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琳

摘要:職業教育就是就業教育,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是職業教育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障。目前,所有職業院校各個專業都在不斷探索與挖掘以就業為導向的課程體系、教學模式、教學方法,以便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就業。以就業為導向的課程改革試圖從職業崗位對實用型人才的綜合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的要求出發,適合學生身心發展的課程價值觀、“以學生為主體”的課程實踐觀,遵循就業的原則,構建了以職業技能為核心的“層次一模塊”結構的高職課程體系。本文通過自己在兒童常見病護理課堂教學中從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變革,以及學生學習方法、考核方式的變遷加以實踐研究,從而探索有利于高職教育中兒童服務與管理專業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真正實現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
關鍵詞:課堂教學;就業導向;項目教學;考核評價
中圖分類號:G71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10-0168-02
一、背景
職業教育要堅持就業為導向,是國家在“十一五發展規劃”中關于教育的重要原則,也是新時期社會對職業教育的根本要求。職業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高素質的勞動者和高技能的實用型人才,因此職業教育必須以就業為導向。國家教育部提出了“以就業為導向、以全面素質為基礎、以能力為本位”的職業教育辦學指導思想。以就業為導向也就是強調兩點:一是就業崗位的實際需求;二是學生個人適應職業發展的需要。因此,它的實質是將就業崗位的實際需求與學生個人職業生涯的發展相結合,突出以人的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以及職業能力培養在專業課程建設中的重要地位。
近年來,高等職業教育有了長足進展,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仍然有一些影響職業教育健康發展的深層次問題未能得到解決,其中最根本的問題之一是人才培養系統性的偏差,集中體現在人才培養的效果與市場需求之間的偏離較大,而導致這一偏差的最直接原因是課程體系。課程設計和體系構建是其中應當首先重點解決的問題。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課程體系的構建在體系設計、課程結構和課程內容等方面都應遵循有別于學術型高等教育課程的理念、原則和策略。結合我院近幾年來的辦學實踐,我們對此進行了一些探索,嘗試構建一個高職教育課程的新體系。
二、存在的問題
針對兒童服務與管理學生就業中碰到的種種問題,我對高等職業學校兒童常見病護理課程的教學情況進行反思。應該說本門課程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考核方法、實踐訓練等方面都存在著許多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專業課程教學模式混亂,教學方法陳舊單一。
目前在大部分老師在大部分的教學中自覺或不自覺地采用了傳統的“講授接受型”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以學科知識傳授為主,以教師講學生被動接受或者以教師演示學生跟著練習為主,久而久之必然會導致只是教師講授而學生不接受局面,課堂上只有少數幾個學生聽,甚至只有幾個學生聽懂,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教師教學積極性都會受到嚴重挫傷。學生學了知識后不知道有什么用,更不知道將來跟工作生活實際相結合。這樣教出來的學生如何就業,如何勝任工作崗位,如何能體現以就業為導向培養高素質專業技能人才的職業教育宗旨。所以必須改革教學方法,向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方式轉化。
(二)課程考核評價方法缺陷。
現在兒童服務與管理專業課考核評價方法缺陷,并且現在多數專業的考試、考證主要仍以知識的積累、記憶為目標;考試方法簡單,考試形式單一,考核內容仍依附教材;難怪也會出現考試成績優秀的學生走上就業的工作崗位其實什么都不會。這種考核評價機制就不能促進學生的就業,更不利于學生成長和今后可持續發展。在此次的課程改革中,也對考核進行了相應的改動,以便更適應就業。
三、項目教學改革及其評價標準
在此次《兒童常見病護理》的教學改革中,遵循了就業為導向,學生動手為原則的主旨。現以一個單元的教學設計為例:
單元標題:兒童常見意外的處理原則及其護理方法 單元教學學時 4
1.能根據兒童意外的相關知識,結合兒童實際情況處理兒童異物。
2.能根據兒童意外的相關知識,結合兒童實際情況處理兒童創傷。
3.能對兒童實施簡單的消毒和包扎處理。
4.能結合自己所學的兒童意外救護的知識對兒童家長做宣教。
5.能結合自己所學的兒童意外救護的知識為機構做宣傳版畫。 1.掌握兒童異物的處理原則。
2.掌握兒童意外創傷的處理原則。
3.掌握在急救處理中的消毒和包扎技術。
4.掌握兒童意外救護的健康教育。 1.培養學生樹立良好的無菌觀念,遇到緊急情況良好的應變能力。
2.培養學生樹立牢固的職業思想,熱愛本職工作。
3.培養學生高尚的職業道德,將兒童的利益放于首位。
4.培養學生良好的紀律觀念,遵守企業規章制度。
5.培養學生良好的文化及服務禮儀素養。
6.培養學生優秀的應變能力。
能力訓練任務 任務1.做好兒童異物的救護護理
子任務1.1做好兒童異物的各種表現的觀察工作。
子任務1.2按照要求完成兒童異物的急救任務。
任務2. 做好兒童創傷的救護護理
子任務2.1做好兒童創傷的種表現的觀察工作
子任務2.2按照包扎,消毒的要求,完成給兒童創傷的急救任務
子任務2.3做好無菌處理任務
3.做好與家長的宣教工作
子任務3.1做好啟蕊康復機構的家長宣傳版畫
子任務3.2做好家長的意外急救宣教工作
情境和
教學
材料 情境1.
啟蕊康復中心的三歲的女孩小麗,自己在玩玩具娃娃的時候,不小心把玩具娃娃的衣服扣子吃到了嘴里,發生了嗆咳。(自編)
情境2.
啟蕊康復中心的五歲的男孩小明,自己在外玩耍,不小心玻璃誤傷了手指,流血不止。(自編)
問題:1.兒童常見意外處理過程中最重要的原則是什么?
2.遇到兒童常見意外應如何處理?
3.兒童意外處理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教材:范玲主編《兒科護理學》人民衛生出版社 第二版
參考資料:
1:周莉莉編《兒科護理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張國成編《兒科護理學》 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
3.艾學云編:《兒科護理學》 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
4.葉春香編:《兒科護理學》 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
設備:操作臺、娃娃模型、碘酒(2.5%)、75%酒精、繃帶、壓舌板、手電、彎盤、治療車、污物桶、氧氣袋、無菌紗布多媒體、錄像機等。
考核形式及相關內容:
(一)平時成績。
平時成績由三部分組成:1.出勤情況;2.課后作業:即課堂訓練項目書面成果;3.課堂訓練:包括課堂討論發言情況、課堂互評發言情況、能力項目訓練演示情況。(注:課堂訓練中的能力項目訓練成績分別以個人和以小組為單位評定,小組內成員成績一致,取其小組平均值計入平時成績,強調小組成員的共同參與和團結協作能力。討論發言和互評發言以個人成績方式計入平時成績。)
平時成績=出勤×5%+課后作業×15%+課堂訓練×50%
(二)期末成績。
期末成績由兩部分組成:1.理論知識考試;2.能力綜合測試。
期末成績=理論考試×30%
(三)附加成績。
附加成績由四部分組成:1.技能證書參與度;2.技能競賽參與度;3.校內實訓表現情況;4.校外實訓表現情況。
附加成績=技能證書參與度×2%+技能競賽參與度×3%+校內實訓表現情況×3%+校外實訓表現情況×2%
四、結語
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兒童常見病護理課程課堂教學實踐是一項長期艱巨任務。我們對該課教學探索還處在初級階段,而高職學生專業素質教育就是以全面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體、心理素質等。護理學是一門綜合性應用科學,它要求學生的職業態度既要嚴謹又要做到慎獨。對于學生的素質教育尤其是學生的職業道德和職業情感的教育這是一個長期而持續的任務,也是研究和實踐的難點。我們不僅要探索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學生的學習方法、考核評價機制,還要加強專業教師專業技能培訓,加強校企合作教學,正確實施項目教學。我們要堅定這樣的信念:不斷增強職業教育的生機和活力;不斷轉變職業教育辦學思想、辦學模式和辦學機制;不斷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和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我們也堅信在平常教學中不斷的實踐探索完善計算機專業教學手段、教學方法,為學生就業提供新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嵩、李炳偉.以就業為導向發展中等職業教育[J].職業教育技術,2008.6.
[2]趙希斌.促進教師成長和學生發展的評價體系研究[OL].中國教育和科研技術網.
[3]《高職學生學習特點及對策》.
本論文系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青年課題研究成果,課題編號為:SGYQN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