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洪衛
摘 要:經濟管理是國家和企業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利用現代化的理念和手段合理控制經濟發展,使經濟生活更加正規、有序,從管理層面上看,可以分為宏觀管理和微觀管理,就目前和長遠的經濟發展特點來看,經濟管理發展將呈現人性化、自動化、政策市場結合導向化、產業鏈運作四大特點,探討經濟管理現代化的內容以及經濟管理發展的新趨勢,有利于未來相關工作的開展。
關鍵詞:經濟管理;現代化;經濟管理發展;新趨勢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的方式、內容以及經濟體制均出現了很大的變化,在這種情況下,相關的管理也做出了對應的調整,宏觀上講,原本單純的計劃經濟融入了更多的市場化內容,激活了商業環境;微觀上看,各行業、領域的企業數目迅速增加,而且相當一部分企業也在以現代手段管理企業,追求更大的經濟效益,市場和計劃相結合的導向方式、人性化管理、自動化管理以及產業鏈運作將是未來經濟管理發展的主要趨勢。
一、經濟管理現代化的內容
1.經濟管理現代化的管理對象
就我國而言,經濟管理現代化管理對象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國企,一種是民企,外資企業的經營方式與民企基本相同,因此歸入民企的范疇集中探討。
國企是我國最重要的企業形式之一,其主要功能是把控國民經濟的命脈行業,在國民經濟中處于領導、引導者的位置上,也因此是經濟管理現代化的核心對象,國有獨資企業、國有控股企業以及國資委直屬企業和地方國有企業等均在管理現代化的范圍之內。
民企的經濟管理現代化,除去勞動合同、賠償等硬性規定之外,部分內容無法以政策強行要求,但鑒于我國經濟當前轉型、未來發展的需求,民企的管理現代化也是時代的要求和企業本身發展的需要,對大部分的外資企業同樣如此。
2.經濟管理現代化的管理方式
經濟管理現代化的核心是使管理能夠符合時代的特色、要求,就目前的發展而言,人性化、自動化將是兩個重要的方式。
所謂人性化是指針對現代企業人員流動性大、工作壓力大等因素,使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以員工為核心,更多的考慮員工需求,以此提升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和工作效率。
自動化是指以智能的工具進行管理,包含宏觀和圍觀兩個方面,宏觀例如大數據分析的智能化,微觀例如細節管理的自動化,我國經濟部門對各行業的增長速率進行計算時,即應用了智能化大數據技術,企業考勤設備等則是微觀方面自動化的體現。
3.經濟管理現代化的管理內容
經濟管理現代化的管理內容主要包括思想和組織兩個方面,思想層面作為工作的指導,組織則可以確保實行。
通常而言,我國經濟方面的思想建設集中于國企等國家層面的經濟相關對象,民企由于數量、管理等方面的難度難以進行思想建設工作,這種情況還會繼續存在,鑒于我國國企在國民經濟中的導向性作用,也無需使思想建設工作深入到所有民企中。
組織方面,現代化的經濟管理不能完全繼續沿用現有的組織模式,應在保留現有主體結構的情況下進行必要的改進,并使其能夠作為管理活動的有效載體,推動具體內容的實施。
4.經濟管理現代化的管理層面
經濟管理現代化的管理層面包括宏觀管理和微觀管理,這是使具體工作能夠有效進行的保證之一。
宏觀方面主要是指國家政策,比如產業結構調整,這種級別的經濟工作靠市場導向和企業自我調整很難實現,也需要很長的時間,以國家政策進行則方便、快速得多。
微觀方面是指各國企、民企等按照國家政策的內容以及市場的具體變化,進行相關管理工作,這些工作的特點是以企業具體情況為依據,而且通常只會影響企業本身。
二、經濟管理現代化的意義
1.更好地規劃經濟
經濟管理現代化的重要意義之一是更好的對經濟進行規劃,由于我國采取的是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相結合的體制,經濟的發展需要國家的引導和調控。
比如大數據的計算工作,相關部門可以迅速的了解目標行業的發展現狀,并針對性調整下一階段的工作重點,在傳統模式下,數據的收集和匯總、分析等會困難許多,相關保存工作也更難。
2.更好地利用市場的導向性作用
經濟管理工作無論從內容、方式還是層面、對象上看,都需要來自市場的導向性作用,管理工作的現代化則有利于對市場導向性作用的進一步利用。
比如思想相關工作,在我國引入市場經濟體制前,該項工作在國有企業中非常重要,企業工作需在思想指導下進行,但由于市場建設不完善,思想工作的依據不足,效果也無法達到最佳,現在條件下,國企商業化建設漸趨完善,也給思想工作提供了更多依據,使其能夠更好的發揮指導作用。
3.推進現代化建設的速度
現代化建設的主要內容之一是經濟方面的現代化,這對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去,應用現代化的經濟管理手段,有助于現代化建設的推進。
由于經濟現代化管理的內容、方式等包含多項內容,這種推進作用也是多方面的,比如最基本的企業效益方面,傳統的工業生產各環節均需要人員進行管理,且可能存在管理不到位等問題,現代情況下,以自動化的設備等進行管理作業,不止避免了人員方面的不利影響,管理效率也大幅提升,這對于現代化建設的積極影響十分明顯。
三、經濟管理發展的新趨勢
1.市場和計劃相結合的導向方式
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相結合,是現階段經濟管理的重要內容和基本依據,在未來的經濟管理中,也依然是重要的發展趨勢。
我國傳統計劃經濟的主要優勢是合理把控經濟發展的方向,抑制存在問題的過快過熱,引導不合理的過冷過慢,一些勞動密集型產業、污染過大的產業,需在經濟轉型的過程中被漸漸淘汰,比如設備老舊的火電廠、化工廠,已經無法適應現代發展,就應予以淘汰,該方式的劣勢在于與市場結合度不高,二者相結合則能夠發揮最佳的管理效果,比如我國對股市的調整控制,避免了市場模式下金融過熱造成的通貨膨脹等問題。
2.人性化管理
人性化管理是管理的重要趨勢,包括宏觀和微觀等方面,在未來的經濟管理中,也會繼續得到重視。
就宏觀而言,包括勞資雙方的合同、賠償等問題會被進一步完善,緩解目前我國就業市場上資方占絕對主動的情況,微觀方面,人性化管理主要體現在企業的日常管理運作中,比如對于目前部分企業存在的末尾淘汰制,首先要調查末尾情況出現的原因,再結合市場現狀和人員能力水平,確定原因、影響因素,將不合理的管理從經濟活動中去除。
3.自動化管理
自動化技術、設備是隨著計算機、互聯網發展而出現的新興技術、設備,在管理中應用的良好效果已經初露端倪,這是其未來廣闊應用前景的基礎。
宏觀上看,自動化技術對于經濟工作的積極影響包括各行業發展變化數據的采集等,相關部門可以據此針對性的部署工作,使對象行業得到更好的管理,微觀方面,企業本身的工作也離不開自動化技術,廣泛應用與企業中的自動化設備,比如氣動機械手、自動化鍋爐等在工作中地位重要,企業管理系統、軟件等也有很多的自動化內容、模塊,這些在未來的經濟管理中還會得到進一步應用。
4.產業鏈運作
產業鏈運作是市場經濟、計劃經濟都非常重視的經濟發展模式,經濟管理現代化同樣會涉及到產業鏈的管理。
所為產業鏈是指一個產業通常連接著各個企業、金融機構、消費市場、原料市場,這是由于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政策、企業不可能是單獨存在的,相互關聯是產業鏈存在的基本條件。就管理而言,工作任務的中心是完善產業鏈,比如鋼鐵企業的產業鏈,從原料、資金到生產銷售,需以必要的管理使其呈現更高程度的正規化、完善化,企業和整個產業、環境均可以因此而處于良性的發展環境中。
四、總結
傳統的管理方式無法充分適應現代管理需求,尤其是經濟管理方面,現代社會的發展日新月異,而其主要推動力則是對經濟利益的追求,經濟利益的實現離不開企業,也離不開政府層面的引導管理,對經濟生活進行現代化管理有利于社會整體發展,管理內容涵蓋思想、組織等各方面,未來趨勢則包括市場和計劃相結合的導向以及產業鏈運作等,探討、了解相關內容有利于未來經濟管理工作的開展。
參考文獻:
[1]李繼玲.試論經濟管理現代化和經濟管理發展的新趨勢[J].商場現代化,2017,03:110-111.
[2]周詩涵.試論經濟管理現代化和經濟管理發展新趨勢[J].中外企業家,2017,01:66-67.
[3]邊燦才.論經濟管理現代化與經濟管理發展的新趨勢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4,1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