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立群
中國共產黨黨章第三十二條第二款規定,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中黨的基層組織,發揮政治核心作用。企業黨組織是企業黨建工作的領導者,企業黨建工作的地位也決定了企業黨組織的地位。企業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經濟工作和戰斗力的重要基礎,是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貫徹落實的政治核心,是勝利完成改革發展穩定目標任務的戰斗堡壘。在世情、國情、黨情及廠情發生深刻變化,黨中央全面實施和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關鍵時期,我們要以改革創新精神,以更高的標準要求,進一步搞好企業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充分發揮黨委的政治核心、支部的戰斗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不斷把企業的各項事業推向新
的階段。
在企業中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必須把握“三個定位”。也就是找準位置和方向,這是前提和基礎。一是地位定位,必須掌握企業政治上的領導權,充分發揮在企業中的政治核心作用。二是職能定位,要解決抓什么的問題,努力發揮“三種作用”。即發揮導向作用,使企業做到執行法律法規與強化自主經營,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統一;發揮協調作用,既行使對企業行為的保證監督,又支持企業法人對生產經營的指揮權;發揮服務作用,把黨組織的全部工作滲透到生產經營的中心,促進企業改革與發展,提高經濟效益。三是認識定位,目前要著力解決三種誤區:即對立的觀點,認為“中心”和“核心”只能有一,不能并存;取消的觀點,認為只要“中心”不要“核心”;大小的觀點,一些企業負責人與書記爭第一、爭權力,影響黨政團結,阻礙企業發展。其實“核心”與“中心”是相統一的,“核心”不是自封的,是黨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路線所決定的,也是生產力發展所要求的。
發揮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必須實現“三個領導”。一是政治領導,就是通過一定的程序,把黨的政策、主張、意圖變成企業行政領導及廣大職工的決策和行動,并以此為支點,圍繞企業的發展目標,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在企業的規范運行中履行職責,發揮作用。二是組織領導,這是發揮政治核心作用的可靠保證。要引入競爭機制,堅持“德才兼備”的標準;要加大干部交流輪崗的力度,注重培養復合型干部;要堅持中層退二線和末尾淘汰制度,讓干部能進能出,能上能下。三是群眾領導,就是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辦好企業,堅持走群眾路線的工人方法。關心關注企業焦點問題,向干部職工公開征求意見,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發揮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必須堅持“三個參與”。一是全過程參與,用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為中心任務完成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二是主動參與,就是對于重大問題,主動與行政配合,在重大問題上積極談看法,主動提建議。三是源頭參與,從源頭上找問題,堅持治標和治本相結合,重治本,抓源頭,防腐敗,加強黨風廉政建設。通過黨組織參與決策,使黨政思想共識、決策共謀、目標共立、任務共擔、風險共御,真正形成“書記過問生產不擔心越位,行政領導關心黨建不擔心錯位”的良好氛圍。
發揮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必須狠抓“三個環節”。一是宣傳教育,在教育形成上做到三結合,即專題教育與系統教育相結合;日常教育與典型宣傳結合;政治教育與技能培訓相結合。加強為黨員服務的工作,為黨員履行義務和行使權利提供基本條件。要借鑒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經驗,聯系企業實際,抓住教育、評議、整改三個基本環節,促進黨員素質的不斷提高。二是監督保證,就是把黨組織的保障和監督作用貫穿于經營活動全過程。加強黨組織的自身建設,做到組織的全覆蓋,做到正常地開展黨組織活動。重要的是要做到黨組織活動有實效。三是服務配合,抓企業文化配合雙載體配合中心任務。讓工會、共青團等群眾組織堅持以活動為載體,配合中心工作,提高參與、關心、支持生產的良好氛圍。
發揮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必須做到“三個確保”。一是要確保堅定不移維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企業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必須把貫徹落實《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作為頭等大事,堅持把對黨絕對忠誠作為根本政治要求和最重要的政治紀律,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要確保全面落實企業黨組織的管黨治黨主體責任。企業黨組織要牢固樹立不管黨治黨就是失職的觀念,緊緊扭住主體責任這個“牛鼻子”,勇于擔當、敢于擔當、善于擔當,真正把管黨治黨主體責任扛在肩上、落實到行動中。要一級抓一級、層層傳導壓力,形成落實黨建責任、抓好黨建工作的生動局面。三是要確保堅定不移推進企業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要認真貫徹《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和《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等黨內法規,特別是深入學習貫徹《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始終堅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把握運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構筑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機制,努力營造風清氣正、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示范作用,打造和諧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