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清
摘 要 思維導圖是20世紀中期形成起來的一種新型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的中心內容是用圖形表達出人們的思維方向,利用框架引導人們突破思維上的困境和瓶頸。思維導圖方法是眾多學科教學的有效手段之一。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利用圖形框架能有效引導學生掌握物理基本知識,對學生進行思維擴展和綜合概括,對推動學生探索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提升有積極作用。
關鍵詞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1新課程背景下思維導圖的重要意義
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物理學習不是僅僅掌握物理知識,而是要促進學生主動學習,重視學生的探究能力的培養,促使學生發現問題、善于思考。在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從從學生能力培養角度去改進教學方式。思維導圖教學方式已經被眾多國家引入到教學實踐中。思維導圖用形象可見的圖形展現處理信息的過程,從而促使人們對問題和知識形成深刻的印象,并推動思考路徑的拓展。該方法在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理清思路,促進學生對知識之間的結構、關系形成更加清晰的認識。這種全新的學習方式對引導學生走向正確簡潔的思考途徑,對推動學生發散性思考問題,對幫助學生改進高中物理學習方法都有重要意義。
2思維導圖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途徑分析
實際教學過程一般分為:課前預習、課堂教學、課后鞏固三個階段,在這三個階段加入思維導圖都能明顯提升教學效率。
2.1借用思維導圖布置課前預習,促使學生了解學習重點
很多物理課的章節教學難度大,有的節次需要幾個教學課時才能學會學好,對這些章節常常要布置預習任務。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新知識之前,可以提醒學生在預習本節課時抓住主要知識線索,應用思維導圖串接重要知識點,以利于對本節課建立初步的知識框架,對重點知識形成清晰的印象。
當學習內容難度不大,布置預習任務時可以放手讓學生自主完成思維導圖。例如在預習牛頓第二定律的應用(2)時,超重和失重的原因是難點,教師可以提示從加速度角度去分析。
讓學生填出最右一列(對基礎不好的學生)或最右兩列(對基礎較好的學生),通過思維導圖可以很清晰地理出線索:(1)a的方向向上就是超重,a的方向向下就是失重;(2)上升和下降都可能失重。在理解了超重失重原因的同時也糾正了超重只能向上運動而失重只能向下運動的錯誤認識。
對較為復雜的知識,教師要提供導圖引導學生預習。例如人教版3-3“飽和汽和飽和汽壓”,這節課思維難度較大,學生說看兩三遍課程內容都看不懂,尤其是飽和汽壓與外界水蒸氣的實際壓強的對應關系,對潮濕悶熱實際問題的分析不能理解。為了降低預習難度,教師可以提供完整的思維導圖,并結合概念填空的方式引導學生抓重點,為課堂教學做好準備。
2.2應用思維導圖實施課堂教學,幫助學生突破學習難點
從學生繪制的思維導圖中可以發現,學生常常不能把握好學習重點。教師應當提前收看學生的預習導圖,根據預習時出現的各種問題有意識地進行引導。在課堂教學中要盡可能應用思維導圖(在黑板上畫出或用PPT打出),把重點知識、線索精煉地列示出來,圍繞導圖的導向展開教學互動。對學生制作的優秀思維導圖,教師應當進行課堂展示,鼓勵學生堅持使用這種高效學習方法。
2.3利用思維導圖完成章節復習,利于學生構建知識框架
很多教輔資料都有章節復習的知識框架圖,這是老師的精心作品。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自己利用導圖建立章節知識框架,自己總結歸納的思維導圖對理清知識的內在關系,對抓住重點知識非常有益。
思維導圖有多種可以應用的形式,如填空式導圖法、選擇式導圖法、自主創造導圖法等等形式。填空式導圖法主要是利用關鍵詞和已經制作好的框架圖,讓學生根據課堂所學知識進行填寫。選擇式導圖法比填空式導圖法更加精確,對知識的體系和整體性要求更強,要求反映的知識點更為全面。自主創造導圖法則重點從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出發不給學生提供關鍵詞或是框架,而讓學生自主制作導圖,掌握所學重點內容。教師可以選擇一種或幾種導圖方式,讓學生對相關物理知識進行歸納和總結。
把思維導圖應用到物理教學實踐中有利于教師進行教學設計和組織教學;也有利于學生整理學習筆記,建立自己的物理知識體系,完善小組探究過程,提高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趣味性,最終達到提高學習效率的效果。思維導圖使思維變得清晰簡潔的優越性正逐步體現出來,對物理教學的重要性也逐漸被廣大教師所接受。思維導圖的應用將降低高中物理的學習難度,在物理教學中推廣和應用思維導圖有著必要性和可行性。
參考文獻
[1] 王晨.基于思維導圖的物理師范生課堂教學設計能力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89-91.
[2] 唐敏,楊成.思維導圖在培養中學生物理發散性思維中的應用探索[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9,12,58-61.
[3] 賴樹生.概念圖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7,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