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智+馬靜
摘 要:文章闡述了我國專用汽車的發展概況,從專用汽車技術發展現狀出發,分析了我國專用汽車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發展趨勢,并提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專用汽車;技術;發展方向
1 我國專用汽車企業發展現狀
1.1 專用汽車產品特點分析
我國的專用汽車按用途可以分為兩大類,即運輸類和作業類。隨著高等級公路網絡化建設的加快和物流業的快速發展,我國的運輸類專用汽車獲得了廣闊的發展空間。近幾年,自卸汽車、廂式運輸車、罐式運輸車、半掛車等的迅猛發展即是佐證。由于這類車型具有市場需求量大、可批量生產、底盤選擇余地大、技術門檻低等特點,集中了相當數量的專用汽車企業組織生產。一方面,整車企業對批量小的底盤缺乏開發積極性,另一方面,大多數專用汽車企業又不具備專用底盤生產資質和技術能力。隨著《專用汽車底盤生產準人管理規定》的完善和實施,專用底盤制約專用汽車發展這一瓶頸問題有望緩解。作業類專用汽車要求專用底盤性能可靠、技術先進,專用裝置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其功能,因此大量的先進技術被移植到作業類專用汽車上,形成了技術密集型產品,附加值較高,甚至專用裝置比專用底盤價格高出數倍,容易培養核心競爭力,形成國內領先產品,如廣東粵海的清障車、杭州愛知的高空作業車和北電科林的廣播電視車等。
1.2 專用汽車企業技術研發分析
相關資料統計顯示,目前我國專用汽車行業已有6%左右的企業建立了完整的產品研發體系,具備獨立的系列化產品開發能力。大部分專用汽車企業采用開發軟件進行模塊化仿真設計,如Aut。-CAD、Por/E、CATIA等,大大提高了研發質量和縮短了開發周期。但是,我們還應該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國專用汽車產品研發還處于較低水平,模仿設計痕跡比較明顯,技術雷同現象突出,并沒有實現質的轉變。
1.3 專用汽車企業工藝裝備分析
工藝裝備對提高專用汽車產品的生產質量至關重要,受到了專用汽車企業領導層的高度重視,紛紛不惜重金采購先進的工藝設備,我國的專用汽車產品生產制造水平有了明顯提升。目前,大部分專用汽車企業都裝備了智能化焊接機、焊縫檢測機、數控切割機、水下等離子切割機、數控折彎機、數控剪板機、整車噴砂噴丸機等先進的機電工藝設備,工藝水平已接近世界先進水平。
2 我國專用汽車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2.1 行業需要引導和規范
我國專用汽車行業的管理完全歸屬于整個汽車行業的管理體制當中,由于專用車的特殊性,產品標準的適用性不夠完善,標準法規的制訂、修訂工作跟不上產品開發的速度,相關的管理政策沒有細致的規定,執行的力度也不夠強,使部分專用汽車企業和產品的發展受到影響。我國專用汽車企業同時分屬多個行業和多級政府部門,部門職能交叉,加大了政府的協調成本,給實施行業管理帶來了很大難度。同時,《公告》、“3C”認證、《環保目錄》等管理模式難以滿足專用汽車產品的特殊性,加大了產品注冊申請成本,使企業失去了經營的靈活性和快速應對市場需求的能力,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專用汽車的發展。
2.2 產品結構不合理
國外發達國家專用汽車保有量占載貨汽車保有量的比例已達到65%左右,專用載貨車年產量占當年載貨車總產量的50%以上,載貨類專用車中,輕、中、重型比例為3∶ 4∶ 3。而據2004年統計,我國專用汽車總產量約為60. 55萬輛,占當年載貨車總量的39. 7%,在噸位構成比方面,中型專用車多,重型專用車少。產品結構的不合理與日益增長的多樣化、個性化的用戶需求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3.3 底盤專用化程度不高
專用汽車種類多、規格雜,為滿足不同專用裝置的良好匹配,對底盤有著獨特結構和特殊性能的要求。我國專用汽車底盤的技術含量不高,長期困擾著專用汽車的發展,除有少量專用汽車如部分起重汽車采用專用底盤,其余大多數專用汽車采用二類載貨汽車底盤改裝,這些車型結構布置不夠合理,車輛適應性、經濟性、平順性較差,極大地影響著專用汽車技術水平的提高。目前,國內外購底盤進行改裝生產的中小企業,機械化程度低,產品質量參差不齊,與國外發達國家有很大差距。
2.4 研發能力薄弱、核心技術欠缺
我國專用汽車大多為勞動密集型、技術含量低的產品,如半掛車、自卸車等,一些高科技產品及高技術關鍵部件仍需進口。由于專用汽車生產批量小,新產品開發所需投入較大且投入回收期長,許多企業雖然在部門設置、人員配備等方面有所安排,但普遍存在資金和人力投入的不足,特別是缺乏高素質技術開發人才,因此,實際的研發工作無法開展,自主開發和創新能力成為了行業技術發展的瓶頸。總體來講,我國專用汽車技術和產品的研發能力還處于較低水平,國內企業大多是仿造國外車型,個別車型為引進國外產品關鍵技術、關鍵部件。
3 我國專用汽車未來發展趨勢
3.1 品種多樣化
專用汽車產品是專門為特殊用途服務的,隨著社會經濟、技術的發展,由于專用汽車服務的廣泛性和專業性,形成了專用汽車多品種的特點。目前世界上專用汽車品種發展速度極快,功能要求越來越細,專用化程度越來越高。由于各行業的特點不同,我國專用汽車及其底盤發展趨勢對具體品種的需求量也不同。
3.2 產品重型化
統計數據顯示,2007年重型卡車的市場銷量為487 481輛,同比增長58.64%。從中長期來看,推動重型卡車行業增長的因素主要是公路貨運需求、基礎設施建設和房地產開發投資等。同時,道路條件的改善和交通運輸業的發展為公路運輸的高速化、集裝箱化創造了良好條件,為大噸位、大功率、多軸化專用汽車的廣泛應用提供了廣闊空間。
4 結束語
我國專用汽車的主流市場集中在兩大領域,一是城市建設與服務,二是高等級公路運輸與管理。這兩大領域包括了專用汽車的大多數品種,這些品種會根據各自行業的發展情況,隨時間、地點的不同成為市場的熱點。因此,富有遠見的專用汽車企業要努力把握發展機遇,完成技術、資本、營銷體系建設的積累,從而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因具有優勢產品而獲得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崔增輝,王祖德.專用汽車發展趨勢研判仁J].汽車工業研究,2006.3.25一29.
2.C.KPrahalad,GaryHamel.TheCoreCompeteneeoftheCorPoration.HarvardBusinessReview,1990.May-June.79一91.
作者簡介
曹智(1994-),男,漢族,鄭州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專業2014級學生。
馬靜(1995-),女,漢族,鄭州大學化工與能源學院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2014級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