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飛
摘 要 本文針對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體育教學改革的相關問題進行了分析。文章首先從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體育教學改革有助于促進學生職業能力的提升、有助于促進學校體育任課教師綜合素質的提升兩個方面入手分析了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體育教學改革的實施價值,然后又在此基礎之上,探討了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體育教學改革的實施策略,即,注意根據中職學校學生未來的職業科學組織教學內容;注意改革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創設就業情境兩點,希望對中職體育教學改革的開展能夠有所啟發。
關鍵詞 體育教學 中職院校 就業導向
中等職業教育,簡單來說,實際上指的就是以培養中等技術勞動人才為目標,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為宗旨,為了滿足學生廣泛就業需要而開展的職業素質教育。由此可知,以就業為導向,根據學生未來的職業特點來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是中等職業教育的本質要求,中等職業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都應圍繞上述要求來開展,這一點對于中職體育教學來說也不例外。中職體育教學不但應具備普通學校體育課程的一般性質和一般功能,還應該根據中等職業教育的特點,承擔起職業實用性體育教學的責任,通過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來培養學生的職業綜合素質。然而,綜觀現階段我國中職學校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現狀卻可以發現,很多中職學校的體育教學與普通學校的體育教學一般無二,并沒有體現出中職體育教學“以就業為導向”的特點,并因此影響到了中職體育教學的質量和成效,因此,通過教學改革來真正貫徹落實“以就業為導向”的本質要求,已經成為了現階段我國中職體育教學亟待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一、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體育教學改革的實施價值
首先,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體育教學改革的實施有助于中職院校學生就業能力的提升。絕大多數企業在選拔勞動技能人才時,都希望學生能夠迅速的適應企業的生活環境、迅速進入工作狀態之中,進行頂崗操作。為了實現滿足企業上述的用人需求,部分中職學校甚至將“車間”搬進了“課堂”,通過建立實訓基礎、開展實訓教學等方式來提高學生的職業適應能力。然而,即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很多學生在畢業走上工作崗位之后仍然無法快速適應工作崗位的需求。而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據分析其中一個原因并不是因為學生的專業技術水平不夠,而是因為學生的身體素質跟不上,職業體能水平太低,無法滿足工作崗位對從業者身體素質的要求。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能夠實施以就業為導向的體育教學改革,結合學生未來的職業特點,通過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促進學生職業體能水平的提高,幫助學生練就過硬的職業身體素質,對學生就業能力的提升無疑具有積極的促進意義。
其次,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體育教學改革的實施有助于中職體育任課教師綜合素質的提升。長期以來,我國中職體育教育一直處于高度集中的國家和地方課程管理模式之中,學校的體育任課教師也是按部就班的按照教科書和教學參考書一成不變的組織開展教學活動,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種教學惰性,嚴重影響了教學活動中任課教師自身能動性和創造性的發揮。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體育教學改革則改變了這種狀況,完全依賴教科書和教學參考書來組織開展教學活動顯然不符合以就業為導向的體育教學活動的需求,在這樣的背景下,任課教師就需要改變長期固有的教學觀念,不但要掌握體育方面的知識和技能,還需要加強對學生崗位職業特點的研究,并在此基礎之上,對體育教學活動進行合理的設計與創新,而這無疑是有利于教師創新能力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升的。
二、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體育教學改革的實施策略
首先,應注意根據中職學校學生未來的職業科學組織教學內容。由于不同的職業對從業人員身體素質的要求各不相同,不同的體育運動項目對學生身體形態、身體機能、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影響也有一定的差別。所以,在實施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體育教學改革時,為了切實體現中職體育教學的職業實用性特色,就應注意根據學生未來可能從事職業的職業特點和其對于從業者職業體能的要求等,來合理的選擇教學內容。例如:針對護理專業的學生,可以組織康復體育方面的內容,將康復體育的知識和技能滲透在護理專業學生的體育教學活動之中,在發揮一般體育教學功能的基礎上,突出體育教學的實用性,讓學生在畢業走上工作崗位之后能夠更好、更快的適應醫學護理工作。
其次,應注意改革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創設就業情境。中職教育主要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生產、服務和管理的一線技能型人才,為了實現上述的人才培養目標,在實施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體育教學改革時,就應注意改革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將學校體育教學活動與學生未來的工作環境盡可能的聯系起來,將學生身心素質的發展與學生未來的崗位需求相對接,通過在體育教學中才創設與學生未來工作崗位相似的工作場景或者是氛圍等,讓學生在掌握體育運動技能的同時,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促進學生身體素質、運動技能和職業素質的全面發展。例如:可以采用“上課如上崗”的方式,來設計不同的工作崗位,學生是員工,學習內容就是具體的工作。在任課教師講解了本次課的教學內容之后,就可以讓學生“上崗”,在學生完成了學習活動之后,可以根據企業的方式對學生的工作完成情況進行評價,并針對“優秀員工”進行獎勵,對于違反了“崗位”要求的學生則按照預先制定的“企業規章”進行處理,從而在激發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的同時,通過工作場景的模擬,讓學生提前積累工作體驗,促進學生良好的工作習慣和工作態度的養成。
參考文獻:
[1] 譚超.開展職業實用性與健康課程相結合的體育教學——以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為例[J].教育導刊.2013.08.
[2] 梁鋼華.淺析以學生就業服務視角下的職業中學體育教學[J].中國培訓.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