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麗芳
摘要:新常態階段,公立醫院政工隊伍建設理應值得關注。本研究在概述新常態下公立醫院政工隊伍建設現狀的基礎上,較為清晰呈現了其在激勵體系、職責分工、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問題。在此基礎上,研究提出了問題突破的四個路徑,即:完善激勵體系,強化職業分工;健全人才培養,實施專業培訓;促進理念轉變,凸顯崗位作用;創新工作方式,注重部門溝通。
關鍵詞:新常態;公立醫院;政工隊伍建設問題;突破路徑
一、新常態下公立醫院政工隊伍建設現狀
當前階段,隨著我國社會經濟進入新常態階段,社會諸方面呈現出新變化,為妥善應對機遇和挑戰,國家各項體制改革推行并逐漸步入深水區,如何尋求進一步的突破成為眼下當務之急。醫療系統的改革,亦如此。政工歷來是公立醫院不可忽視的核心工作之一,其改革動力源于成效,并對公立醫院發展有重要作用。不僅如此,公立醫院政工隊伍,作為醫院中組織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承擔隊伍,其建設水平直接影響著新常態下各項改革的推行和成效,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時,新常態背景對政工隊伍各方面的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更高標準。
新常態階段,公立醫院政工隊伍建設呈現出較好局面。總體而言,在黨和國家的正確方針指引下,公立醫院政工方面獲得較為穩定的發展,并且在諸多方面取得一定成績。同時,內部建設方面,政工隊伍組織機構合理,人員配置相對完善,規章制度建設較為健全,并且政工隊伍成員黨性修養、思想道德、綜合素質較高,在較高程度上可高效開展各項工作。
但是,不可否認,新常態下公立醫院政工隊伍建設仍舊存在諸多問題。筆者通過文獻閱讀和實際調研,結合自身工作體悟和感受,認為當前問題主要呈現在四個方面:第一,缺乏較為完善的激勵體系,政工隊伍成員分工不明確,出現相互推諉工作任務的情況;第二,缺乏高效合理的人才培養機制,專業化培訓實施較少,難以完全滿足新常態背景下工作需要,甚至部分工作專責還存在“少做事,沒事別找事”心態;第三,工作理念有待進一步轉變,政工崗位在公立醫院中的地位亟待加強,需進一步凸顯政工作用;第四,工作方式需要進一步創新,部門之間、部門內部的溝通交流亦較少,需采取舉措進行強化。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對公立醫院政工隊伍的進一步優化和發展造成了阻礙。
二、新常態下公立醫院政工隊伍建設問題突破路徑
(一)完善激勵體系,強化職業分工
一方面,要完善現有激勵體系,提升政工人員工作積極性。激勵,不僅僅適用于教育領域,在社會各個方面均有所用,尤其是在工作積極性提升層面。以激勵為導向的政工激勵體系分為兩個部分:一是獎勵機制。為加強黨建,提高黨務相關工作成效,公立醫院要以科學政績觀為指引,針對政工隊伍建設設定專門的獎勵制度,切實、有效激發和提升工作人員工作積極性。二是考核機制。公立醫院要堅持獎懲分明、獎懲兼具,必須在聽取和吸納政工人員建議的基礎上,針對政工隊伍開展德、勤、績等多方面的考核指標,尤其是黨建工作成效方面。同時,由獎勵和考核組成的政工激勵體系需完整明確,高效落實。
另一方面,要強化職業分工,明確責任主體。公立醫院政工隊伍建設不同于一般政府機關政工隊伍建設,其不僅僅要注重政策方向性、正確性,更要注重政策與醫院業務的相融性,即堅持以黨建帶業務,以業務促黨建。這種情況下,權責與分工,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公立醫院要依據國家要求和醫院實際情況,將思想政治工作進行細化和分解,確保每一項任務有人可做,每一項責任有人在擔,確保權責統一,高效穩定。同時,建立信息反饋監督機制,鼓勵不同崗位的政工人員相互監督職責履行情況,促進工作任務的有效開展。
(二)健全人才培養,實施專業培訓
一方面,要健全人才培養機制[1]。人才是隊伍建設的基石,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隊伍建設的根基。因此,人才培養對于政工隊伍建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才培養機制,需要從兩個層面進行考究和設計:領導層面和制度層面。當前一個突出現象廣泛存在:領導在并不明晰政工隊伍實然狀態的情況下做出各項人事決策,這容易導致決策執行難以續展。因此,必須建立一整套合理的人才培養和選拔機制,發揮集體作用,保證人事決策成效落地。制度層面,要利用績效考核等制度引入競爭意味,促進政工人員對自身素養的提升。
另一方面,要實施專業培訓。培訓是否專業化,對政工隊伍建設能否起到明顯提升作用,至關重要。因此,公立醫院要采取多種舉措,加大對醫院政工人員的培訓力度。具體來講,可從三個內容著手培訓:一是政治理論學習,要用最新理論武裝政工人員頭腦,培養其堅定的政治立場和扎實的工作能力;二是相關專業技能培訓。公立醫院政工人員需要懂得基本的醫療服務知識,用“內行話”做政工事,提升其他職工的認同感;三是政工技能培訓。要借助政府舉辦的培訓班、自身邀請的政工專家講座等多種形式,提升政工人員工作技能。
(三)促進理念轉變,凸顯崗位作用
一方面,要促進工作理念的轉變。當前社會價值形態的多元化,對人們觀念產生了諸多影響,政工人員作為社會中存在的個體,亦不能免受其影響,因此出現了諸多錯誤的價值觀,如“金錢至上”等。因此,需要公立醫院采取舉措,進一步端正政工人員工作態度,關注政工人員思想變化,提升其對自身崗位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具體來講,一方面要通過調研方式了解政工人員的實際思想動態,查找問題和差距;另一方面聚焦問題,采取有針對性的舉措彌補差距、改進問題。
另一方面,要進一步凸顯政工崗位的作用[2],提升政工人員地位。在當前新常態背景下,很多公立醫院認為只有可以創造效益的科室才是“正規軍”,政工崗位并不受重視,較多時候處于“尷尬”地位,工作開展難度較大。因此,必須進一步提升對政工崗位的重視程度,尊重其勞動成果,認可其工作價值,并將有關政工的決策提升到事關醫院發展的戰略高度。同時,政工人員也要積極奮進,強化自身崗位作用,用卓越的成績證明自身,證明政工作用。
(四)創新工作方式,注重部門溝通
一方面,要善于創新工作方式[3]。互聯網時代的來臨,引發了社會多個層面的變革,催生了諸多“互聯網+”產業模態,公
立醫院在這場互聯網大潮中也未能游離。因此,醫院政工人員要緊跟時代發展大潮,善于借助互聯網,創新工作方式。具體來講要做到兩個層面的創新:一是具體工作方法的創新。政工人員要學會借助網絡所帶來的便利,進一步提升工作效率。二是工作模式的創新。政工人員要善于“借勢而為”,充分借助新媒體手段,創新具體工作模式,如建立醫院內部信息網絡系統,實行“互聯網+政工”新型模式等,以更好地提升工作效能。
另一方面,要加強部門溝通。部門溝通主要包含兩個方面:一是部門之間的溝通。政工部門要與其他部門及時交流,針對工作進行意見反饋和收集,以改善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同時,可設定“定期交流制度”,互換輪崗人員,用真實實踐強化部門之間的交流。二是部門內部之間的溝通。內部之間的溝通,有利于進一步凝聚共識,打造政工共同體。因此,政工部門內部人員之間要時常互換意見,加強相互理解,提升工作效率。同時,政工部門內部可在保證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下,適當實行一定期限的內部崗位互換,以加強不同人員對不同崗位的認知和體悟,藉此加強部門內部的理解和配合。
三、結語
概言之,本研究在梳理新常態下公立醫院政工隊伍建設現狀的基礎上,以問題為導向,提出了四點參考性舉措,旨在通過革新性措施改善當前政工隊伍建設方面存在的不良問題。此冀本研究相關視角、方法和結論可為相關研究提供一定啟示和借鑒。
另外,公立醫院在新常態背景下,必須著眼于時代發展趨勢,尤其是經濟發展變化和醫療系統改革動向,立足本位抓黨建,真抓實干育人才,用實際行動促進政工隊伍建設水平的提升,切實改進問題,增強政工效能。
參考文獻:
[1]李紅英.淺析醫院政工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中國培訓, 2015(6):69-69.
[2]向明會, 杜鳴.新形勢下醫院政工隊伍建設現存問題以及解決對策[J].中外企業家, 2017(5).
[3]王輝.淺析醫院政工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J].價值工程, 2011, 30(22):305-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