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職院校圖書館是院校管理與綜合素質教育開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做好圖書館管理與服務創新研究,是中職院校教育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研究中我們發現將信息化技術融入管理與服務體系中,可以很好地提升圖書館管理與服務質量,為圖書館整體發展提供支持作用。
關鍵詞:信息化技術;中職院校;圖書館;管理;服務
隨著我國職業教育體系的日益完善,中職教育院校成為了職業教育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綜合教育模式的開展成為了職業教育改革的一個組成部分。在中職綜合教育過程中,院校圖書館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如何提高圖書館管理與服務質量,確實發揮其教育作用就成為了圖書館管理者重要的研究內容。在研究中管理者發現信息技術的推廣,是圖書館管理與服務創新的一個重要契機,因此管理者在信息技術支持下,以提高圖書館管理與服務質量為目標開展了創新研究。
1 當前中職圖書館管理與服務存在主要問題
1.1 管理理念與方式落后
在圖書館管理實踐調研中我們發現,當前部分中職校園圖書館依然采用傳統的管理理念與方法,嚴重的影響了圖書館教育作用的發揮。在圖書館管理理念中,管理者依然將圖書館作為行政管理的一個部分,未將其作為教育管理體系的組成部分,進而開展相關的教育性林論與實踐研究,影響了其教育作用的發揮。在管理模式中,其主要問題包括了以下三個方面。(1)管理機構單一。在當前的圖書館管理中館長一般負責整體管理工作,而在館長之下并沒有設立服務、技術研究相應的機構或專人,開展專業化的支持工作。這種機構支持的缺乏,造成了圖書館管理單一老化現象嚴重。(2)技術支持不足。在實地調研中我們發現,大部分圖書館管理方法依然停留在人工管理形式中,許多先進的圖書管理技術并沒有在實踐中得以應用,影響了整體管理效率。(3)行政化管理痕跡嚴重。由于我國的圖書館管理專業長期處于行政管理狀態,因此雖然教育改革以推進多年,但是管理實踐中行政式管理痕跡依然嚴重,無法確實推進新型圖書館管理與服務方法。
1.2 圖書館資料收藏體系與措施有待改善
圖書館資料收藏體系是否完善決定了圖書館作用發揮,以及其能否為中職教育提供教育服務的基礎。但是在調研中我們發現,目前部分中職圖書館資料收藏體系依然有待完善。這一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兩點。(1)藏書老化、重復現象較為嚴重。部分圖書館為提高藏書量,因此短期內采購了大量圖書對藏書進行補充。但是大量的補充中經常會出現圖書技術內容與數據老化,以及圖書重復購買問題的出現。這些問題的出現,都會嚴重影響圖書館的藏書質量。如在調研中我們發現,部分中職技術書籍依然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出版,其大部分技術內容已經嚴重落后。特別是計算機、數字化技術類書籍,其技術換代內容較快,也是當前圖書館藏書老化、重復現象存在的重災區。(2)非書資料較少。圖書館資料收藏體系中,除了傳統的圖書與檔案收藏外,視頻、音頻、軟件類的非書資料應占據著較為重要的位置。如中職計算機專業需要軟件系統資料、專業課程微課資料等,都應是圖書館非書資料收藏的主要內容。但是由于部分圖書管理者忽視了這部分內容,造成其收藏數量達不到學生使用要求。同時在研究中我們還發現,部分圖書館在圖書與資料收藏中依然采用傳統的資料收藏措施,沒有形成數字化收藏模式,影響了資料收藏質量與管理效率。
1.3 信息化技術推進不足
在部分圖書館管理與服務過程中,信息化技術應用依然推進不足,進而影響了其管理服務質量與效率的進一步提升。這種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1)信息化管理技術使用不足。在圖書館管理過程中,部分管理者不論是在圖書、人力還是日常工作管理中,都沒有發揮出專業軟件、網絡辦公等,信息化管理優勢作用,進而造成管理質量與效率的降低。如圖書管理中,大量的圖書分類、檢索工作依然使用人力模式,沒有使用專用的相關軟件,就是這類問題的主要表現。(2)信息化服務技術應用不足。在圖書館服務過程中,部分圖書館依然采用人工辦理登記、咨詢、借閱等服務工作,嚴重的影響了圖書館服務工作效率。
2 信息化技術支持下的中職圖書館發展方向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其對中職圖書館管理與服務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進作用。在信息技術推進下,中職圖書館管理與服務呈現出以下發展模式。(1)自動化。在信息技術支持下,中職圖書館通過專業化人力管理、圖書管理軟件等技術支持,可以完成自動考勤記錄、讀者意見咨詢、圖書資料歸檔檢索等管理工作。同時讀者在圖書借閱中,圖書館計算機系統也可以完成圖書資料的自動檢索、信息咨詢等工作,進而全面的提高了圖書館管理服務效率。(2)網絡化。網絡化發展是圖書館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在目前的中職院校圖書館發展中,其網絡化管理與服務發展包括了以下三個內容。一是管理者可以通用網絡平臺,與其他圖書館、檔案館等相關部門進行合作,實現圖書資料的共享;二是讀者可以通過手機、計算機等網絡閱讀平臺實現圖書的借閱服務,最終形成網絡圖書館管理模式;三是圖書館與讀者間可以通過網站、QQ等網絡平臺實現信息交流咨詢服務等工作的開展,繼而為讀者提供更加有效快捷的服務工作。(3)人性化。在信息技術支持下,圖書館管理與服務中的人性化特征都可以得到很好地體現。一方面在圖書館管理中,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很好的降低了管理與工作人員的勞動量,同時其溝通更加簡單有效,是其在工作效率提升的同時工作量大度降低。另一方面在服務中,讀者會感覺到圖書館服務效率與便利的提升,閱讀更加舒服與簡單,進而感覺到圖書館人性化服務的開展。
3 圖書館管理與服務創新措施研究
在信息化技術支持下,中職圖書館在管理與服務創新中應突出信息化技術與人性化理念的突出,進而形成以下的工作模式。
3.1 以信息化平臺為基礎,創新管理模式
在圖書館管理創新中,信息化平臺的建立是其管理創新開展的基礎。在實踐管理中,其創新措施包括了以下三點。(1)建設雙向的網絡管理平臺。在圖書館信息化管理中,雙向化的網絡平臺的建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對外管理中,圖書館應以網絡圖書館建設為目標,建設起資料共享、遠程借閱等多項功能的網絡圖書管理平臺,建立起校內校外一體化圖書服務管理平臺。如在中職院校各類職業技術實習基地的建設中,圖書館可以利用技術資料優勢為實習基地建設提供策略性與技術性支持,彌補基地建設理論化支持不足的經驗。在圖書館內部管理平臺中,管理者應建立信息化考勤、圖書調配等管理系統,實現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實現。如在書庫建設中,我們可以建立圖書借閱數據庫,對每本圖書的借閱、庫存進行統計,進而形成有序化的圖書借閱管理數據庫。(2)實現圖書信息化管理模式。圖書管理的信息化發展應包括以下三個方面內容。一是將圖書館內的紙質圖書與非紙質進行數字化處理,形成數字化圖書庫系統,進而實現圖書數字化管理與借閱模式。二是利用數據庫對圖書書籍進行分類管理,對于技術數據落后與重復性的圖書及時處理,對于館藏缺乏的書籍資料及時進行補充提醒,逐步完善圖書館資料館藏體系。三是與校外圖書館性數字資料的共享模式,實現各類數字化資源的共享,提高圖書館資料的使用效率。(3)與院校管理網絡進行有效連接。圖書館是中職院校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管理者應將圖書管理信息網絡與院校整體網絡進行有效連接,使之可以在院校各項整體管理中(如財務管理、教育技術發展、思政管理等),發揮出管理促進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網絡化的數字圖書館建設中,我們必須做好網絡信息系統的安全保障工作,提高圖書館網絡與計算機的安全性,避免以安全問題造成計算機系統故障以及泄密等問題的出現。
3.2 以“人性化”為目標,創新服務工作
在圖書館服務創新領域中,管理者必須以人性化發展為目標,結合中職院校特點與圖書館樹服務實踐內容,開展以下創新工作。(1)推進特殊的圖書館文化建設。作為校園服務的一個組成部分,文化理念的確立是實現圖書館人性化服務發展的重要措施。在調研中我們將圖書館文化建設的作用概括為以下兩方面內容。一方面文化建設可以使管理人員在思想上樹立讀者服務意識;另一方面可以使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更好的融入圖書館閱讀環境。同時在圖書文化建設中我們必須與中職校園文化建設與職業教育文化建設同步進行,展示出我們文化建設的特殊性。(2)建立讀者需求服務意識。滿足讀者需求是圖書館服務的中級目標,也是服務的重點內容。因此在圖書館服務創新中,圖書館管理人員應建立以滿足讀者需求為目標的服務理念,建立針對性的服務管理工作。如對讀者需求較大,但是圖書館缺乏的圖書資料,管理者應委派專人進行尋找、購買或獲取授權,以最快速度滿足讀者提出的需求。同時在網絡平臺中,圖書館應很好地利用APP、QQ朋友圈等媒體平臺,收讀者需求意見,并開展針對性的服務措施。(3)建立數字化服務體系。在圖書借閱服務過程中,管理者應建立起整體化的數字服務體系,是讀者可以在數字服務中享受到人性化服務。如讀者可以利用自身攜帶的手機APP終端,在圖書館數字平臺中進行圖書資料的查找、檢索、借閱等工作,甚至可以在手機中完成資料下載與閱讀工作,實現真正的數字閱讀過程。
4 結束語
在信息化技術支持下,中職院校圖書館發展研究對于提高圖書館輔助教育作用,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在這一理念引導下,我們從管理與服務兩個層面進行了信息化技術應用研究,為信息化中職院校圖書館管理模式推進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姚春紅.淺析中職圖書館的管理創新[J].民營科技.2011(03)
[2]陳靜.談中職學校圖書館管理服務職能與創新[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02)
作者簡介
秦琴,女,貴州遵義,貴州省遵義市體育運動學校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