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紅
摘 要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顯著增強,以及醫療水平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思想進步、敢于創新的青年踏入醫學院校的校門,這也對高等院校的教學方法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術科研平臺的應用就是一種能夠顯著提高本科教學質量與效率的重要方式,本研究就對學術科研平臺在本科教學中的應用展開分析。
關鍵詞 醫學院校 學術科研平臺 本科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4 文獻標識碼:A
0前言
在本科醫學院校的教學體系中,科研實踐工作一直是其中重要的一環,在當今教學改革不斷加深、學生主觀能動意識不斷增強的形勢下,學術科研平臺平臺如何在本科教育中得到合理的應用,進而有助于提升本科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受到了越來越多醫學教育工作者的關注的重視。
1醫學院校本科教學與學術研究的兼容問題
1.1缺乏資源共享
在我國的大部分高校中,尤其是醫學院校中,學術科研平臺與本科體系中的教學環境、教學設備相比,存在較大差距,二者之間教學條件明顯不均衡。不僅如此,由于學術科研平臺通常與課題組專管專用,因此也就導致了學術科研平臺與本科教學難以兼容的問題。這不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本科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提升,也使得科研平臺的資源優勢沒能得到有效利用,其學術科研價值無法得以充分體現。而此前通過部分高校的教學改革實踐結果顯示,將醫學院校的學術科研平臺與本科教學體系實現共享,不但能夠增強本科教學的教學質量,對于學術科研平臺也具有較大幫助。由此可見,針對學術科研平臺與本科教學共享過程中的問題,作出合理有效的解決對策是勢在必行的。
1.2實現“學研兼容”的措施
通過對以往教學經驗與科研成果的分析可以發現,要有效解決學術科研平臺與本科教學難以實現共享這一問題,應從以下三個環節展開,其一依靠制度支撐,建立完善的“學研共享”制度,以此作為實現學術科研平臺與本科教學有效兼容的的規范與保障,為學研共享提供指導。這樣才能夠更加明確學術科研工作者以及教師團隊的職責,賦予教師團隊更大權限,轉變教師的傳統觀念與思維,引導鼓勵教師在找好教學工作的同時,積極參與到學術科研平臺的發展工作中,進而不斷增強高校教學質量;其二則是要著力于增強教師與科研工作者對于“學研共享”的共識,因為當前“學研共享”工作難以開展的一個主要原因就在于,部分學術科研課題教師對于共享有抵觸情緒,認為這樣做只是徒增學術科研工作的負擔,而沒有從長遠的眼光來看,發現“學研共享”的發展意義。
這種現象的存在不但對醫學高校教學質量的提升起到了一定阻礙作用,更違背了教育體系“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因此,必須轉變科研教師陳舊的觀念,使他們能夠與本科教師達成共識,只有在科研教師與本科教師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下,學術科研平臺與本科教學才有望達成兼容;其三就是要實現學研與教學一體化。為確切落實學術科研平臺與本科教學工作的兼容,還要使科研平臺的教學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因此,應當加快學術科研團隊與本科教師團隊之間的一體化建設,為科研人員劃分明確的職責與分工,在不影響學術科研工作的前提下,盡大限度的對本科教學工作提供幫助。實現學術科研平臺與本科教學體系的和相促進、共同進步。
2醫學院校學術科研平臺應用到本科教學的優勢
學術科研平臺不但可以創造更多的科研成果,也可以促進本科教學工作的開展,實現教學與科研共同發展的局面。將醫學院校學術科研平臺應用到本科教學的優勢之處主要體現在如下三點。
2.1增強教學能力
因為學術科研平臺擁有更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以及更加先進的教學設備及基礎設施,因此,將學術科研平臺應用到醫學院校的本科教學中,不但能夠擴充原有的本科教學內容,還能夠豐富陳舊單一的教學方法。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下的灌輸式教育,不再限制學生的主觀能動意識,將本科醫學生從旁聽者的位置放到了課堂主體地位,為學生的主觀思維、思考能力、創新意識提供充分的發揮空間。同時也為學生畢業后繼續深造提供了渠道,而其中一些表現出色的學生可能會在畢業后直接投身到學術科研平臺中,進而增強學術科研工作的后備力量。
2.2加強教學與科研間的溝通
將學術科研平臺有效的應用到本科教學體系當中,能夠起到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學術科研平臺豐富了本科教學體系的內容,并為教學工作提供了更加豐富的教學模式,教師能夠將學術科研平臺的科研成果應用帶實踐教學當中,有助于顯著提升本科教學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而另一方面,本科教學又可以更加全面且深入的發現學術科研中存在的問題,并將問題及時、準確的反饋給學術科研平臺,為學術科研工作提供方向和思路,還可以通過教學實踐,驗證學術科研成果的有效性和實用價值。如此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對與教學工作與科研工作的發展都具有積極意義。
2.3推動思維創新
醫學院校的學術科研工作者,多是醫學專業能力較強且相關理論知識掌握牢固的成熟學者,但是部分科研工作者也會因此束縛創新思維的發展。而本科學生雖然在專業知識水平有待提高,但是他們具有較強的發散思維和創新意識。因此將學術科研平臺應用到本科教學工作中,既可以幫助本科學生盡快的提升專業知識水平,另一方面,也能夠有助于科研工作的創新與開發。由于年齡階段不同,認知角度不同,思維模式也有所差異,但是這些差異有效的豐富了學術科研的發展空間,是學術科研工作能夠打破傳統模式的限制,對于問題與知識能夠有更加全面且深入的探索,使學術科研平臺得到更大范圍的發展。
3醫學院校學術科研平臺應用到本科教學中的可行性
雖然整體而言,我國大部分醫學院校在本科教學的學術科研平臺應用過程中存在兼容不足的問題,但是也有部分醫學高校在這一方面取得了成功,其實踐結果表明,將學術科研平臺應用到本科教學工作當中,不但是切實可行的,而且對于科研工作以及教學工作都具有顯著效果。其可行性具體表現在以下四點:
3.1基礎設施保障
以當前我國各醫學院校的基礎設施條件來看,普遍具備較為完善的科研平臺,可供本科學生參與醫學實踐活動。只不過這些硬件設施多是由科研人員專管專用,而且借用流程較為繁瑣,因此這些先進高效的醫學儀器難以得到充分的發揮和利用,也就是說,醫學院校具備硬件條件保障,只是沒有做到合理有效的管理。
3.2師資力量保障
作為高校教學活動的指導者、引路人,教師團隊在醫學院校本科教學的學術科研平臺應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隨著近年來科學技術水平以及醫療水平的不斷提升,我國所擁有的醫學專業教育工作者數量也得到明顯增加,各高校也根據自身特色引進了大量的醫學教育人才,其中不乏在海外學習國際先進醫療技術的海歸人士,還有經驗豐富、專業能力強的高層次人才,這些優秀人才的加入,為各高校本科教學中的學術科研平臺應用,提供了充足的師資力量保障。
3.3教學改革的趨勢
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進程的不斷加深,尤其是對于即將步入工作崗位的本科學生而言,如何盡大限度的發揮所學知識的實用性,對于學生未來而的成長與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教育主管部門以及相關教育工作者都在著力于探尋更加適用的教學模式,而學術科研平臺在本科教學中的應用則完美切合了教學改革的需求與發展趨勢,以這樣一種新穎的教學方式,不但有助于教學目標的落實,更是為醫學院校教學質量的進一步增強提供了新的思路。
4結語
本文圍繞醫學院校學術平臺在本科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究,發現了學術科研平臺的應用過程中,難以與本科教學實現有效兼容的問題,并為此提出了科學合理的具體對策。總的來說,將學術科研平臺應用到醫學院校的本科教學工作中已是大勢所趨,不但在基礎設施、教學制度,師資力量等方面具有充足的保障,更是順應我國教學改革制度的必然選擇。
基金項目:西藏自治區科技廳地區自然科學基金-西藏藏醫學院課題《基于web頁面的藏醫藥文獻數字化建設研究平臺》(編號2015212-14-66)。
參考文獻
[1] 占小紅,梁文萍,周克印,魏東博.論工科院校學術科研平臺在本科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5,05(04):121-122.
[2] 仲圓.高校學報積極搭建學術平臺為教學科研服務[J].教育教學論壇,2015,35(04):5-6.
[3] 劉雄利,張敏,趙致,周英.貴州大學藥學科研平臺推進本科專業課程群中的實踐教學改革[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旬),2015,10(04):29-30.
[4] 陳文娜,孫宏偉,賈連群.基于“三位一體”模式的大學生創新科研平臺的構建[J].基礎醫學教育,2016,02(04):160-162.
[5] 孫秀云,王連軍,李健生,黃中華,沈錦優,孫曉蕾.優質科研平臺和成果轉化為本科教學資源的探究[J].大學教育,2016,05(04):13-14.
[6] 于博,植率.基于“問題導向”模式的本科學術型人才培育機制研究——以財經類院校本科生科研創新孵化平臺建設為例[J].金融教育研究,2016,03(04):76-80.
[7] 張飛,解玲,買買提·沙吾提.依托科研平臺提升本科人才培養質量探索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6,22(04):143-144.
[8] 陳秋.提高醫學本科生研究型學習能力的思考[J].科教導刊(下旬),2016,08(04):58-59.
[9] 搭建學術交流大平臺.服務教學科研新發展——紀念《內蒙古大學學報》創刊55周年[J].內蒙古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05(04):446+445.
[10] 陳紅麗,徐志浩,周晨妍,井長勤,馮志偉.探索本科實踐教學與高層次科研平臺有機結合的教學模式[J].教育教學論壇,2014,40(04):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