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強
摘要: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才,在這個思想多元化的時代,如何增強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激勵員工發揮最大效能,已成為企業管理迫在眉睫的問題。本文以員工需求為切入點,探索增強基層生產單位員工對企業歸屬感的途徑,增強企業活力,以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歸屬感;影響;增強
企業的歸屬感 [1]主要指由于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的共同作用,使員工對企業產生高度的信任和深深的眷戀,從而在潛意識里將自己融入到企業的整體中去,將企業利益作為自己行事的出發點和歸結點。歸屬感的形成是一個漸進、復雜的過程,其形成后將促使員工將個人目標與企業目標相融合相統一,使員工對企業的發展目標產生強烈的認同感,從而為達成個人及企業目標而不斷強化自我并對企業產生強烈責任感。
員工的企業歸屬感對企業發展尤其重要,能否使員工產生歸屬感,是贏得員工忠誠,以及增強企業凝聚力、向心力和競爭力的根本所在。從這個意義上講,歸屬感應定位為企業文化構建的內核,對企業的責任感、使命感、成就感、榮譽感、自豪感等等都是圍繞它、以它為基礎的,有了歸屬感,心才會踏實,工作才會有干勁,才能促進企業與員工的共同成長進步,最終實現企業經營目標與個人勞動目標同步實現。
一、基層單位員工企業歸屬感現狀分析
伴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在設備自動化、管理科學化、經營網絡化的工作環境下,員工工作幸福狀況究竟如何?大量實證研究發現,當前中國職場人士的工作幸福感不容樂觀,整體工作幸福指數處于中等偏下狀態,且在工作中體驗了較多的負面情緒,越來越多的職業倦怠、離職跳槽、勞資沖突問題困擾著企業員工也拷問著企業的有效管理,各種組織不得不面對諸如協調管理、激勵管理、員工職業生涯管理、跨文化管理等新的課題。以企業員工為管理對象,通過制定和實施企業培訓開發、績效管理、薪酬管理、員工關系等各項政策和管理實踐,從而對員工行為、態度、績效產生影響的人力資源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
筆者所在油田企業,需要有大部分員工在一線工作,工作一線的條件艱苦,且因地域原因與家人聚少離多,員工容易產生不良情緒。因此,加強員工幸福感研究,揭示人力資源管理各職能領域與員工幸福感的內在關系,尋找影響員工工作幸福感的主要管理因素,對于營造幸福企業、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增強基層單位員工企業歸屬感的措施
從大量的統計數據和事實判斷,員工具有較強的企業歸屬感,會對企業產生積極的影響。現代企業管理是以人為中心的管理,人力資源是當代企業最寶貴的資源,人力資源所具有的創造性和可持續性,是世界上任何一種物質資源所無法比擬和替代的。人才是為企業創造剩余價值、贏得企業實力的唯一推動力。因此如何增強基層生產單位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其意義就在于增強員工的責任感和義務感,讓員工將公司的事當作自己的事來做,最終促使企業經營目標與個人勞動目標同步實現。
(一)物質層面
1.良好的薪酬和福利
薪酬和福利設置的合理性、公平性、多樣性是影響員工企業歸屬感的重要因素。如果把握不當,非但不能提升員工的歸屬感,還會適得其反。報酬的多樣性很重要,不同的報酬形式會產生不同的心理和社會效應。企業除發放給員工的個人福利以外,還可以在企業內部設置公共福利項目,如員工食堂、浴室、班車、運動健身場所及器材、圖書館、洗衣服務、美容美發服務或者是企業俱樂部會員身份等。企業為方便員工生產生活而進行的這些資產投入,會令員工感受到企業為其帶來的方便,歸屬感就會伴隨而生。
2.安全舒適的工作環境
企業應該盡可能地為員工提供安全、整潔、方便、舒適、利于員工身心健康的工作環境。事實證明,良好的人性化的工作環境會使員工切身感受到企業對員工的理解、重視和關愛,使員工派生出歸屬感。同時,良好的工作環境也是員工福利的一個表現形式。
(二)制度層面
1.科學合理的激勵機制
雖然薪酬和福利是留住人才的有效手段,但是一份有關離職原因的調查報告顯示,在眾多的離職原因中,位居榜首的不是對薪金待遇不滿意,而是覺得沒有發展前途。對于大多數年輕人而言,工作不僅意味著謀生,更意味著自我價值的實現,這是人類本能的更高層次的需求。富有挑戰性的工作和成功的滿足感,往往給員工帶來更深層次的精神愉悅。因此,建立科學合理的激勵機制顯然對增強員工的企業歸屬感意義重大。激勵機制是企業為滿足員工的需求而建立的一系列持續激發人的動機,并使其把企業目標作為自己奮斗目標的途徑、方式和方法的總和,除薪酬外還應包括:權力、參與、培訓、晉升、榮譽、精神撫慰、尊重等,可以用“精神薪金[2]”來概括。企業應利用各種手段為員工構建參與企業事務、展示自我、發展自我的平臺和機會,并兌現企業對員工激勵政策的承諾。員工自然會把自身和企業的共贏統一起來, 激發出最大的主觀能動性,企業由此也可以發現和更有效地利用人才、留住人才。
2.建立切實可行的溝通機制和渠道
對企業來說,需要形成在管理架構與員工之間公開、自由、誠實、開放的溝通氛圍。有效暢通的溝通渠道可以實現領導和員工之間心與心的交流,可以促進員工彼此之間思維的碰撞、感情的升華,從而避免一切不必要的誤會和不滿情緒。員工在有效溝通的文化氛圍中工作,不僅能夠控制和激勵員工的行為,實現信息共享,而且能夠讓員工產生被尊重、被信任的感覺,只有員工的心理需求得到滿足,才會對企業產生深深的依戀感和認同感。
另外,管理層應讓員工了解公司的營運狀況,讓員工參與與之有利害關系的事情的決策。當員工有參與感時,對工作的責任感就會增加,會更加明確自己的職責,這些都可以有效地增強員工的歸屬意識。
(三)精神層面
1.優秀的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3]是一個企業的經營靈魂,是一個企業所表現的風格、習慣、行為準則、企業價值觀和企業精神,它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動力源泉,是永遠不能被復制的。企業文化是企業在生產經營實踐中逐步形成的為全體員工所認同并遵守的,帶有本組織特點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價值觀和經營理念,以及這些理念在生產經營、實踐、管理制度、員工行為方式與企業對外形象的體現的總和。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可以通過集體活動、公益活動使員工感受到企業文化的豐富內涵,使員工把自身的價值觀與企業的價值觀高度統一,使企業產生強大的凝聚力,使員工產生強烈的企業歸屬感。
2.良好的企業形象
企業價值觀的外在表現就是企業形象,良好的企業形象是巨大的隱形財富,可為企業贏得公眾的信任,為企業形成良好的道德風尚,使員工產生強烈的自豪感、榮譽感、歸屬感,這也是品牌效應的重要體現。因此,企業應該注重把員工的理想、信念、利益、價值、需求與企業的整體目標進行整合,統一共同的行為取向和價值觀念,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形成一個和諧、共享、信任的文化氛圍,進一步深化員工的歸屬感。
3.良好的企業風氣
企業風氣的優劣直接導致員工滿意度的優劣。不良的風氣是矛盾和不滿的溫床,必須引起管理層的高度重視。營造一個和諧民主、寬松祥和、健康活潑、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會令員工產生工作的愉悅感,也可以為企業吸引更多的人才。企業內部人文環境的優劣無疑是影響員工歸屬感的重要因素。
4.優良的領導綜合素養
每個領導的工作風格均不相同,他們往往把自己的個性、氣質、偏好等性格因素以及素質、修養等人格因素融入到企業中去,因此,這就要求領導者必須注重自身管理水平的改善和提高。從領袖魅力、感召力、智力刺激以及個別化關懷四個方面滿足員工高層次的需求。關心下屬的日常生活和發展需要,幫助下屬以新觀念、新看法、新思路解決問題,利用個人的魅力激勵、喚醒和鼓舞下屬完成組織目標,在工作中不知不覺地變革著員工的工作態度、信念和價值觀,從而使員工產生巨大的歸屬感,更好地為企業分憂解難。
三、總結
一切為了員工幸福,依靠員工創造幸福。一個良性發展的企業必定是使大多數員工獲得最大歸屬感的企業。從這個角度來看,企業在獲取發展的同時應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把員工的根本利益放在優先考慮的位置,尊重、愛護和關心員工的個人價值,為其提供成長機會,營造和諧的工作環境,注重公平公正,充分發揚民主,與員工一起創造可持續發展的企業。
參考文獻:
[1]宮鋒.論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J].經營管理者,2013(10):322.
[2]艾蘭蓀.給員工多些“精神薪金”[N].健康時報,2007-11-05(007).
[3]張加勇.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的靈魂[J].知識經濟,2012(1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