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叢林
上班期間“睡覺” 單位執行“家法”
郭海濤于1997年9月16日入職湖北省武漢市一家汽車零部件公司(以下簡稱武漢公司),該公司實行按周倒班工時制度,即上一周白班一周夜班。郭海濤在該公司從事的是體力勞動,負責向生產車間搬送原材料并從車間取出成品。
2015年6月15日至21日,正是郭海濤的夜班工作周。18日晚上,郭海濤感到十分疲勞,就瞇眼幾分鐘,恰巧被在車間巡視的管理人員發現。6天后,武漢公司以郭海濤嚴重違紀為由,作出解除勞動關系決定,并報公司工會批準。當日,武漢公司向郭海濤送達《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郭海濤拒絕在通知書上簽字。
2015年7月2日,郭海濤向武漢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請求裁令武漢公司支付其違法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賠償金13.9萬余元。2015年9月9日,武漢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經審查作出仲裁裁決書,駁回了郭海濤的仲裁申請。不久,郭海濤來到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法院,將武漢公司告上了法庭。
除名引發紛爭 勞企公堂較量
在法庭上,郭海濤訴稱其入職后一直勤勤懇懇工作,18年來與公司簽訂了數份勞動合同,目前處于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履行期間。2015年6月24日,武漢公司以“在工作時間睡覺”為由解除與郭海濤的勞動合同,并送達了《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郭海濤說自己不知道武漢公司制定了《員工手冊》,也從未接受過有關《員工手冊》的培訓,更沒有武漢公司所述的嚴重違紀行為,武漢公司系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郭海濤請求法院判令武漢公司向其支付違法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賠償金13.9萬余元。
武漢公司辯稱,郭海濤因在工作時間睡覺,嚴重違反公司制度,武漢公司方才解除勞動合同,故無需支付經濟賠償金。
針對郭海濤提出的訴辯,武漢公司向法庭提交了《回執》一份。《回執》載明:本人收到武漢公司之《員工手冊》(二〇〇八年五月修訂版),已認真閱讀,并已明白了解其中的全部內容,沒有任何異議,本人承諾將嚴格遵守《員工手冊》中各項規定。該回執有郭海濤的簽名,落款時間卻早于員工手冊制定之日。對此,武漢公司解釋道,當時郭海濤因為害怕簽訂該協議導致工齡丟失,故簽至入職時間。
處罰過于嚴苛 兩級法院否決
2015年12月21日,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三條的規定,作出一審判決,判決武漢公司支付郭海濤違法解除勞動關經濟賠償金人民幣13.7萬余元。一審判決后,武漢公司不服,向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武漢公司提出,在雙方簽訂的勞動合同中,對勞動者遵守《員工手冊》進行了約定,郭海濤收到該《員工手冊》并就此作出承諾。2015年6月18日,本公司管理人員在車間現場巡視時,發現郭海濤當班時間睡覺。其行為違反了《員工手冊》第十一章第4條第20款內容:在上班時間睡覺,屬于嚴重違反公司勞動紀律的行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九條規定“用人單位依據《勞動法》第四條之規定,通過民主程序制定的規章制度,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及政策規定,并已向勞動者公示的,可以作為人民法院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依據。”一審法院查明事實清楚,認定事實錯誤。郭海濤此項違紀情形,屬嚴重違反本公司的規章制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規定,勞動者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用人單位可以依法解除勞動合同,不應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故武漢公司提起上訴,請求判令不支付郭海濤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賠償金。
郭海濤辯稱,他是在回執上簽字,但公司未將《員工手冊》發到他手中,他并不知道手冊的內容。2015年6月18日前,他連續4天上夜班,工作完成后犯困不是故意為之。武漢公司應提供監控錄相,否則屬于舉證不能。另外,他系老員工,不能因一次過錯解除勞動關系。
法院經審理后認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二條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十三條規定,因用人單位作出的開除、除名、辭退決定而發生的勞動爭議,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用人單位沒有證據或證據不足以證明其主張的,應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即用人單位應當就解除勞動關系的事實及理由承擔舉證責任。本案中,武漢公司以郭海濤上班睡覺違反規定為由解除勞動合同,但武漢公司提交的證據不足以證明其上述主張。從質證情況看,武漢公司提交的談話視頻并非事發現場視頻。郭海濤雖然在視頻中承認睡覺,但郭海濤后來的解釋是“托著下巴瞇了5分鐘”,與公司的理解存在差異,而武漢公司無法提交事發當時的視頻或者照片,故其主張郭海濤上班睡覺依據不足。武漢公司提交的證人證言,證人未出庭作證,故證人證言無法采信。武漢公司應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第(二)項規定,勞動者嚴重違反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而本案中,即便郭海濤上班睡覺構成違規,但考慮到郭海濤連續夜班,身體疲勞且未造成損失的實際情況,郭海濤的睡覺行為不應認定為嚴重違反用人單位規章制度,故武漢公司解除與郭海濤勞動關系明顯偏重,不符合立法本意及法律規定,其解除行為應屬違法。
2016年11月30日,武漢中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定,作出了“駁回上訴,維持原判”的終審判決。
點評:
此事一經披露,便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對此,有關法律人士指出,用人單位有權依據內部管理規章對員工日常行為進行規范,只要不過分、不違法,即屬于合情合理的范疇,自然無可非議,員工也會樂于接受并遵守。然而,有些單位在處理員工違規或違紀行為過程中過于嚴格,少了些人性化,甚至過分夸大員工違規或違紀情節,繼而對違規員工給予超出法律約定范疇的處罰手段,自然會遭到員工的反對、社會的非議。具體到本案,員工上班時間睡覺固然不對,但僅僅因上班時間“打盹五分鐘”便開除員工,這樣的舉措未免有失人性化,不僅不利于營造拴心留人的和諧氛圍,也不利于企業長遠健康發展。
員工應當遵守用人單位制定的《員工手冊》及相關規章制度,但制度也要為企業的長遠發展著想,更要顧及每一位員工的內心感受。唯有如此,才能激發員工的團隊意識以及主人翁情懷。(文中人名系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