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俊?王玉鳳?李高芬
摘 要: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其在財務審計方面存在的各種問題也愈加凸顯出來,比如部門獨立性的欠缺、審計方式落后、審計人員的素質問題,都將導致財務審計風險的存在。本文對企業財務審計風險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并對控制財務審計風險的策略進行探討,以確保審計環境的良好創造,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關鍵詞:企業;財務審計;風險
在企業的財務審計風險中,失察風險是最為嚴重的,比如某些企業通過造假財務信息提高公司業績,其會對正常的審計造成干擾。同時,很多單位采取的審計方法是抽樣判斷,很容易在實際中存在誤差,加上各種人為主觀因素,都會增加審計風險的存在。
一、企業財務審計風險產生的主要原因
1.企業經濟活動的變化
目前,我國經濟的發展速度極快,多元化的發展方向是審計單位必須面臨的,審計工作也將面臨更大的困難和挑戰。特別是隨著我國對供電質量的不斷提高,企業的發展也在逐漸發生改變,逐漸增加了很多復雜的企業經濟活動,以實現多元化的發展,比如內外經濟環境、經營預算執行、電網建設投資等情況的分析等。同時,很多企業為了不斷擴大規模,實行了總電廠與分廠共同發展的局面,這種情況下產生的生產經營活動會更為繁瑣,加上一些母子公司、股份公司等新形態的崛起,都讓整個審計工作面臨很大的難度。總之,增加經營活動勢必會導致審計工作的復雜性,并會逐漸增加工作量,無法保證信息的有效性和真實性,提高了審計風險的幾率。
2.財務審計拓展工作業務的增多
企業的主要特點是分散的基層網點,加上其數量較多且涉及復雜,而每個項目之間的內在關聯都會加大財務審計工作的深度和范圍。同時,財務審計的業務范圍也因為經濟的發展而不斷擴大范圍,除了審計一些日常的收入、支出等經濟活動外,還在逐漸延伸到其它相關項目中,比如合同管理、招投標和安全控制等,并需要加大與相關業務部門的溝通與協調,審計風險也會因此而產生。
3.財務審計方式缺乏合理化
分析企業財務審計風險的產生原因,缺乏合理化的財務審計方式,以及高水平審計能力是關鍵。總體來說,財務審計方式的落后可以從幾個方面體現出來,比如審計工作中最常用的統計抽樣技術,其總是無法和實際情況吻合。同時,財務審計出現數據缺失和模糊,或者信息錄入不準確等也較為普遍。現階段,很多企業財務審計人員的專業水準相對較低,加上缺乏責任感、道德感和風險意識,導致整個財務審計水平較為薄弱,繼而加大了審計風險的存在。
二、控制企業財務審計風險的方法
1.應用大數據提高審計能力
大數據已經在各行各業廣泛應用,企業也應當對大數據的優勢、應用原理有清楚的掌握,以提高財務審計的能力,降低審計風險。現階段,很多電網公司都采用了網絡化、現代化的管理方式,將大數據應用到了各個供電環節中。比如某供電公司審計部門早在2013年初,其已經針對供電企業內部審計在大數據時代下的變革進行了研究活動,主要圍繞應用大數據對財務審計的影響,以及應對策略進行分析,并具體研究了數據的處理、分析和駕馭幾個方面的內容,其都在后期的審計工作中有效起到指導作用。
大數據的具體應用中,其主要可以包括幾個方面的內容,其能有效清除數據中無關和重復的信息,將信息的數量盡量縮小,直接提供最有效、直接的數據,提高審計工作的效率。比如某電力企業,其通過大數據和現代化信息設備的結合,能夠很快總結近幾年來企業存在的資產問題,企業的資產結構一般都會處于平穩狀態,并出現逐漸上升的趨勢。比如該供電企業資產中比重最大的是非流動資產,在近幾年均保持在70%以上,其中最明顯的是固定資產。其中,2015到2016年非流動資產中的固定資產比例占到63%左右,其主要也是由于在該階段所開展工程較多,出現大幅度的工程總額增長,相比較與之前增長了732%和752%。在分析該電力企業負債方面時,其呈現出來的數據也更為清晰、準確。其中,2014年負債總額為2543.620萬元,比2013年增加了197.520萬元。2015年負債總額相比于2014年又增加了19.79,其原因主要是企業投資深度的不斷加大所致,并在該階段增加了很多新的項目活動,繼而增加了企業的負債。總之,財務審計工作除了要確保工作效率,準確性和真實性也是最基本的條件,以降低財務審計存在的風險。
2.審計抽樣方法的轉變
隨機抽樣法最大的弊端是重大錯誤產生的可能性,特別是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各種數據量也在與日俱增,通過這種傳統方法無法確定財務信息的真實性,更不能有效找出公司內部出現的技術性問題,以及不良的舞弊行為,難以有效評價和指導供電企業的內部經營管理。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供電企業已經往三個方向發展審計抽樣工作,第一是系統化;第二是模塊化;第三是智能化。為了確保及時更新抽樣模型,需要及時對審計、統計和相關計算等進行結合,并在知識庫中積累抽樣經驗,促進審計抽樣系統的智能化發展。特別是在大數據的應用下,供電內部審計能夠快速從海量數據中找到可靠的信息,并能在應用過程中發現審計工作的特征和規律。
3.提高財務審計人才隊伍
基于企業財務審計工作的復雜性,對財務人員的要求也相對較高,除了專業與技術以外,還必須具備綜合運用能力,以及較高的責任感和職業道德,并能不斷督促自己對各種新知識技能加以學習。所以,供電企業可以通過針對性的教育培養活動提高審計工作人員的技術能力,并對審計風險加以防控。同時,在財務內部建立相關的職業評價活動。比如某供電企業為了強化財務審計人才隊伍,在2015年初開始制定了考評制度,對審計人員的工作能力、職業道德、責任心等進行綜合評估,通過半年的考評選出了其中工作表現最佳的兩名審計人員,并將其納入年終優秀員工中,除了給予相應的資金獎勵外,還作為重點管理對象進行培養。另外,加強了審計人員職業風險防范和相關機制,并逐漸摒棄了傳統的手工審計方法,通過培訓活動提高審計人員計算機輔助審計能力,這對提高財務審計規范標準具有很大作用,并能降低審計人員的工作量,避免審計中存在的人為風險。除此以外,需要對財務審計實施有效的質量控制,確保事前計劃的有效開展,對相關數據進行充分分析,并確保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實現責任到人制度。為了進一步規避審計風險,可以實現規范化的統一電算化信息系統,比如會計電算化審計軟件,其不僅應用效率較高,還使用便捷,能夠有效利于審計工作的開展。
4.審計人員獨立性的確保
為了確保審計工作的有效開展,審計人員的獨立性是必須重視的,其可以通過相關管理措施和監督制度予以實現,禁止審計工作被不相關部門及人員干擾,這將對正常審計造成影響。同時,與相關政府部門的溝通是供電企業必須注意的,其很可能在開展審計過程中出現違法活動。在進行審計工作中,審計人員應當通過自身的專業知識和工作經驗進行,確保絕對的獨立性,以有效保證審計操作的合理性、公開性和有效性,確保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企業財務審計的風險要完全消除具有一定難度,只能對其產生的主要風險、產生的原因進行充分分析,并通過審計控制措施來避免和降低風險,避免供電企業因為審計風險而帶來不必要的損失。同時,審計結論應當確保絕對的真實性和可靠性,以免帶來審計風險需要承擔的責任。
參考文獻:
[1]張慧.基于企業財務審計風險的研究--以供電企業為例[J].中國商論,2016,(29):84-85.
[2]黃海燕.對供電企業財務審計風險的認識與思考[J].低碳世界,2015,(35):114-115.
[3]李燕.供電企業財務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研究[J].中國經貿,2015,(21):284-285.
[4]孫亞軍.供電企業內部治理機制下的財務內控模式研究[J].統計與管理,2015,(9):124-125.
[5]張英.供電企業的財務風險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25):756-757.
作者簡介:楊明俊(1988.07- ),女,籍貫:山西永濟,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東營供電公司,碩士研究生,中級會計職稱,研究方向:財稅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