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康
摘要:應急預案作為應對突發事件的指導性處置方案,有助于阻斷突發危機事件的事態蔓延,降低事件造成的危害損失,是應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內容之一,而應急預案直接關系到應急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因此,用科學的評估方式來管理應急預案,有助于提高應急預案在指導應急處置工作方面的實效性,從而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最終保障社會的和諧安定。
關鍵詞:突發事件;應急預案;評估方法
一、存在的問題
(一)突發事件在不斷發生,面對突發危機事件,提前做好應對突發事件的準備工作,建立完善應急管理體制,提高政府和社會群眾的應急能力是非常重要的[1]。針對不同類型的突發事件,必須要有針對性的應急預案,才能保證事故發生后,救援工作能夠有條不紊進行。目前應急預案評估為模板式評估,評估的依據和內容有待改善。對應急預案開展評估工作是提高預案科學性和實效性的關鍵,進而可以更好的修訂預案,保證應急預案能夠在應對突發危機事件面前發揮其理想的效果。
(二)我國開始建立應急管理體系的標志是“一案三制”[2],到目前為止形成眾多類型、規模的應急預案,已應用至各個行業當中。因此,對于這些不可行和不完善的應急預案需要采取有效地評估手段來對此進行評估修訂。
(三)研究有助于提高應急能力和降低事故災難的損失程度。美國著名管理學家奧古斯汀在危機管理工作中提出了"預防、準備、確認、控制、解決、總結"六個階段的理論,奧古斯汀在六個階段理論中著重強調了事故的預防和準備是控制整個事故最為關鍵的步驟[3],它在應對事故階段上花費最少,起到的效果作用卻較大,但是這兩個階段卻非常容易被忽視。據發達國家數據統計,提前做好事故預防和準備工作可將突發事件造成的危害損失降低百分之6,而預防和準各工作階段的核也就是應急預案。
二、突發事件應急預案評估方法淺析
(一)定性評估方法重點是要對預案的內容和結構的評估,對于評估的依據和內容有著嚴格的要求,依據的充分直接影響評估的全面性,內容的針對性直接影響評估的科學性。目前國內的應急預案的評估研究多為模板式評估,評估的依據主要是國家出臺的相關法律法規,評估的內容也只是預案的表面內容,無法真正的分析到應急預案對于突發事件主體和次生衍生工作的影響。定性評估方法引用較多的是責任矩陣法。在矩陣圖里,每個工作人員都可以清除的了解屬于自己的責任和與自己相關的間接相關的工作有哪些,有利于項目工作的開展,并且在在完成任務后還可以對每個人的工作進行分析統計,有利于工作人員的再分配和管理。但是該方法對于預案評估分析只能分析某一部分,對于預案整體分析和結構分析沒有涉及。
(二)定量評估方法。定量評估方法有很多,主要是應用較多的綜合評分法和AHP層次分析法。綜合評分法是將應急預案各個部分指定不同的打分指標,評估人員依據預案中各個內容的情況對照指標打分的要求逐一打分。綜合評分法是建立在評估指標體系的基礎上,優點是開展簡單方便,建立適當的評價指標即可進行分析,缺點是方法缺乏一定的科學性,指標建立的合理性決定分析結果的準確性,適用于簡單、單一的內容評估;AHP層次分析法是決策分析的一種方法,適用于目標決策類別多、判斷的標準多、決策的影響因素多等復雜的主體。層次分析法重要的特點就是能夠將兩個要素進行權重的比較,區分兩者之間的重要程度,該方法基本步驟有建立層次結構模型、構造判斷矩陣、指標權重的計算,最終計算出哪個指標會更加的重要,并以此作為決策的依據。層次分析法對于指標要素分析模糊,不確定性因素較多的工作有一定的幫助,但是該方法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權重的劃分,若劃分的不合理則會導致整個方法運用的不科學性,最終導致分析結果存在較大誤差。
三、對照評估方法本研究
(一)應急預案對照評估方法,是一種新的預案評估模式,將對照式的評估方法應用于應急預案評估中,省去一些繁瑣的數學理論評估的過程,站在預案本身的角度來評估預案結構、內容中存在的問題,較符合當前應急預案文本性評估的工作要求。國內外研究的預案評估方法注重對評估過程和結果的描述,但預案評估的最終目的即是發現預案中存在的問題,給予針對性的建議,讓編制預案的人能夠知道如何去修訂預案。對照評估方法采用5個方面的標準作為評估依據,重點對預案的完整性、充分性、可行性、可接受性、符合性以及《預案》的文本架構的科學性和靈活性等進行評估,該五個方面的標準選擇較為可靠,有法律法規、國外先進理念、相關的研究報告、案例等,具有前瞻性和可靠性真正的站在預案本身的角度來評估預案。對應急預案的文本結構的科學性和靈活性方面也進行了評估考慮。
(二)對照評估法的實施要領。預案評估采取對照評估的方法,但是在對照應用中采取頭腦風暴的研討模式,邀請預案內容所涉及的專家,相關部口人員進行座談,依據相關標準要求,利用對照法,對預案的結構、內容等進行逐一對照討論,分析預案中規定的任務是否符合實際情況,現有能力是否滿足其需要。最終將意見匯總,完善預案。
四、淺議的結論
對照評估法適用性廣,該方法適用于各種類型的預案評估工作,并且方法在使用上較為方便,可以廣泛的推廣使用;針對性強,該方法可以針對某個突發事件的情況,詳細有效地分析應急預案的各項指標內容,針對性較強;準確性高,該方法依靠了國內外的法律法規和成熟的思想理念,并且還依據了預案相關的研究成果和演練結論,所以在評估依據方面較為科學可靠,評估的結果準確性高。
參考文獻:
[1]李湖生,劉鐵民.突發事件應急準備體系研究進展及關鍵科學問題[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09(06).
[2]劉功智,劉鐵民.重大事故應急預案編制指南[J].勞動保護,2004(04).
[3]楊云涵.政府公共突發事件應急預案評估模型研究[D].浙江王商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