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甜++徐美玲
摘要:《我懷著滿腔熱情》是格魯克歌劇《帕里德和埃萊娜》中的一首詠嘆調,也是格魯克歌劇改革道路上重要創作中的一首經典作品。本文通過對詠嘆調《我懷著滿腔熱情》的研究及對文獻資料的學習整理,簡要介紹了格魯克的生平及該作品的創作時代背景,總結出了該作品的情感處理及表達。此外,本文對《我懷著滿腔熱情》的旋律特點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劇中細膩流暢,飽含情感的旋律完美的將人物性格及情感表達的淋漓盡致。再次,本文通過地旋律的分析簡要講述了該作品的演唱技巧。最后,本人通過自身對該作品的演唱經歷總結出《我懷著滿腔熱情》演唱過程中的的情感表達。
關鍵詞:格魯克;《我懷著滿腔熱情》;創作背景;演唱技巧;情感表達
中圖分類號:J61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10-0219-02
一、格里克簡介及《我懷著滿腔熱情》創作背景
(一)格魯克簡介。
格魯克是德國作曲家,歌劇改革家。他是十八世紀中晚期大融合、大創新時代中誕生的一位具有音樂影響力的大師。1714年,格魯克出生于德國埃拉斯巴赫。1732年,他進入布拉格大學學習哲學,同時進修音樂。畢業后,赴維也納開始了他的音樂生涯。1741年,格魯克創作了自己的歌劇處女作《阿爾達瑟斯》。后來,他遍歷了歐洲各大音樂中心,并廣泛接觸各地的音樂傳統,不斷得到良好的音樂教育并積累了豐富的舞臺經驗。
18世紀上半葉,在意大利和法國宮廷盛行一時的整歌劇,已蛻化成一種過分追求華麗的舞臺效果和單純聲樂技巧,內容空洞膚淺的藝術。格魯克看到了傳統正歌劇的衰落,深刻的認識到歌劇的表演形式不應該呆板,不應該受到種種虛假形式的束縛。于是,格魯克踏上了正歌劇的改革之路。1762年,他的第一部歌劇改革代表作《奧菲歐與尤離迪茜》誕生了。這部歌劇在維也納上演,成為歌劇史上的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格魯克在《奧菲歐與尤麗迪茜》劇本的卷首闡明了他對歌劇改革的一些見解,他寫道:“我創作中的最重要部分是力求找到簡潔的手法,避免采用炫技手法來表達清澈明確的思想。不惜代價發掘新的樂思,至少能夠順暢地表達思想情感。”
《我懷著滿腔熱情》正是選自格魯克歌劇改革代表作中的《帕里斯與海倫》,格魯克以一種不同的技巧,抵制意大利歌劇那種華而不實,追求炫技的風格。他將戲劇與音樂融合起來,音樂趨向于質樸,典雅和莊重。詠嘆調《我懷著滿腔熱情》的創作完全打破了正歌劇傳統,旋律優美流暢、自然純樸,是格魯克歌劇改革道路中的一部經典作品。
(二)《我懷著滿腔熱情》劇情背景。
《我懷著滿腔熱情》選自歌劇《帕里斯與埃萊娜》,這部歌劇是格魯克歌劇改革中的一部重要創作。格魯克在這部歌劇中對“革新音樂語言”運用更加巧妙純熟,完全打破正歌劇傳統,與當時宮廷中盛行的虛偽、浮華、怪異的音樂表現形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部戲創作題材選自古希臘、羅馬神話傳說,但格魯克在歌劇創作上賦予真實性,現實性,以簡潔純凈的音樂語言將《帕里德與埃萊娜》中“帕里斯,海倫和小愛神”三人的人物性格及主人公陷入愛情磨難中的憂傷之情生動的表達出來。
《帕里德與埃萊娜》歌劇中的主人公分別是帕里斯、海倫和小愛神丘比特。故事開始時,主人公海倫為斯巴達王墨涅拉俄斯的未婚妻,而男主角帕里斯慕名來訪時對她一見傾心,隨后公然對海倫展開追求攻勢。海倫抵擋不住帕里斯的追求,雖然自己也心生愛慕之情卻苦于婚約在身。海倫既不忍心割舍對帕里斯的愛又不能完全接受,使兩人都備受煎熬。于是愛神告訴海倫,帕里斯已經離去,目的是讓海倫說出心聲。海倫聽到消息后大怒,痛心帕里斯的虛情假意。就在這時帕里斯出現了,此時的海倫不得不承認自己對帕里斯的感情,當她把手伸向帕里斯的一剎那,天雷震怒,盛怒的雅典娜突然出現了,嚴厲的警告海倫和帕里斯,將來會有不斷的災難降臨他們身上。兩人聽后仍然不顧一切的發誓永遠相愛。
《帕里斯與海倫》劇情分為四幕:第一幕 O del mio dolce ardor和Spiagge amate的幽思冥想;第二幕 Le belle immagini的熱情憧憬;第三幕 Quegliocchi belli借“獻歌”表白心跡的甜蜜惆悵;第四幕Ditescordarmi,e vivere痛苦決絕。《我懷著滿腔熱情》正是歌劇第一幕的唱段。“我懷著滿腔熱情,衷心的熱愛你”是主人公希望得到心上人的芳心所表達的對愛的熱情,感情真摯感人。
二、《我懷著滿清熱情》旋律特點及演唱技巧
(一)歌曲旋律特點。
詠嘆調《我懷著滿腔熱情》體現了格魯克歌劇改革中“自然、樸素、真實”的美學特點,鄭首曲子旋律質樸、自然,具有內在的豐富表現力,音樂情緒變化豐富強烈。但音樂旋律沒有頻繁與大的跳動,全曲以速度緩慢,旋律起伏小,伴奏節奏平穩為基本特點。
《我懷著滿清熱情》歌曲音域適中,寫在聲音的中音區,音域不廣。全曲沒有出現小字二組的G音這樣的高音,也沒有濃厚的低音,對于發展中音區聲音是很好的練習。整首作品旋律線條流暢,強弱明顯,常有連貫句。歌曲的后半部分節奏變化較多,出現了裝飾音。歌曲前奏短小,時值僅為一小節。前奏與歌曲伴奏有很大關系,緊張的伴奏織體形式能夠快速的將聽眾帶入“滿腔熱情”的情緒中。全曲伴奏簡潔、節奏平穩,音樂情緒強烈,歌曲的情感內容得到很好的體現。
(二)演唱技巧。
1.《我懷著滿清熱情》全曲旋律平穩,旋律線條無大的起伏。因此,演唱時聲音要均勻、自如。流暢。意大利著名聲樂大師吉諾﹒貝基先生曾說過“美聲唱法要求聲音連貫,像一條線似的,不能忽強忽弱,聲音不能一股一股地冒出來。”演唱中要達到聲音的流暢,保持氣息的平穩才是關鍵所在。首先,演唱者要有正確的呼吸方法,保證氣息穩定,既不能吸得太多,無法自如的演唱,亦不能感到氣息支撐不夠,出現“缺氣”的現象。氣息是歌唱的動力,唱的時候氣不能出的太快,要感覺氣息是均勻、連續、自如的從嗓子經過。
2.歌曲開始第2小節 “O del mio dolce ardor ”這一句為同度音高,演唱時要注意不同母音在相同音高上的統一。母音的變化過渡要連貫自然,不能出現明顯的聲音位置的不統一。再次,同度音高的演唱容易出現歌唱狀態不積極,演唱中不能像朗誦經文一樣的來完成這幾個音,要保持腔體打開,充分融入歌曲情感,按樂譜上的漸強力度記號來積極調整聲音狀態,防止出現聲音呆板,沒有生命力。這一句的演唱要保持相對平靜舒緩的情緒狀態,以便更好的與中段的情緒高漲部分產生對比,是整首的演唱強弱明顯,音樂情緒強烈。
3.歌曲中段第11-13小節,音樂旋律變化較頻繁,出現了裝飾音。演唱此處時要有穩定的氣息支撐,上下共鳴腔體保持“虛張松開”的狀態,歌唱的聲音位置要相對靠前,使聲音自如,輕巧,通暢。在第12小節出現了滑音,由于時值很短暫,而旋律變化十分頻繁,演唱時首先要注意歌曲旋律音高的準確性,不能出現“跑調”的基本問題,再次要將此處演唱好,演唱者要在穩定有力的氣息支撐前提下放慢歌曲速度進行練習,把握好此處的音準問題,聲音位置后可逐漸恢復原速。
4.第31小節的(ah﹒﹒﹒﹒)為半音上行音階,為全曲承上啟下的連接句。這里的音樂情緒為最微弱,為后面的“O del mio dolce ardor”再次出現起了過渡的作用,演唱時首先要注意半音遞進的音準問題,同時控制好氣息,口腔處于虛張松開的狀態,舒緩并飽含情緒的進行演唱。再次,從樂譜上的強弱標記可以看出此處為音樂情緒虛弱,聲音也到達到弱唱,與后半部分的漸強形成對比,從而達到完美的演唱此過渡句。
5.歌曲第41-44小節為全曲的結束句,在這句里出現了裝飾音,旋律多變,演唱時要注意聲音不能出現松懈感,要始終保持氣息的穩定有力,輕松、舒暢的完成演唱。再次,本句為全曲的最后一句,演唱者的演唱情緒應該是全曲的最高潮,將作品中蘊含的音樂情緒通過聲音表達出來,注意樂譜上的漸強漸弱力度標記,在氣息的支撐下,充分自如的調整聲音的強弱,同時注意換氣口與呼吸的調整。曲子結尾處音高較低一定要保持氣息的平穩,不能出現聲音太小或漏氣的現象,積極打開歌唱腔體,調整聲音狀態,流暢并飽含情緒的結束本曲的演唱。
三、《我懷著滿腔熱情》演唱過程中的情感表達
音樂是情感的藝術,歌唱中恰到好處的情感表達是使音樂賦有生命力的關鍵。完整的演唱一首歌曲,它里面不僅包含音樂基礎,科學的演唱技巧,更要了解作品的思想情感,有著發自內心的情感表達。
(一)作品情感。
《我懷著滿腔熱情》是在主人公帕里斯向心上人海倫表示愛意,訴說自己心中的滿腔熱情是演唱了這首詠嘆調,正如歌詞一樣,全曲的旋律起伏、音樂節奏都表現著細微的情感沖動。演唱者在演唱這首歌曲時,首先要了解作品情感,挖掘主人公的內心情感世界,完全將自己投入“帕里斯”這一角色里。
(二)情感表達的影響因素。
1.演唱者的的態表情變化是演唱中情感表達的關鍵因素。首先,人的體態有表現和傳遞情感的作用,演出唱過程中,身體要保持挺拔,歌唱的腔體積極打開,面部不能始終一個表情動作,出現“呆若木雞”“垂頭喪氣”的現象,要根據作品情緒的需要積極通過表情變化來體現。
2.聲樂是聲音的藝術,情感的表達很大一部分是通過演唱者的聲音來體現的。演唱過程中,情感的抒發是要使自己的聲音富有生命力,而不是純粹的聲樂技巧的演示。這就需要演唱者十分的熟悉歌曲的樂譜,樂譜上的連音線、漸強漸弱力度符號都會對演唱者的聲音有很大的提示作用,準確自如的根據表情記號演唱好歌曲,這將會是聲音富有生命里的第一步,也是情感表達的關鍵。
3.歌詞的揣摩。歌曲的歌詞是最能直接把握歌曲情感的部分,詠嘆調《我懷著滿腔熱情》歌詞大膽的表明對愛情的追求,演唱者在演唱歌曲之前,要認真的朗讀歌詞,體會詞中蘊含的情感。
(三)歌曲中的情感處理。
1.第2小節“我懷著滿腔熱情,衷心的熱愛你。”這是主人公對心上人深情的告白,要以輕柔的聲音進入,演唱者的思想情緒要處于相對平靜放松的狀態,為后面歌曲情緒的變化做好鋪墊。
2.歌曲中第5小節中有一個四度的跳進,這是平靜的音樂情緒出現了細微的沖動。演唱者可以適當地將節奏拉長,把情緒推入一個小高點。由于此處樂譜上出現了漸強的力度符號,演唱此處前應保證穩定有力的氣息,積極投入自己的情感。
3.歌曲中第11小節出現了高音小字二組的E,樂譜此處同時標記了“f”的強音符號,這體現了帕里斯對愛情的決心,是音樂情緒的一個高點。演唱時語氣應該是堅定的,由強漸弱體現了人物內心對愛情的渴望及一種得不到心上人的無奈,演唱者應注意情緒情感的宣泄。
4.第21小節“我純凈的心里,充滿希望和欣喜”此處出現了全曲的最高音,也是人物情緒最高漲的地方。演唱時,要把人物內心的憧憬和滿懷希望的熱情唱出來。
5.歌曲最后一句“和你同命運,共呼吸”這是人物情感即將表達完成的關鍵句,是感情升華的地方,樂譜上用了漸弱、漸強再漸弱的力度變化,再加這句結束句的最后出現了休止符號,這表明人物內心對愛情的巨大決心和滿腔熱情,演唱時要積極打開腔體,聲音堅定,情感到位,演唱者還可以通過面部堅定的表情將將聽眾留在音樂情緒中,使整首曲子的演唱有著恰到好處的情感表達。
結語
本文通過對文獻資料的研究并結合自身學習經驗以格魯克的作品《我懷著滿腔熱情》為研究對象,從格魯克簡介及其格局改革背景入手,重點分析了詠嘆調《我懷著滿腔熱情》的歌曲旋律以及在演唱該作品時的情感處理與演唱技巧。
筆者希望通過此文對格魯克的作品進一步深入研究,以期提高自身對傳統歌劇認識的同時,為今后自己學習聲樂的實踐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保.朗多爾米 著《西方音樂史》[M]人民音樂出版社,1989年
[2]于潤洋.《西方音樂通史》[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1年
[3]張洪島. 《歐洲音樂史》[M]人民音樂出版,1983年
[4]石惟正.《聲樂學基礎》[M]人民音樂出版社,2002年
[5]尚家驤.《意大利歌曲集》[M]上海音樂出版社,1997年
[6]孫國忠.格魯克及其歌劇改革[J].文化學刊,2006.
[7]鄂菊.古典主義時期聲樂作品對聲音訓練的意義[J]科技前沿.2010.
[8]梁亞西.《意大利歌曲集》風格特征與聲樂演唱研究[J]貴州師范學院學報.2011.
[9]孫愛萍.格魯克歌劇《歐菲歐與尤麗狄茜》的音樂分析[D]山西大學,2010.
[10]李娜.意大利古典聲樂作品之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2.
[11]陳嶺.古典意大利歌曲的風格特征及其在聲樂教學上的價值[D]上海師范大學,2004.
作者簡介:第一作者:田甜(1993—),女,漢族,河北保定市人,音樂與舞蹈學碩士,江西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研究方向:聲樂演唱與教學研究。
第二作者:徐美玲,女,漢族,江西南昌人,副教授,江西師范大學教師,研究方向:聲樂演唱與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