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文蔚
摘要:企業內部審計外包,是節約財務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但是內部審計外包發展時間較短,問題較多,風險較大。本文通過探討分析內部審計外包不同的風險形式,采取有效措施達到控制風險,提高外包質量,不斷增強企業競爭力的目的。
關鍵詞:內部審計外包;風險;控制
中圖分類號:F239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3-0-02
一、引言
內部審計外包又可以稱呼為內部審計的外部化,安永華明、畢馬威等全球知名的會計機構率先提出這一理念,并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對審計需求的日益加大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現如今,已有很多企業采取內審計外包的形式去解決內部審計問題。內部審計是一種特殊的審計,其作用除了為經營者解除受托責任外,更重要的是加強對企業的內部控制。企業內部審計外包具體來說就是企業高層管理者將涉及到本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全部或者大部分委托給相關的事務所,由他們代為實施本企業審計工作的一項活動。這種做法已成為一種有益的全球趨勢,目的在于節省本企業的人力物力財力,獲得更為專業的技術支持,提高本企業的運營效益。但是,隨之產生的風險也成為我們關注的焦點,我們必須深刻分析風險類型,提出控制措施,改進內部審計外包,從而改善企業的內部審計的效果。
二、內部審計外包風險
(一)獨立性風險
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責任人注意到先進的技術、創新的管理理念帶來的巨大的經濟效益,從而比過去更加重視內部審計工作。為了不斷提高本企業的審計質量,企業寧愿花費巨額的成本費用來提高企業內部審計水平。眾所周知,審計工作的關鍵之處就在于它獨立于其他部門,做出公平公正合理的判斷,這也是整個審計工作最重要的部分。
現如今,我國中小企業內部面臨著相同的難題,就是公司小,沒有足夠的資金保證審計的獨立性,也就是說通過花費高昂的成本來獲取相對較高的獨立性是不劃算的,所以大部分中小企業的獨立性很低。那么,如何才能解決這一問題呢?有的人可能會認為,既然內部做不好審計工作,那就外包給會計事務所吧,這樣相對于內部設計專門的審計機構,外包則會節省很多成本。但是,如果你認為這樣就高枕無憂的話,那么你又錯了,內部審計外包確實帶來很多好處,但是相對而言也會出現很多問題。如果內部審計業務由不同的人群進行審計,那么這家公司的審計業務和審計報告必然不能由一家公司提供,否則將會產生很嚴重的財務欺騙事件。
(二)審計質量風險
一個企業滿心歡喜的購買了某家會計事務所的審計業務,但事務所的服務并不能滿足企業的要求,甚至有時連最低的標準都無法達到。這時企業就面臨抉擇,是否應該繼續與該會計事務所合作?這涉及到兩種選擇,如果繼續和它合作,以后的服務效果可能還是無法達到企業的預期,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就很難發揮作用和價值;但是,如果企業決定與事務所終止合作,但事務所掌握了企業的很多事務,終止合作也就意味著事務所也可能會進行一些失信行為,造成企業利益受損。
同樣的,我們進行內部審計的目的主要在于幫助企業提高經濟效益和改善組織的運作模式,評價和改進企業的風險管理、控制和治理的方法。但是在內部審計外包情況下,外來的審計人員不是本企業的員工,不會主動的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更多的建議和改善方法,只在合同約定的范圍內進行審計。相反的,外來審計人員為了盡可能的降低他們的審計成本,會盡量減少工作安排,降低工作量。這就與內部員工都是積極主動的為企業出謀劃策,為了企業長遠的發展盡心盡力,形成鮮明對比。這些都是內部審計外包中不可避免的風險問題,我們只能盡量控制這種風險,降低風險帶來的損失。
(三)外包管理的風險
當我們將內部審計外包給會計事務所時,需要與會計事務所簽訂相關的合同,確定了一系列相關事項后,注冊會計師開始進行審計。注冊會計師的所有的行為都是嚴格按照合同規定進行,即使發現了不恰當的事宜,只要在合同規定之外就會置之不理。如果是這樣,那么注冊會計師的行為由誰來監管呢?企業高層無法對注冊會計師的業務進行監督,可能會損害公司利益。注冊會計師在進行內部審計的時候,由于不是企業內部人員,沒有歸屬感,行為會相對散漫,企業管理層也不能對其進行批評,降低了管理和審計的質量。
(四)忠誠度的風險
內部審計外包開始階段,會計事務所為了吸引顧客,會降低它的收費標準,這時候企業確實能夠以較低的費用得到較高的審計質量。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企業已經不再具有自己承擔內部審計的意識,不得不全部依靠外部審計的時候,會計事務所為其提供內部審計服務的傭金就會開始提高。由于企業與會計事務所是利益關系,一開始事務所可以降低價格,吸引企業,形成合作關系,但是當事務所發展成熟,企業卻離不開事務所的幫助的時候,事務所就會坐地起價,二者之間的忠誠度可想而知。
此外關鍵的是注冊會計師對企業的財務事項進行了審計,對企業的運營操作基本把握清楚,對于企業比較了解。如果外來審計人員不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操守,在金錢和利益的巨大誘惑下,可能就會泄露審計結果,暴露商業秘密,這將會給企業帶來極大的經濟損失,使得內部審計外包處在不利的位置。
三、內部審計外包風險控制手段
(一)立足企業發展現狀,選擇合適外包形式
目前,對于大部分企業來說,都存在兩種形式的內部審計外包,一種是部分外包,企業內部審計部門與外部會計事務所合作,各自發揮優勢,形成成本效益平衡;另一種是完全外包,企業完全將內部審計業務交付給外部的會計事務所,獲得客觀評價和高水平服務。
不同企業應該因地制宜,根據自身的需求選擇合適的外包方式。對于大中型的企業應該選擇部分外包,發揮優勢揚長避短,還能保證相對安全;對于中小型企業,如果企業內部單獨設計一個部門,負責審計工作,那將是對企業內部資源的極大浪費。中小企業本身各種資源都有限,這時將審計業務外包會降低成本,獲得最大的審計收益。
(二)謹慎的選擇外包方,詳細簽訂外包合同
企業根據自身需求選擇合適的內部審計外包方式,接下來,就要謹慎的選擇外包方。企業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仔細考慮會計事務所:首先,這家事務所必須信譽良好。誠信是做人做事的根本,選擇一個誠信的合作伙伴,如虎添翼;反之,引狼入室。其次,這家事務所的專業水平必須有所保證,企業外包審計業務,最終目的是為了提高企業審計效益。一家經驗豐富的會計事務所必然會為企業提供較高的服務水平。最后,根據企業自身的能力,選取一家收費適中的會計事務所,與其進行良好溝通,簽訂合同,避免發生不愉快的行為。
企業選擇好內部審計的外包承包方之后需要訂立合同,訂立合同也要盡可能的細致,要充分、恰當、及時以及精準的確定合同事宜,還有一些可以協調的事項也要寫進合同,避免在進行審計業務中發生爭執。
(三)設立專門負責內部審計外包工作的審計委員會
審計委員會的設立目的在于保證審計工作外包的有序進行,避免投機倒把的事情發生。審計委員會的主要成員是董事會和監事會成員,他們任務在于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外包方式,做好前期準備工作,然后訂立合同,確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此外,審計委員會還負責協調好,外部會計事務所在本企業工作時的各種需求,避免與本企業成員發生沖突。審計委員會通過與會計事務所的良好溝通,保證本企業設計業務的順利進行,提高審計質量,降低運營風險,為企業的發展提供較高審計水平保證。
(四)加大審計人才培養,形成內部骨干隊伍
審計業務外包追根究底就是企業內部沒有足夠的優秀的審計人才,只能追求外部提高服務。我們不能完全依靠外部機構,要讓內部人員在每一次活動中汲取知識,豐富經驗,提升自身水平從而為我所用。即使是外部會計事務所提高了外包服務,企業仍然需要讓內部審計部門主管擔任審計負責人,對外包事務的有效性進行監督和審查。要不斷培養企業內部的會計審計財務骨干人員,樹立自主意識,提高自身審計能力。
四、結語
內部審計外包作為內部審計功能實現的方式,能夠幫助企業獲得高水準的服務,提高內部審計的獨立性,符合成本效益原則。但是,我們需要充分估計到內部審計業務外包產生的風險,要從多個方面控制風險。根據企業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外包方式,恰當的外包商,簽訂合同,成立審計委員會,同時要加強與外部審計人員的溝通,提高審計的質量,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李九妮.我國企業內部審計外包的問題及對策[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5,37(S1):50-53.
[2]何衛紅,趙佳.內部審計研究述評:2003-2009* [J].審計研究,2011(1):57-62.
[3]傅黎瑛.內部審計外包中的獨立性和決策標準問題研究[J].管理世界,2008(9):17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