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超
摘 要:近年來,隨著廣播電視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居于廣播電視的主導地位的新聞性節目的改革也在不斷的加大,這不僅僅滿足了節目本身的需要,更是由于最近幾年中我國綜合國力得到了顯著的提升,使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增長,我們國家與世界的距離不斷縮小,人民對于國家大事以及國際大事的關注越來越顯著,因此新聞性節目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大。所以,再這樣的背景下,對廣播電視新聞性節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滿足人們的需求。新聞性節目的不斷更新,從側面反映出了我國社會各界人民對廣播電視新聞類節目的高度關注。
關鍵詞:廣播電視,新聞性節目;規范;探討
1 廣播電視新聞性節目已經初具規模
我國廣播電視新聞性的節目多年來經過了無數次的改革與創新,其中尤為重要的是最近幾年的不斷探索,使目前的廣播電視新聞性節目初具規模。例如中央廣播電視臺,近年來新增加了《東方時空》《現在播報》《新聞30分》等新聞體系,為整個新聞性節目增色不少。
廣播電視新聞性節目的這種獨具特色的鮮明風格,為樹立良好的輿論導向,建立堅定的立場來配合中央的部署,傳達黨和政府的聲音,弘揚社會主旋律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例如我國駐南大使館被轟炸這一事件,通過廣播電視新聞性節目的傳播,使人們看清了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聯盟的野蠻行為,讓人們以輿論作為武器,捍衛我們的尊嚴。
2 廣播電視新聞性節目更能突出新聞的本質
廣播電視新聞性節目可以對重大的國內時間和國際時間進行及時、全面且多角度的報道,更加突出了新聞的本質。沒有什么方式能夠比現場直播的新聞更加迅速的了解重大事件,因此,新聞的本質就是“快”,新聞“貴”于神速。
近年來,廣播電視新聞性節目在運用現場直播的方式的同時,還采用了插播和字幕等方式,隨時隨地進行現場直播,播報剛剛發生的國內重大事件以及國際重大事件,這種方式保證了新聞的實時性,加大了重大新聞報道的自采量,尤其是在重大的國際新聞報道中,中央廣播電視臺的記者的身影隨處可見。但是,在廣播電視新聞性節目的報道選擇角度上,新聞界一直持有不同的看法。其中一些人認為,主要應該以報道新聞的內容為主,在寫作上做到相對規范就可以;一些人則認為,應該加強從新聞的側面進行報道,選擇一些新的角度,提高新聞性節目的吸引力;還有一些人認為,新聞的報道應該簡單樸素,不加過多的修飾。目前為止,各種看法已經被完美結合,并在新聞性節目的報道中應用起來,日漸成熟。
3 廣播電視新聞性節目的語言更加規范
近年來,隨著廣播電視新聞性節目所傳播的信息量的不斷加大,信息密度的不斷加強,為了使人們更容易接受大量的信息,新聞性節目的主持人在語言上也更加規范,他們的語速和節奏明顯加快。在加快播報新聞的頻率的同時,播報方式也做出了改變,改變后的主持方式更加通俗、新穎且平民化。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使廣播電視新聞性節目過度娛樂化,從而沖淡了新聞性節目應有嚴肅性和新聞的權威感以及人們對社會的責任意識。
4 廣播電視新聞性節目規范的特點
廣播電視新聞性節目規范主要是指語言上的規范,語言規范要求使語言的形態具有獨特性,不能讓播新聞的規范標準用于說新聞,更不能讓說新聞變成日??谡Z,只有處理好語言“嚴格”和“寬松”的關系,才能真正做到廣播電視新聞性節目的規范。保證語言傳播的清晰性和準確性,減少信息的過多干擾和損耗,才能保證語言的明確性。
(一)發音準確,吐字清晰
在廣播電視新聞性節目中,如果過于強調吐字歸音和字正腔圓,就會導致主持人在播報新聞的過程中語調過于莊重但是卻不夠自然,從而使新聞性的節目與人們增加了距離感,降低了親密度,使一些新聞性節目中所包含的情感內容變得缺少人情味,顯得冷冰冰。因此,就新聞性節目的語音要素而言,并不需要過高的音高和過大的音強,也不需要一定必須做到聲音洪亮且氣勢磅礴,只需要做到發音準確且吐字清晰就可以,這種播報方式會讓人感到親切,實現“低音量效應”。
(二)語流順暢,停頓得當,節奏明快
相比較于日常的口語來說,廣播電視新聞性節目的播報更加注重語流順暢,也就是保證語流的完整性和順暢性,在播報的過程中盡可能的避免日常口語的使用。與此同時,還應該做到停頓得當,節奏明快,且在起伏中具有一定的層次感,換句話說就是在播報過程中更加注重主觀意識的表達,使用“對比重音”,把握好停頓和延遲,加快節奏和語速,適當的增加詞語的密度。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也要充分考慮到聽眾的接受能力,不能因為過快的語速導致聽眾難以聽辯。
(三)用詞通俗,主觀性強
在廣播電視新聞性節目的播報時所使用的語言,應該做到通俗易懂,貼近大眾,減少書面色彩濃而口語色彩淡的詞語的使用,并且減少古詩詞的使用量,增加所使用的詞語雙音節化。與此同時,新聞性節目的播報的選詞用語還應該適當增強其主觀性,盡量避免思索填充詞在播報過程中的使用,例如“這個”“那個”等等。此外,有時候為了拉進新聞性節目與大眾的距離,常常使用一些流行語,因此,只要能夠較好的完成廣播電視新聞性節目的播報,這些新的語言現象的使用就可以當成是規范的。
(四)句子短小精悍,樣式齊全
廣播電視新聞性節目的播報應該做到播報時的口語句式具有短小精悍這一特點,盡量避免出現長句和過于復雜的成分,其中,適當的省略、減縮、隱含是使句式短小精悍的主要方法。例如,減少修飾語的使用,多使用語氣詞以及關鍵詞,減少連詞和介詞的使用,不使用過于書面化的句式等。與此同時,還要適當的增加句式的樣式,注意在播報時豐富語言和句式的類別,例如適當增加感嘆句、疑問句以及祈使句等的使用。
5 廣播電視新聞性節目的發展方向
廣播電視新聞性節目在近幾年的發展中不斷積累寶貴的經驗,當然,在它的快速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很多的問題值得我們認真對待。
(一)開發和使用高新技術
隨著我國駐外記者數量的不斷增加,國際重大事件的報道在新聞性節目中的比重越來越大,能否快速且全面的對國際新聞進行報道,反應出了一個國家的外交,而且還代表了這個國家媒體的權威性,并直接影響該國家在國際中的形象。這就需要在新聞性節目的報道中開發和使用一些高新的技術,例如記者站擴充,使我國的駐外記者通過多種傳輸手段傳送發生在世界各個角落的重大事件,使廣播電視新聞性節目視野更加開闊,對新聞性節目的編排形式的改變起到推進作用。
(二)廣播設立新聞臺,電視設立新聞頻道
隨著我國大力發展網絡的建設,新聞性節目的內容和形式也越來越多,廣播設立更多的新聞臺,電視設立更多的新聞頻道的趨勢勢不可擋,但不管怎樣,都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堅持為人民服務,堅持黨和政府的領導。
參考文獻
[1]王建新.廣播電視文藝節目中新聞性元素的應用[J].新聞研究導刊,2015(12):54-54,90.
[2]魏育林.淺談電視直播流程的規范工作[J].影視制作,2010(4):61-65.
[3]張根基.淺析規范上載流程對電視安全播出的作用[J].電視技術,2012(12):75-76.
[4]林無美.電視新聞節目播音主持口語表達的規范問題[J].新聞研究導刊,2016(6):140.
[5]蘇媛華.規范廣播節目語言提高媒體宣傳水平[J].科技傳播,2015(9):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