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霞
摘要:2016年,人民幣國際化迎來了黃金時期。本文從人民幣國際化的內涵出發(fā),分析人民幣國際化的現狀,探究當前人民幣國際化的推動因素,展望其發(fā)展前景。
關鍵詞:人民幣國際化;金融市場;“一帶一路”戰(zhàn)略;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特別提款權(SDR)
一、人民幣國際化的內涵
貨幣國際化是指一國法定貨幣在使用范圍和職能上擴展到國際范圍被各國廣為接受的概念范疇。人民幣國際化程度可以簡單地通過以下四個指標衡量,一是以人民幣作為流通手段的國際化指標,二是以人民幣作為支付手段的國際化指標,三是以人民幣作為價值尺度的國際化指標,四是以人民幣作為價值儲備的國際化指標[1]。
二、人民幣國際化的現狀
(一)人民幣國際化主要在以下三個國家或地區(qū)取得了顯著的進展
1.人民幣在周邊國家、地區(qū)的流通。人民幣在東南亞的許多國家或地區(qū)已成為硬通貨。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韓國等國家伴隨旅游業(yè)的興起而得到發(fā)展的人民幣流通;中越、中俄、中朝、中緬、中老等邊境地區(qū)伴隨著邊境貿易、邊民互市貿易、民間貿易和邊境旅游業(yè)的發(fā)展而得到發(fā)展的人民幣流通;
2.人民幣已成為全球第二大貿易融資貨幣。中國人民銀行政策研究局局長陸磊2016年6月17日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主辦的“經濟每月談”上表示,人民幣國際使用正在逐步擴大,已成為全球第二大貿易融資貨幣。截至到2016年3月末,中國人民銀行與33個國家或地區(qū)的中央銀行簽署了本幣互換協議,總規(guī)模是3.3萬億元。
3.人民幣在非洲的推進尤為迅速。中國現主要以人民幣與非洲主要貿易伙伴交易,越來越多的非洲國家開始使用人民幣,并把它納入各自的貨幣籃子。
(二)人民幣國際化主要在以下三個維度取得了顯著的進展
1.跨境貿易與投資的人民幣結算已占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的很大比重。
2.截至2015年11月底,離岸人民幣存款存量已接近兩萬億元。
3.截至2015年11月底,中國央行已經與近30個國家央行簽署了總額約3萬億元的雙邊本幣互換。2015年11月30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宣布將人民幣納入SDR貨幣籃,這無疑是國際社會對人民幣國際地位的一種承認,是人民幣國際化七年時間以來取得的重要成就[2]。
三、現階段人民幣國際化的推動因素
(一)金融市場持續(xù)發(fā)展
國內金融市場發(fā)展程度是決定一國貨幣國際地位的主要因素之一。金融市場的發(fā)展程度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廣度:提供廣泛的金融工具,包括對沖風險的市場;
2.深度:在特定的市場上,存在大量的金融工具;
3.流動性:高交易量。沒有足夠發(fā)達的金融市場,人民幣就不能令人信服地在國際交易中使用[3]。
在過去的七年間,我國的金融市場整體而言在廣度、深度和流動性等方面都取得了較大的進步,雖幅度有限,國內條件的日趨成熟將使人民幣國際化在未來快速推進。
(二)“一帶一路”與人民幣國際化之間的戰(zhàn)略協同效應
作為來自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貨幣,人民幣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地區(qū)有良好的使用環(huán)境。中銀香港發(fā)展規(guī)劃部經濟研究處策略員孔玲(2016)表示,借助“一帶一路”戰(zhàn)略構想的實施,人民幣在大宗商品結算、基礎設施融資、跨境電子商務等方面,有較大機會形成區(qū)域使用的突破口;與此同時,人民幣國際化有利于加強沿線國家與地區(qū)之間的貨幣流通,降低區(qū)域內的金融風險與交易成本,促進區(qū)域經濟的全方位深度合作。“可以說,‘一帶一路與人民幣國際化戰(zhàn)略目標存在一致性,兩者可以相互促進,協同發(fā)展。”她表示。
(三)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人民幣加入SDR籃子對人民幣跨境和國際使用提供強大的助力
1.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要“逐步實現資本項目可兌換”,而在十八大報告中對于資本項目可兌換的表述發(fā)生了微小變化,改為“逐步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后者增加了“人民幣”三個字,明確提出了逐步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的要求。人民幣國際化政策將繼續(xù)向縱深發(fā)展。可以預測,在下一階段,人民幣的國際化將主要沿著“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有序推進。
2.人民幣加入SDR籃子。SDR即特別提款權(Special Drawing Rights),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于1969年創(chuàng)設的一種國際儲備資產,旨在補充IMF成員國的官方儲備,以彌補布雷頓森林體系中美元和黃金不足的問題。如果說“入世”,標志著中國真正融入全球經濟,那么“入籃”將意味著中國真正融入全球金融體系。據央視財經2015年12月1日消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副總裁朱民表示加入SDR對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它表明了人民幣得到了整個國際的認可。人民幣的國際化,不單是個金融過程,也是一個經濟過程的非常重要的方面。
(四)英國脫歐
英國脫歐將導致歐元相對地位下降,國際貿易、金融交易需要新的貨幣來平衡美元獨大的局面,因此全球客觀上需要人民幣。
四、結論
人民幣國際化進入了發(fā)展的黃金時期,面臨著許多機遇和較多的有利條件,未來十年間,人民幣具備了躋身英鎊、日元等第二層次國際貨幣的發(fā)展?jié)摿Γ嗣駧乓盐丈鲜鰴C遇,做到方向正確、操作得當,到本世紀中葉,人民幣很有希望與美元、歐元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
參考文獻:
[1]周鋒,潘錫泉,俞杭.人民幣國際化及其“中國式”路徑機制研究[J].浙江金融,2013(12).
[2]張明.加入SDR之后人民幣國際化的挑戰(zhàn)與對策[J].當代金融家,2016(01).
[3]韓軍偉.我國金融市場發(fā)展與人民幣國際化進程[J].科技與企業(yè),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