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軍杰
摘 要:近年來,隨著金融市場不斷發展,國內資本市場逐漸朝著規?;l展。會計信息在整個金融經濟發展中占據的地位逐步提升。作為企業生產經營現狀的具體表現,會計信息會受到高管集權、內部控制因素的影響。如果企業內部缺少完善的內控,會對整個會計信息產生不良影響,導致會計信息出現漏洞。反之,能夠保證會計信息真實、準確性,為有關利益主體制定科學決策提供依據。文章結合高管集權、內部控制等概念,探討它們與會計信息質量之間的關系,最后從高管集權、內部控制兩個角度提出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有效性的建議與對策。
關鍵詞:高管集權;內部控制;會計信息質量
21世紀,經濟發展模式呈現多元、開放趨勢。企業生產經營中,如果內部控制存在諸多不足,會影響會計信息真實性,持續優化內部控制對于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具有重要意義。但值得注意的是企業高管集權會影響到各個部門工作執行效果,間接影響到會計信息質量。因此加強對三者之間關系的研究,能夠掌握其中的規律,把握三者最佳互動關系,確保會計信息真實性,從而為企業、國家經濟發展提供更多支持。
一、高管集權、內部控制與會計信息質量關系分析
通常情況下,會計信息質量主要內容是會計信息,會計人員采用恰當的會計計算、管理方式對會計信息予以控制,能夠確保財務報表準確性。但我國正處于經濟轉型階段,企業會計工作要面臨內部與外部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尤其是高管集權、內部控制。
1.內部控制與會計信息
20世紀50年代,內部控制首次出現,其內涵是,一種互相協調企業管理方法。通常情況下,企業內部控制要具有獨立性,并圍繞著明確目標,使得企業內部管理能夠真實反映出信息,保證信息完整、資源安全,最終將不同要素整合到一起,使得各要素之間能夠相互作用和促進,構建完善的程序流程,確保企業各項工作有序開展。信息化背景下,企業內部控制積極引入先進技術,使得企業內部結構能夠得到良好優化,逐步構建完整、高效的系統組織。
會計信息是為投資者等利益主體提供的橋梁和紐帶,能夠為投資者決策提供依據。具體來說:一方面,信息溝通,能夠使得信息在各個部門之間實時共享。信息自身表現在財務與非財務兩個方面,準確收集會計信息,并對其匯總和整理,能夠為管理者提供主要信息來源,構建良好的溝通環境。另一方面,風險評估作為內部控制的有效手段,能夠對企業管理各個環節進行分析,及時預測和評估企業可能遇到的風險,加大對薄弱環節的控制力度,以此來避免風險發生概率。在實踐中,風控的關鍵在于把握各個環節,確保工作目標的實現,以此來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環境是企業內在條件,能夠為企業上下溝通奠定堅實的基礎。在控制環境理論下,要關注企業管理者理念、制度的建設,確保企業內部始終處于有序狀態當中,最大限度發揮內部控制有效性。
2.高管集權與內部控制
如果企業CEO過度干涉工作,將自身權限滲透到工作執行中,會出現高管集權現象。高管集權對于企業發展具有積極意義,能夠調動多個部門權力,減少資源浪費,提高工作有效性,但同樣具有缺陷,如高管集權造成的錯誤,無法得到及時糾正,企業內部其他力量無法發揮牽制和制約作用,過于集中,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企業整體運行。相對應的,企業內部控制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3.高管素質與內部控制
一味追求高管集權,會超過合理范圍,不利于企業管理工作的開展。過分的權力掌握在手中,將企業工作決策權置于少數人手中,增加了貪污腐敗可能性。由于高管集權自身獨特性決定其無法發揮高效監督和制約作用,當高層決策失誤時,無人制止,任由其繼續發展,長此以往會滋生腐敗。而高管綜合素質高,能夠避免有效上述問題,為內部控制順利開展提供支持,進而保證會計信息質量真實和全面。
實證分析可知,高管權利對于內部控制、會計信息質量具有較為明顯的提升效果。因此經濟發展新形勢下,相對集權的權利配置模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經營管理有效性,強化企業內部控制力度,能夠根據外部市場變化做出及時響應,避免外部風險對企業發展產生的不良影響,從而確保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真實反映出企業生產經營情況。
二、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相關建議與措施
近年來,財務舞弊現象愈發突出,雖然能夠暫時粉飾企業生產經營狀況,但是其帶來的負面影響,會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企業健康發展,嚴重情況下,會破壞資本主義秩序。因此通過對高管集權,影響到內部控制,最終確保會計信息質量。具體來說,
1.內部控制
(1)增強員工控制理念
高質量內部控制對于會計信息質量的提升具有意義積極。近年來,監管部門頒布內部控制規范,指導企業開展內部控制,但是內部可控制實施效果好壞取決于企業員工,要想使其能夠發揮積極作用,務必要引導員工樹立正確的控制理念,故政府監督部門可以組織企業員工,為其提供內部控制與技能培訓,間接加大推行內部控制制度力度,將此納入到培訓考核范圍,使得員工在日常工作中,能夠以內部控制視為自我責任,以此來強化內部控制效果。
(2)完善評價體系
目前,我國已經出臺了有關規范,但在實踐中缺乏指導性、操作性,很多企業主要停留在形式上,沒有注重內容,導致企業單純的增加內控成本,卻不見收益,與成本效益原則背道而馳。故監管部門要堅持合理原則,細化內部控制規范,提高規范可信性,為企業內部控制工作提供制度依據,提高內部控制有效性。
(3)強化高管內控責任
現行制度當中明確規定了企業董事會對內控評價報告真實性負責,但規定過于籠統,使得高管對于內部控制重視度不夠,還有待細化和量化。對此,要嚴懲隱瞞內部控制缺陷的高管。如針對某公司內部控制出現的漏洞,高管并未在自評報告當中予以披露,給投資者帶來巨大經濟損失的,要處以相應的處罰。通過對高管的制約,能夠使其意識到完善企業內部控制的必要性,將其落實到實踐當中,避免形式化,促使內部控制能夠從根本上發揮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目的。
2.高管權力
隨著資本市場不斷發展,公司權力配置一直是公司內部治理的核心。作為公司的中樞神經,對于公司龐大的經濟體具有控制作用。
(1)挖掘高管集權積極效應
高管集權對于內部控制、會計信息質量提升具有積極作用,可見,高管集權具有可行性,但這并不意味著一味集權。在構建權力結構框架時,要適度賦予更大的權力,為內控有效實施提供更多支持[4]。為了避免高管集權高度集中而損害他人利益,我們可以借助激勵手段,如將公司所有權適當獎勵給高管,增強其責任意識,使其能夠關注自身利益的同時,關注公司未來長足發展。
(2)合理運用高管權力
企業現代化發展進程中,所處內外部環境處于不斷變化當中。企業可能會遇到不同程度的風險,內部控制制度作為企業風險控制有效手段,能夠保障企業生產經營有序開展。高管層對于內控制度的建設,要借助手中權力,引導員工主動參與到內部控制工作當中,在企業內部形成互相牽制的格局,構建良好的工作氛圍,促進企業健康發展,提供真實、完整的會計信息。
(3)增加違法成本
高管是有限理性人,在舞弊前,他會在成本、收益之間進行衡量和對比,當收益高于成本時,高管才會鋌而走險進行舞弊。對此,在賦予高管權力同時,在原有基礎之上增加高管違規成本,實現對高管的約束和制約,使得舞弊成本更高,以此來引導高管能夠將更多時間和精力集中到公司管理上,為內部控制構建良好的內部環境,逐步消除高管舞弊動機。通過對上述措施的整合,能夠協調高管集權、內部控制與會計信息質量之間的關系,確保會計信息準確性。
三、結論
根據上文所述,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國內資本經濟也獲得了充足發展,上市公司迎來了更多發展機遇,但同時也面臨著更大的挑戰。企業在生產經營中,高管集權、內部控制及會計信息質量之間存在密切聯系,恰當的集權、完善的內部控制,有利于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因此在企業現代化發展中,企業要從高管集權與內部控制兩個方面入手,對于前者來說,要增強員工控制理念,完善評價體系,強化高管內控責任。同時,還要挖掘高管集權積極效應,合理運用高管權力的同時,增加高管違規成本,引導和約束高管行為,不斷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為投資者提供科學依據,從而促進企業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趙淵賢.內部財務報告控制與會計信息質量:兼析財務報告內部控制與內部會計控制的差異[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5,(12):69-74.
[2]張秀英.利用內部控制制約高管集權提升會計信息質量[J].中國商論,2016,(03):12-14.
[3]康萍,劉金金.企業內部控制與會計信息質量的關系研究--以經營績效為視角[N].西安財經學院學報,2017,(03):33-40.
[4]王運陳,李明,唐曼萍.產權性質、內部控制與會計信息質量--來自我國主板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財經科學,2015,(04):97-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