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俏
摘 要 本文以廣州體育學院體育新聞與傳播系為例,通過分析現階段高校大學新生入學教育的現狀與不足,提出改進思路與建議,以期為高校新生入學教育的實踐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 新生 入學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高校新生入學教育可以說是學生進校后的第一課,是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礎環節,也是新生大學校園生活的開端。在新媒體時代,如何結合“90后”大學生的特點開展科學、合理的入學教育,對于幫助剛進校的大學新生盡快適應新環境和新的角色要求、實現人生的重要轉折的意義尤為重要。
1“90后”大學生主要問題
自主學習能力差。眾多大學新生對大學的學習方式方法缺乏正確的認識,對于學習的認知仍然停留在高中階段的被動學習模式,不適應高校教師的授課方法、不會合理安排課余的時間等,缺乏學習的動力、無法確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因而導致其不能很好的適應客觀的學習環境。
自我意識比較強。“90后”這一代的學生基本都是獨生子女,長期以來相對優越的家庭環境使得大部分新生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慣,他們渴望展現自我,維權意識強,但參加集體活動的積極性不高,來到新的生活環境后無法很快地適應集體生活,自主生活能力差。
心理承受能力弱。步入大學校園的“90后”,面臨著一系列的落差:生活、學習、情感、人際交往……這些方面都跟高中生活有較大的差異,一段適應調整期必不可少。在此期間,面對新的挑戰,很多大學新生會表現出很明顯的不適應性,有理想與現實的落差、有戀愛糾紛和宿舍矛盾、有家長與子女溝通不暢等,由于心理困惑不知如何排解而導致大學新生在面對各種壓力時無所適從而引發心理問題。
2“90后”大學新生入學教育現狀
2.1愛國愛校教育
在學校層面,將愛國愛校精神貫穿于新生的入學教育中,引導新生學習領會“德厚學博 文精武杰”的校訓精神。在軍訓期間,開展學校歌活動、校園安全知識講座、內務衛生評比、參觀校史館等活動,幫助新生了解學校的基本情況、發展歷史與辦學特色,了解學校的知名校友,學習榜樣的力量,愛護校園公共環境,增強學生的歸屬感和愛校情懷。
2.2校規校紀教育
軍訓結束后,各系召開師生見面會,讓新生對新的老師有一個初步的印象,盡快消除對新環境的陌生感。與此同時,還采取在大會上共同學習和會后分班討論的形式學習學生手冊,大會上由輔導員帶領學習,會后由代理班主班主持討論。校規校紀里,既有鼓勵與獎勵,也有警醒與處分,在正式步入大學的學習生活之時進行學習,有助于新生確立正確的學習目標、規劃大學生涯并順利完成大學學業。
2.3代理班主任制度
近幾年,代理班主任在廣州體育學院新聞系新生入學教育工作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新聞系為每一個新生行政班各挑選兩名專業對應的大二大三學生作為代理班主任,以亦師亦友的身份為剛進校的新生提供服務,并貫穿整個入學教育過程的始終。從新生入學前的準備工作,到迎新工作、新生班會、入學體檢、開學典禮、軍事訓練、師生見面會等系列活動和新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新生代理班主任都參與其中,他們可以說是大學新生成長發展中最重要的一個群體。
3“90后”大學新生入學教育的創新措施
3.1提高全員育人意識
在現實中,高校普遍存在全員育人意識淡薄的現象,迎接新生、新生入學教育往往被視作學工部門及輔導員的工作,教學一線的專業教師及專家參與的少之又少,甚至是無人問津。很多時候都是看到學工隊伍的人員單兵作戰,學緣結構單一,專業指導教師缺乏,難以形成強大的教育合力。新生入學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只有舉全校上下之力、學生家長配合學校,統一部署、多方配合、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3.2延長入學教育時效
新生入學教育時間一般都比較短,除了在軍訓期間見縫插針地安排一些講座及學習活動外,都壓縮在不到一周的時間內進行,時間緊、主題多,給人以“填鴨式”教育的感覺。建議放寬新生入學教育的時間維度,為他們設置一個緩沖期及觀察期,將時間延續到一整個學期。在緩沖期間分主題分重點繼續開展教育,并納入職業規劃教育,幫助新生客觀全面地評估和認識自己,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遠大理想。
3.3 完善心理健康教育
大學新生在新的環境中遇到各種困擾而無法得到及時有效的引導及幫助時,往往很容易產生心理問題。在新生入學教育中要進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應該定期地舉辦各種健康教育知識講座、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指導新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識,引導他們用恰當的方法解決遇到的心理問題及困擾。同時要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引導新生正確認識自我,正視現實,既不能好高騖遠,也不要妄自菲薄。
4總結
大學新生入學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是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為做好新生的入學教育工作,創新工作方法、建立長效機制、提高工作合力,發揮學校、家長、學生個體的力量,實現全員育人,幫助大學新生更快更好地融入校園生活,為國家培養更多的合格建設者和優秀接班人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張倩.從大學新生適應性調查探討入學教育模式創新[J].現代商貿工業,2015(1):127~129.
[2] 任爽.“95后”大學新生入學教育探究—以上海師范大學旅游學院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6(27):73-74
[3] 蔣超.大學新生入學教育初析[J].才智,2016,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