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延新
摘 要 課堂教學是外語教學的最主要的環節,近幾年隨著多媒體教學手段在外語課堂的應用,課堂教學形式在不斷多樣化,更趨科學合理化。但不可否認,部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經常出現顧此失彼的現象,不能靈活運用課堂教學的基本原則,而達不到課堂教學目標;有的教師則過于注重形式,而忽視了課堂教學基本目標的落實。
關鍵詞 外語 課堂教學 教學原則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1外語課堂教學基本原則
課堂教學 — 不只是寫好的教案,也不只是搜集好的資料羅列,而是一種“教學創作”,因此課堂教學既要遵循課堂組織原則,又要有創造性。外語課堂教學的基本原則包括:(1)實際的教學目標; (2)明確的言語練習目的;(3)交際情景;(4)明確的功能方向;(5)言語活動。這些任務必需通過外語像母語一樣作為交際工具來解決,學生像通過母語一樣借助外語獲得信息,這也說明,選擇閱讀和視聽文章是很重要的。
2課堂教學中的常規技能和靈感
在遵循課堂教學基本原則的基礎上,教師還應掌握駕御課堂的常規技能。當然,教師的個性總會反映到自己的技能上,但是常規技能是每個教師都應具備的,這是教師常規教學的關鍵。
教學中既要有靈感,還要有教學目的:在一定的教學目的的基礎上,教師把技能和靈感有機結合起來,才能達到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教師應具備的課堂教學常規技能包括:合理運用課堂時間;科學地選擇教學方法;正確地完成練習;有目的地講解要掌握的教學內容;熟練運用現代技術教學手段,適當地使用輔助教具;靈活運用單人,兩人,小組的教學方式。
不具備這些常規技能,教師是不可能成功地組織課堂教學的。因此,教師應認真體會和掌握運用課堂教學常規技能,掌握并靈活運用各種技能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靠教師每堂課前的精心備課,課堂上的創造性地運用和課后及時總結的長期積累。
3外語課堂教學的組織環節
3.1課堂開始
課堂開始的主要功能是讓學生進入外語交際的氛圍。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經常使用被稱為言語充電(訓練)的形式來開始一堂課。有些教師認為,完全沒有必要把時間浪費到一堂課開始的“談話交流”上,他們直接開始教學:
- 同學們準備好,現在上課,認真聽。
這種開始是可以的,但這種開始沒有創造出言語接觸。有些教師沒有忘記課堂開始的言語方向原則,使用看起來是言語形式的句子開始一堂課:
-今天我們來談一談秋天(城市,運輸工具,郵局等話題)。
但是這種開始并不是真實的語言交際。在現實交際過程中很少用這種形式開始交談的。現實中,如果正值秋天,我們想找個與自己交流感受的人,一般會這樣說:多好的天氣啊!今年的秋天來地早;… 對交談者的信任會得以同樣的回報,這樣才會產生交際和溝通。一個成功的課堂開始會在最短的時間內把學生帶入言語交際氛圍,使學生投入到師生互動的教學交流中。
3.2交際情景—貫穿課堂的基本元素
課堂開始創造的交際氛圍應該貫穿整個教學過程。這就要求教師的所有課堂教學行為:指令,檢查,評價和教學的組織都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愿望,課堂上教師和學生始終保持交際伙伴關系。
下面我們不妨通過實例對比,體會一下,課堂上教師應該怎么做,才能有效地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創造交際情景。
(1)-- 現在聽課文!--教師說著并打開播放設備,聽完后,問到:
--都聽明白了嗎?
從學生不整齊的回答中,教師就知道,學生沒聽明白。
--那么,我們再聽一遍,--重新再聽。
這樣可以聽多遍,但效果并不好,因為教師沒有給學生布置相應的任務,學生在不知道聽完后任務的情況下,只是沒有目的被動地聽,聽的效果可想而知。教師應在聽(或讀)文章第一遍之前應該提出與課文內容有關的總的要求和任務。比如:
--聽一下關于倫敦的短文,說出你在倫敦最想到的地方。
如果對短文的內容繼續分析,那么可以再聽,在重新再聽之前,應提出新的要求,把學生的注意轉移到內容的細節上。
--我們再聽一遍短文,說出倫敦不同于紐約的地方(相同的地方及其他)?
(2)-- 教師這樣開始上課:
--今天我們復習課文《大學》的單詞。
這種說法顯然不能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應該這樣說:
--今天你們要學習如何用外語講述自己的大學。
(3)課堂上教師進行提問,讓學生們講述自己喜歡的體育運動,一個學生講完了,教師問到:
--誰還想回答?
而最好這樣問:
--誰還想講?
在有的教師看來,這是無意義的小事,沒必要計較。但是從心理學角度講,這是重要的細節:愿意回答的人總比愿意講述的人少。
(4)一節課結束前,教師問學生:--這節課我們學了哪些新動詞?--學生會列舉所學的單個單詞。最好這樣提問:
--現在讓我們看一下,這節課我們已經會說什么了?
這種提問要有益的多,因為這種提問能促使學生使用句子表達所學內容,而不只是列舉單詞。
通過以上的比較,可以得出,用不同的手段完成同一個教學任務,達到的教學效果是有差異的,教師在課堂中不能忽視任何一個教學環節的處理,所說的每句話,使用的每個教學形式都要針對性,做到有的放矢,激發學生參與課堂活動,落實好課堂教學的基本原則之一— 交際情景教學。
4教師和學生應是言語伙伴
教師在課堂上與學生交流時,一般首先意識到在他面前的是學生,而學生也沒有忘記,在他們面前的是教師,他們之間的這種交際,實際上是教學交際,而并沒有把對方看成是真正的言語伙伴,從而導致學生對這種交際并不感興趣。那么課堂教學中如何擺脫這個缺點哪?
言語伙伴的感覺取決于不同的因素,首先取決于在什么形式中進行交談。不可替代的交際組織形式是成對進行的形式,也就是雙人對話形式。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這種形式的優越性,這種形式能把更多說的時間給學生,而且能提高學生的自主性。在進行雙人形式的活動時,要求考慮到許多因素:
4.1并不是任何一對學生就能構成理想的談話雙方
不能總是機械地把學生分成一對,有時可以讓學生挑選自己的談話對象,對交談伙伴的興趣能集中學生完成任務的注意力。
4.2應創造交際情景,提供正確合理的情景安排
這在培養形成學生的技能(詞匯和特別是語法)的課上,和在學習課文、對話言語時是很有必要的。
在強調雙人形式使用的同時,也不能忽略小組和集體形式的使用。考慮學生的意愿,挑選的3到4人的小組,更能活躍地展開問題的討論。這種形式適合于發展學生的言語技能和討論所讀內容的課堂。
把學生看作談話對象還意味著學會正確地與學生交往,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交往中要注意以下幾點:說話要自然,而不能機械,呆板,要一直把注意力放在談話對方上;把教學形式進行到底。比如,教師給學生提出這樣的要求:
—《我向你們展示圖片或實物,而你們請求我把它們給你》:--這是一本有趣的書,--教師說。
--請把書給我!--學生按要求反應說。
而教師卻并沒有把書交給學生,而把書放到桌子上,不理會學生的疑惑不解,又轉入到第二個句型。這樣,學生參與課堂交際的興趣減低弱了,是因為教師沒有把這種教學形式進行到底。為保證師生的言語伙伴關系,教師應做到下面幾點:
(1)考慮到學生的興趣。
(2)真誠對待學生。形式主義,冷淡都會消除交際的興趣。
(3)注意語調,動作和表情的表現力,這會更能有效地作用于對方。
(4)在交往的過程中要學會走動,坐,站,談話對方的言語意愿也取決于談話者的姿勢。
(5)要和善。交際中學生應能感受到,他的需要就是教師的需要。當學生出錯時,教師絕不能發火激怒,嘲笑學生。
交際 — 是雙方面的交流過程。不管教師具備怎樣的交際技巧,如果學生在課堂上學不到最基本的交際規則,教師與學生同樣也不可能建立起言語伙伴關系。教師必須專門向學生展示交際方法,講解它們的功能,教給學生掌握它們。
5結論
外語課堂教學的組織是有一定規律的,一般遵循以下四個階段;理解階段,加工階段,交流階段和結束階段。但是教師在具體的課堂實踐中,不能死搬硬套,可根據實際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做適當的調整。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時,首先要遵循課堂教學的基本原則,努力掌握教學技能,課堂中積極創新,發揮自己的靈感,貫徹交際情景教學原則,做學生的言語交際伙伴,把握好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科學合理地組織外語課堂教學,以保證高質量的外語教學。
基金項目:本文為2015年度山東交通學院教學改革項目:應用型人才培養視域下引進國外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探索(JG201529)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 施良方,崔允漷.教學理論:課堂教學的原理、策略與研究[M].商務印刷館,1999.
[2] 阿基士娜.學習教學[M].莫斯科,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