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明
【摘要】作為建筑信息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智能化綜合布線的設計影響著建筑 的通信水平。因此,如何提高智能化布線的質量是建筑企業的工作心。建筑智能化布線過程具有一定的復雜性,施工過程中架橋、管線的安裝都存在一定問題。針劉這些問題文章提出了合理的智能化綜合布線施工方案。
【關鍵詞】建筑;智能化;綜合布線設計;施工
隨著科技的不斷更新,建筑智能化己基本覆蓋我國城鄉新建建筑,許多老舊建筑也在原有基礎上新增智能化功能。建筑智能化系統內容龐雜,涉及面廣。而智能化布線系統的設計與施工是整體智能化工程的基礎,對工程的功能性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因此設計時應認真審慎,做充分地調查研究,收集相關資料(包括建筑物的一些圖紙資料、裝修的圖紙資料以及其它工程的資料,還有布線方面的資料等等),并應該充分考慮到經濟條件、應用需求、施工進度要求等各個方面。具體到施工時,則應嚴格按照要求和相關規范,確保工程質量的完美。
1.建筑智能化綜合布線設計施工中存在的問題
1.1 橋架安裝
架橋安裝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為:(1)安裝前未進行相關圖紙審核,使施工圖紙在尺寸上、高度上存在一定的錯誤,影響正常安裝。這些嚴重錯誤會造成工程返工或者影響日后建筑施工的質量:(2)忽略橋架或線槽截而利用率的控制,導致最大線纜點用率大于50%。使橋架安裝不符合相關規定,強度不足影響施工質量:(3)未進行必要的電氣聯通或者接地處理,使橋架安裝線路存在漏電風險。
1.2 線纜敷設、測試
線纜敷設過程存在的問題體現為:(1)未在纜線放置處放置標簽,尤其是起始位置和終點位置。或者標簽時間過長導致褪色而未進行及時更換。無法對線纜敷設進行及時測試:(2)未在纜線放置處留有兀余。對于建筑智能化綜合布線的線纜敷設,應對其進行兀余預留,并且要求長度不低于3cm,而工作區兀余長度約0.3-0.6m:光纜預留長度為6一10m之間。并且要針對施工現狀對具有特殊預留要求的線路進行合理的長度預留,使其符合設計:(3)智能化綜合布線設計線纜敷設完成后,要對其進行必要的檢查,其中包括雙絞線布線線路、建筑光纜通道設計等。以確保其符合質量要求和基本設計要求,提高其性能。但目前這一問題尚未得到徹底解決,這與設計人員的技術和施工監管力度不足具有一定關系。
1.3 管線預埋部分
管線預埋部分同樣需要注意一些問題,其中包括:(1)預埋之前要進行施工圖確認,在此基礎上制定合理的預埋計劃;(2)對于暗管敷設,可采用材質偏硬的PVC管或金屬線管,但要確保其符合設計要求。使用彎管器進行彎管保護,并且暗管的彎曲半徑應超過管徑的6倍。直線保護管的占空比不得高于40%,多個彎道設計時則應適當降低占空比;(3)當金屬或預埋管線的保護裝置需要穿過變形縫時,需按照要求設置補償裝置,并且對線纜保護管的管口進行封閉,防止由于堵塞影響線纜的質量;(4)起始端和終端暗盒預埋過程中,要確保其高度同其他設施保持一致,從而增加其美觀性,防止其出現質量問題。
2.設計分析
1.1 設計工作區子系統
將插座的軟線連接到終端設備一同構成獷工作區子系統,擴展軟線、適配器和裝配軟線等為其中的主要構成部分。而且在I/O與終端裝置之間可以搭橋。在設計工作區子系統時,應該在工作區基木用途的基礎上,將信息點的類型與數據合理的設計出來。按照所應用的設備型號,對適配件進行合理的選擇。因為很多大開間,還不能將最終的用途確定出來,所以,也可以對集合點配線的做法進行應用,等到一次裝修或者確定功能后,用戶通過集合點向一定的應用終端處引線纜。在設計過程中,從電力系統或者弱電系統出發,對設備的供電情況進行分析,然而,需要對信息插座和電源插的距離進行考慮,盡可能避免綜合布線銅纜和電源線平行走線。電源插座和信息插座在安裝高度和外觀需要盡量保持相同。
2.2 配線子系統設計
配線子系統主要是指樓層配線架設計,其主要作用在于通過交換設備將水平子系統與}幾線子系統進行連接。其配線設備主要安裝于機柜內,因此,機柜應為預留數據交換設備提供安裝空間。針對管理要求較高的系統,應配置電子配線架以提高管理水平。提供符合弱電間設計的環境,確保弱電間配線子于交換設備的正常運行。
2.3 設計水平子系統
水平子系統將十線子系統線路向著用戶的工作區內延伸,但足,在一個樓層內停留著水平布線的子系統。需要向著信息插座上連接水平子系統的一端。向著區域布線中間點、十線接線間、設備機房的配線架上連接另一端。并且,按照GB50311的規定對水平信道進行綜合布線。按照一定的應用場合,線纜應該將一定的防火阻燃級別選擇出來,確保工作人員在安全的環境下工作中。
2.3 垂直干線子系統設計
垂直干線子系統主要作用是為線路提供干線路山裝置,從而構建完整的語言裝置。主要采用大對數且垂直的銅纜或光纜組成。其中,將其一個終端與設備主架線相連,另一端則連接于各個樓層的配線間的分配線架。垂直干線光纖信息網要依據水平信息點而定,并且要具有一定的預留,做好防火處理。
2.4 布線施工的其他要求
(1)強電與弱電分開布線,走各自的管路;
(2)強電與弱電管路在水平方向同向走線時須保持10cm~30cm的距離;
(3)強電與弱電管路垂直交叉時,各自套管,以避免強電對弱電的干擾;
(4)各種線的兩端均作標記;
(5)網絡線、信號線、視頻線中間不允許有端接點;
(6)電源線原則上中間不允許有接續點,萬一出現時必須加過線盒;
(7)網絡線、信號線、數據線、電源線等在各自的槽管中要平直,不能出現扭曲、打結的現象;
(8)軟管與硬管連接時,軟管、硬管進槽時要牢固、可靠各種線纜布敷后,均按布線標準的要求,對其性能進行測試并符合規定的技術指標。
3.總結
現代建筑設計中,綜合智能化布線系統的設計已經成為主流。這一設計提高了樓宇的通訊質量,促進了現代建筑的發展。但是,智能化布線系統在設計和施工過程中均存在一定的問題,這些問題導致布線系統的質量無法提高。要解決這一問題,制定相關設計和施工規定,并要求企業人員按照相關規定進行實施十分重要。另外,在綜合布線過程中,要對圖紙進行檢查,并且提高設計人員的技術水平。從而高質量的完成建筑綜合智能化布線系統設計,促進我國現代建筑通訊系統的完善。
參考文獻:
[1]李華.淺議建筑智能化綜合布線設計與施工[j].(04).
[2]陳燕.探討建筑智能化綜合布線系統的設計思路2014(10 ).通訊世界,2014[j].科技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