏈長節的狀況下,加劇了管理的難度和復雜性。
三、行業改革對于供應鏈管理產生的影響
1.垂直一體化壟斷
行業改革的形勢下,打破壟斷機制成為了尤為突出的核心部分,很多公司在這期間都遭受了不可抵御的壟斷待遇。壟斷機制下,供應鏈各個環節的分解應運而生,無可厚非引來了許多的參與者和競爭者,強大的競爭壓力驅使下,產品的價格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調解。壟斷打破后,利潤的合理分配逐步提上日程,整個行業的運行利潤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供應門檻的降低引來了很多的參與者,從而打破了壟斷機制局面,這種情況下,供應業務環節趨于競價。
2.物資管理的影響
關于企業的零庫存管理,現大都延行偽庫存模式,采用零庫存模式,其根本目的是為了運輸效率的有效提升并且降低庫存。在采用零庫存模式的過程中,企業擁有管理和決策權,而庫存的所有權則歸于供應商,由供應商應要求將物資原料送至指定的目的地,而這其中包含的資金流向則按照實際的消耗成本進行計算。在這種模式下,可以很好得進行物資供應的工作,費用方面,運營維持和財務費用歸供應商持有,而消耗后計入財務費用的則由企業自行承擔,在這一系列的程序下很好得實現零庫存的目的。
四、企業供應鏈管理下存在的問題
1.物流專業人才匱乏
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始終秉持國有企業壟斷,以計劃經濟為前提把社會經濟效益放在最為首要的位置而并未對于供應鏈管理給予多方面的重視。很多企業仍然基于傳統的物流管理模式,由于供應鏈管理起步過晚,對于該方面的運用還顯得較為貧瘠。由于供應鏈管理方面意識的不夠強大,從業人員的知識水平至綜合素質都還未達到整個行業的相關水平,無法從根本上將物流管理融會貫通到整個行業。因而,綜合專業人才的匱乏、供應鏈管理的權責不清以及戰略目標的模糊,導致了企業諸多弊端,例如員工關系松散、員工效率低下等,成為了影響一個企業競爭力的主要因素。
2.信息化程度低
物資和產品流動是行業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更重要的當屬信息的流動和傳遞。21世紀,信息是推動整個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任何有關信息的開發和利用都離不開信息。然而,整個企業發展來說,供應鏈管理還沒有完全將設置物流管理部門提上日程,對于企業內部的硬件設備以及專業人員的培訓也不夠密切關注。鑒于企業信息系統的不夠完善、庫存信息的不夠清晰以及企業使用手工記賬方式進行信息記錄等,完全不利于庫存信息的匯總分析以及采購決策。另外,企業還沒有致力于網絡信息平臺的建立,企業之間的信息都是呈現的孤立狀態,“信息孤島”的存在導致了無法在管理經驗方面產生重大突破的現實。
3.環境污染嚴重
有些企業的運作離不開發電無可厚非。發電即把原始能源轉化為電能。目前,我國主要以火力發電為主,包括燃煤、天燃氣等方式,其比例大約占總發電量的70%,輔以水力、風力、太陽能發電等多種形式。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對于環境的污染是巨大的,伴隨著發電會產生很多的粉塵、氮氧化物、重金屬等,這對于環境的破環是不容小覷的。除此之外,由于物流的不完善以及生產和物流在組織上的分散,各種物流方式間的聯系不夠緊密,導致了重復建設和運輸的嚴重現象,在更大程度上加大了對于環境的污染。尾氣中存在著細小的粉塵吸附硫化物和氮氧化物以及重金屬,這些會造成PM2.5含量的上升,并且導致空氣中粉塵致病,增加了煤炭在運輸過程中的物流成本,不僅對企業自身有弊無利,也對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產生了極其不利的影響。
五、供應鏈管理下企業相關的對策與有效措施
1.加速物流專業人才培養
企業管理中,人才對供應鏈管理中產生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由于企業意識上的缺乏,既有嫻熟的管理知識又掌握熟練的操作性人才著實稀缺。在這樣的形勢下,組織員工培訓,結合理論與實踐,形成一支全面掌握生產、管理和計算機等相關知識、具備靈活操作能力的人才隊伍,以滿足企業對供應鏈管理人才的需求,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在這樣一種整改模式下,還可以緊密員工之間的關系,可以更加明確自身在供應鏈管理方面的工作范圍,對于企業供應鏈管理方面的完善是非常有幫助的。
2.加快信息化平臺的建設
信息的快速發展對于企業的建設和發展也產生著重大的影響,企業應該順應潮流,積極掌握和利用信息,充分利用現有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企業的信息化總體建設方案如下:(1)要對于企業計劃中的預算進行調控,合理地對設備以及材料的采購和儲存實施管理,加大合同執行力度的同時,最大程度降低財務成本。(2)加強對于工程管理和安全管理的監控,實現動態實時查詢,進一步保證生產過程的平穩運行,將不可預性引發的事故降到最低。(3)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應該一改傳統的信息記錄模式,將供應鏈管理的思想運用到企業的整個發展歷程中,以創新為目標,在硬件配置的基礎上開發新的軟件,更好地完善信息化體系,從而達到提高企業供應鏈管理的信息化建設水平的最終目的。
3.全面應用綠色供應鏈,控制環境污染
隨著企業的日益發展,某類企業運用電力發電產能,在這種模式下,企業產能的速度也明顯提升,伴隨著產能的增加,污染程度也日益驅顯,面對這樣的安全隱患問題,可以通過更改傳統能源方式來解決,更多得發展綠色供應鏈方式。(1)煤炭的燃燒會產生極高污染,在這樣的情況下,企業無疑應該致力于清潔能源的開發和利用,同時加快對于潔凈煤生產技術的推廣,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煤炭的生產和使用,降低煤炭燃燒對于環境產生的不利影響。(2)利用聯合運輸的方式,降低能源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能源消耗。一改以往我國企業采用“二高一低”的傳統物流運營方式,即“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率”。而建議企業的物流采用聯合運輸又或者多種交通工具聯合使用的方法,不僅能夠在避免重復運輸、重復裝卸搬運的同時避免二次倒運,從而減少物流成本,而且還可以對于環境污染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
六、結束語
隨著市場的不斷改革,如何在日后的經濟發展中獲得優勢,是當下企業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國企業的供應鏈管理已然在市場上有了一定的影響力,可要想不斷升級發展、爭立不敗之地,就需要改革傳統的保守思想,以市場要求為重點,大力加強供應鏈管理意識的同時、提高對于員工素質的管理以適應供應鏈管理的發展需求,從而更好得達到需求端(客戶)標準,更好的保障我國的企業供應鏈管理在市場上的穩定地位。
參考文獻:
[1]趙柱文.基于企業物資供應的供應鏈管理整合[J].物流技術,2009,02:125-126+139.
[2]楊海賢,李新威.企業應提升供應鏈管理戰略[J].開放導報,2005,03:130-131.
[3]楊海賢,李新威.企業提升供應鏈管理戰略[J].廣西電業,2005,03:43-45.
[4]刁文棟,魏安華.企業的供應鏈管理研究[J].沈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4:484-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