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躍軍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及社會的快速而深入的發展,為了更好地建設和諧社會,確保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在社會范圍內實施安全生產、推動安全文化建設已經成為社會發展和開展社會主義建設的迫切需求。只有實現安全生產和工作,才能真正保障各項事業的穩定安全開展,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將安全事故產生的危害及造成的生命及財產損失降低到最低點。所以開展安全文化建設是新的歷史時期的重要任務。為此,本文在分析安全文化內涵基礎上,對如何開展安全文化建設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安全文化;建設;對策
一、安全文化的內涵分析
隨著科技進步及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快速提高,在生命價值觀方面發生了巨大進步,對安全和建設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安全文化已經有了新的特點和內涵。我國制定了安全生產的五大要素,也就是安全法制、安全責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和安全文化。尤其是安全文化建設方面,要求企業在開展生產時,應該重視和開展安全文化建設,提高安全危機意識,做好各項預案,居安思危,警鐘長鳴,重視員工的人身生命安全,堅持以人為本,將員工的生命健康放在首位,加強安全文化的宣傳和教育工作,提高員工的生命安全和自我保護意識,推動企業安全文化建設。
二、安全文化建設途徑分析
安全生產是社會文明和發展進步的重要體現,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理念,是三個代表思想的重要體現,是執政為民的實踐體現,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前提和基礎。在建設安全文化時,需要結合當地及單位的實際狀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提高安全文化的滲透力度和廣度。
(一)在思想觀念建設方面
首先需要樹立危機意識和安全觀念。尤其是在企業的生產過程中,要建立嚴格的安全生產監督和檢查機制,堅持以預防為主和安全第一的工作原則,盡可能的將各種安全生產風險降低到最低點,將安全生產管理作為企業的日常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企業要樹立以人為本的安全生產觀念,注重保護員工的人身健康及生命安全,提高社會責任感和道德意識水平,在安全生產的前提下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同步進行。
(二)在管理文化方面
企業需要制定嚴格而詳細的各項規章制度,從制度方面確保企業的安全生產。要制定明確的安全分工和責任體系,各個部門要嚴格安全相應的規則制度進行安全生產,將安全生產貫徹落實到具體的生產的各個環節,確保安全生產的正常開展。同時要加強相關的安全生產方面的宣傳和教育工作,定期和不定期的開展相關的安全生產宣傳和教育工作,從而使得員工能夠樹立安全生產的思想理念,提高員工對于安全重要性的認識水平,提高安全防護能力和預警能力,從而為實現安全生產打下基礎。從而形成各部門之間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的良好的企業管理文化體系。
(三)行為文化方面
在員工內部要開展安全教育普及工作,對員工開展必要的安全技能培訓工作,使得員工能夠掌握必要的科學、規范的安全生產技術,提高安全意識,從而有效避免各種安全隱患的產生。通過引導員工嚴格認真的執行企業的各項安全生產制度和規定,從而確保安全生產的順利開展。同時,企業可以定期開展各種文藝活動等,從而使得員工的身心健康得到呵護,提高員工的企業向心力和凝聚力,更好的為企業生產服務。
(四)在物態文化建設方面
企業要樹立危機意識和安全觀念,防微杜漸,對有可能出現的各種安全事故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從而使得在事故發生時能夠采取及時有效的手段加以處理,使得企業對于安全事故的處理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和保障。另外,企業還需要重視生產時的環境安全問題,在生產過程中做到綠色生產,不破壞自然環境,積極采用綠色生產原材料和技術,對于排放的生產廢水及廢料進行必要的處理,增強在回收和利用能力,從而提高安全綠色生產能力。
(五)加強政府監管
由于安全文化建設符合先進生產力的發展需求,因此政府需要大力支持和引導企業開展安全生產建設,做好相應的引導和監督工作,使得安全文化建設得到具體的貫徹和落實。可以通過行政手段來推動企業的安全生產和管理,促進企業安全文化法律法規及安全管理體系的認證制度的執行和落實,通過采取強制性的手段推動企業實現安全生產。通過長期的監督和檢查,推動企業由被動安全生產轉向主動安全生產。
(六)構建安全文化建設平臺
為了更好的推動安全文化的建設,需要構建多種宣傳手段和平臺,不能拘泥于單一的形式,而應該采取多種宣傳方式,通過豐富多彩的形式在員工及社會中營造安全文化的氛圍,如可以通過廣播、報紙、網站、宣傳畫報、安全講座、安全圖片展示、安全知識競賽和安全演講比賽等形式,通過多種手段開展安全知識的宣傳和教育,擴大宣傳和教育的影響范圍,為每個人展示安全生產成果、學習所得、安全生產經驗等提供交流和展示平臺,使得安全文化建設滲透到工作和生活的每個角落,深入到每個人心中。
三、結語
開展安全文化建設是當前建設和諧社會、執政為民、以人為本等優秀方針政策和管理思想的重要體現,體現了時代發展潮流的需求,是應用于民、服務于民的重大舉措,有利于提高社會的安全運行,確保社會的安定和和諧,保障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有必要進行深入而廣泛的宣傳和教育及實踐工作,促進社會安全文化的形成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詩飛,岳佳淦,蔣蘇毓.企業安全管控與安全文化建設探析[J].管理觀察,2016(18).
[2]李日強.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分析 [J].化工管理,2014(32).
[3]白海霞.推進石油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研討 [J].現代商貿工業,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