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洪義
【摘要】中國迎來“工業4.0”時代,正在向著實現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的轉型目標邁進。面對當前嚴峻的國際經濟形勢,中國制造業產品出口面臨著“反傾銷反補貼”困境。為了積極擺脫我國制造業企業在國際環境的困境,國務院與2015年提出“中國制造2025”戰略,旨在十年內將中國建設成為制造業強國。為守護國家第三產業經濟支柱,將工匠精神融入新時期經濟建設,本文對中國制造2025背景下的制造業轉型升級進行探討。
【關鍵詞】中國制造2025;制造業;轉型升級研究
改革開放打開了我國制造業的進出口大門,進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我國的第三產業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進步。但是,相對與國外發達國家的技術密集型制造業,我國還停留在勞動密集型制造階段。為了擺脫在全球制造業市場中的被動地位,國家提出了第一個制造業十年發展規劃。這是在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歷史性關口必須應對的機遇與挑戰。
一、中國制造2.02.5.提出的背景
1.世界范圍內掀起“再工業化”浪潮
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提出具有一定的國際背景。金融危機之后,世界經濟的工業布局經歷了深刻調整,制造業實力面臨重新洗牌[1]。歐美各國為了尋找經濟發展的突破口,統統將目光轉向制造業。這是由于制造業是一個國家擺脫其他國家控制,保持經濟獨立發展的重要途徑。將制造業這塊基石放在經濟復蘇的首要位置,是世界各國不約而同的做法。美國陸續提出了“再工業化”、“先進制造業國家戰略”,德國相繼提出了“工業4.0”戰略[1]。歐美戰略的提出并不簡單,綜合當今世界經濟形勢國家的科技水平,他們將制造業的發展未來寄托在了信息科技上。將工業與信息深度結合,勢在壟斷全球制造業。這是一場新時代的工業革命,中國必須積極應對。
2.中國制造業面臨產業轉型升級
歐美國家強大的全球經濟影響力毋庸置疑,科技水平發展程度已經足以領導全球的虛擬經濟,但是,中國的經濟影響力不可忽視,中國制造業是國際市場的重要占比部分。中國在飛速的經濟復蘇過程中終結了美國的制造業產值連續榜首的歷史。隨著中國的制造實力不斷被證明,我們需要加快融入歐美的版塊垂直競爭模式。實際上,在這個競爭過程中,我國的制造業挑戰困難極大。
二、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面臨的困境
回顧中國制造業幾十年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肯定中國的經濟發展成績。中國的制造大國地位毋庸置疑。但是,面對歐美強大的全球經濟影響力,甚至是不公平的境外對華貿易政策,我們需要直面困境。
1.歐美“反傾銷、反補貼”政策沖擊
中國的制造業產品在國際市場需要接受大量貿易調查,這是歐盟針對中諾企業發起的“雙反”政策,即中國制造生產的產品要進入歐美市場,必須應對繁多的調查項目。同時通過調整關稅設置壁壘進行貿易保護,努力扭轉貿易逆差[2]。中國制造業在境外的生存空間極小。
2.中國制造業發展模式不先進
中國制造業依靠強大的勞動力資源快速起步并發展,產品遍及全球。中國“世界工廠”的稱號開始出現。但是,目前這個稱號并不能當做美譽,而是粗放型經濟發展模式的代名詞。長期以來,中國的經濟發展追求速度,單位GDP能耗是發達國家的幾倍[2]。高能耗、高污染的模式被國際社會詬病,勞動生產率較低。中國的高端制造業與國外的技術落差極大,核心技術成為制約發展的瓶頸。在固定資產投資項目中,超過半數的設備依賴進口,技術鴻溝現實存在。
三、中國制造2.02.5.背景下制造業轉型升級路徑
中國制造2025戰略內涵是創新驅動、質量為先、智能發展、結構優化、人才為本。轉型升級路徑確定為智能化、信息化、綠色化、服務化[3]。這是對于現階段我國的工業現狀的準確把握,是智能制造工業的正式開啟。
1.加大創新政策扶持
創新是一個民族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智能制造工業是中國制造業的未來。企業的創新行為離不開政府制度的支持。我國政府要制定一系列政策來促進制造業產業體系改革。健全市場調節機制,消除行業壟斷行為,進一步開放市場,發揮市場調節的功能。通過市場的公平競爭來實現制造行業的優勝劣汰。鼓勵社會各界積極開展制造技術的鉆研,利用法律的力量為制造業企業提供幫助。
2.提高科研成果轉化率
我國的制造業技術開發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當前我國制造業技術水平不高的原因是科研成果投入生產不到位。研發和市場之間的距離是存在的,信息不對等交換的現象普遍存在[4]。我國企業的研發部門還處于薄弱環節,企業實力不足以推動科研成果的轉化。因此要建立企業研發團隊,加強企業與科研院所的合作,實現科技成果成功轉化成生產力。
3.推動互聯網驅動發展
“互聯網+”是一種產業模式,不僅體現在制造業的企業溝通,還深度融合進企業的產業鏈,當前企業可以通過互聯網形成供應商、生產商、經銷商、物流商的價值體系[4],不斷降低產能,提高生產效率。
結語:探索出一條適合中國特色的制造業轉型升級之路是推動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的基礎,為了縮短與發達國家的制造業差距,努力在國際市場占領一席之地,必須走科技興國、創新驅動之路。
參考文獻:
[1]蘇學滿,孫麗麗.“中國制造2025”背景下制造業人才的新需求[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6,02:64-65.
[2]金華斌.基于“中國制造2025”的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路徑展望[J].現代商業,2016,04:41-42.
[3]夏詩園.“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戰略背景下中國制造業發展研究——以中國九江石化智能工廠為例[J].工業經濟論壇,2016,05:503-509.
[4]吳建堂.“中國制造2025”戰略背景下的體育用品制造業發展路徑研究[J].體育與科學,2016,05:5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