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慶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我國機械制造業的技術也不斷提升,取得了很大的發展空間,尤其是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引進一些國外先進技術以后,再結合自身堅持不懈的研究,機械制造業技術得到了飛躍性的發展,對國民經濟發展,GDP的提高起到了非常大的促進作用。而在實際的機械生產制造當中,機械制造不單單會受到技術因素的制約,還受到其他多個因素的影響,從而影響最終的產品質量。本文就針對影響機械制造業的多種因素進行系統分析,盡量規避它們的不利影響。對我國的機械制造的水平提升提供參考和建議。
關鍵詞:機械制造;影響因素;控制方法
一、機械制造過程中質量控制的重要性
隨著兩次工業革命的爆發,各國之間的工業水平逐漸拉開了差距。很多起步早的老牌工業國家抓住了這個機會,工業技術飛速發展,在技術質量和制造質量上都取得了明顯突破。技術的更新換代是機械制造業發展的一個主要手段,但在技術革命提高了機械制造水平的基礎上,它也間接地提高了對機械制造產品質量的要求。機械制造的最終目的是得到合格的產品,技術方面的進步也是為了得到更合格產品。因此,機械制造業的重點應該放在機械產品的最終質量上,研究影響產品最終質量的相關因素,并想辦法去解決這些影響因素,這樣才能對機械制造產品質量得到有效地控制。
機械制造業的目的肅然是為了得到最終產物,但它的根本還是為了促進經濟的發展,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水平。因此,機械產品質量的提升不單單只對企業的生產和發展,對國民經濟的提升也有重要影響。因此,技術研究人員要在機械制造業中,對質量問題進行嚴格把關控制。
二、機械制造業中控制質量問題應考慮的因素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影響機械制造業的因素也不斷地發生變化,逐漸增多。但是事物的發展往往萬變不離其宗,加工進度、加工誤差以及一些外部因素一直都是影響制造產品質量的因素。目前來看,主要由以下三種因素:
(一)加工因素影響
眾所周知,機械制造業的產品往往不是一個單一的部件,而是由多個環節所生產的零件組合而成。在機械制造的過程中,不僅僅制造技術的本身會對制造產品的質量產生影響,每個環節所生產的零件質量也會對產品質量產生重要影響。一般來講,機械單個零件的加工精度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反映出該機械整體的質量水平。每個零件的加工精度愈精密,其最終產品的質量也就越高。但零件過高的加工精度往往會使機械制造的成本增加,在制造總投資不變的情況下,機械產品的生產效率反而會下降。
(二)加工誤差影響
無論生產技術如何進步,機械制造過程多么精密,其產品加工在加工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誤差。“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說的就是機械制造業當中的情況。機械加工制造往往不會是一個單線的生產過程,而是一個包含了多線,包括機床、磨具、半成品等包含多條線的一個生產流程。在機械制造中,每一個環節都缺一不可,每一個環節都對最終的制造結果起著關鍵的作用。而且這些環節當中的誤差往往是難以避免的,所以我們機械制造業研究人員在日常生產中,就要從細微之處入手,盡量從每一個環節來減少誤差,以做出更好的產品。來減小它對機械加工企業帶來的經濟效益影響。
(三)外部因素影響
在生產過程當中,除了機械零部件自己本身對最終產品的影響,其外界因素對產品最終的品質也有著很大的關系。在機械制造過程當中,加工零件所用的機械在日積月累的磨損之下,其加工載體往往會發生變形,從而導致產品的精度發生變化,影響最終機械產品的質量。另外,除了機械因素會影響產品最終的質量外,溫度的高低也會對產品的最終質量產生影響。材料在加工時往往會因為摩擦而放出大量的熱,而有些材料就會因為溫度的過高而發生質變,影響機械最終質量,對企業的經濟效益產生影響。
三、機械加工中進行質量控制的方法
(一)加工精度測算法
機械產品的每個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對最終的產品都有影響,而在機械制造業中,對加工精度的分類主要有以下三種:尺寸精度、形狀精度、位置精度、這三者之間相輔相成,每一個因素都不能單獨存在,它們共同對機械加工的精度提出了要求。因此,采用加工精度測算法,分類測量零件加工的各項尺寸,以保證機械加工中各零件的各項精度,從而提升產品最終質量。
(二)工藝系統調整法
在機械產品的生產過程中,因為每個客戶對產品的要求也不盡相同,所以我們在制造時,也應該對機械產品的生產工藝系統做出適當的調整。一般來說,對機械加工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兩種方法:試切法和試調法兩種方法。試切法主要用于小型的機械產品制造與加工中,它的優勢就是根據最終產品的需求而實時的調整機械位置,來保證加工符合要求。試調法則主要用在大批量的機械產品制造過程中,在對機械產品進行大規模加工之前,根據產品要求,對機器進行統一的參數調整,保證精度的統一性。
四、對質量誤差的控制對策與建議
在機械加工的過程中,進行適當的控制往往可以使機械的質量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往往可以對機械的加工制造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提升機械產品的質量,是機械制造業進行技術革新的最終目的,因此我們一定要采用合理的機械質量控制策略,來實現這一個最終目標。通過機械制造業方法的改革,來使產品生產獲得更大的成效。目前來說,主要有以下幾種可行性較強的策略:
(1)對機械加工作業條件的控制
(2)對機械加工工序產品的質量檢查與控制
(3)機械制造過程中對零件質量的監控
(4)對機械的裝配及整機性能的監測
五、總結
通過上文內容來看,對機械產品最終質量的控制,不僅僅要從影響產品質量的內、外因素入手進行探究、分析,而且還要從實際情況出發,對機械制造中出現的問題提供有針對性的意見。從科學技術理論和工藝實踐兩方面入手,雙管齊下,對機械制造的提高進行有建設性的改變,為機械制造業的進步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孫咸.燒結焊劑的冶金過程及工藝質量控制[J].機械制造文摘-焊接分冊,2015(1):1-5.
[2]孫咸.鈦型氣體保護藥芯焊絲熔滴細化機理及其控制[J].機械制造文摘-焊接分冊,2014(5):17-23.
[3]孫咸.藥芯焊絲熔敷金屬韌性對熱輸入敏感機理及其控制[J].機械制造文摘-焊接分冊,2015(6):21-2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