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雨順
摘要:在近些年我國加大反腐打擊力度,促進審計廉政常態化發展的進程中,審計機關在執行各項審計工作的過程中難免存在廉政風險。鑒于此,以新常態為背景,國有企業審計機關應當正確認識廉政風險的危害性,加強對審計廉政風險的防控,盡可能地杜絕不良現象,從而營造清正廉潔風氣。基于此,本文將立足于審計廉政,對新常態下審計廉政風險予以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探究新常態下優化審計廉政風險防控的若干舉措。
關鍵詞:新常態;審計廉政;風險;防范
中圖分類號:F239.45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3-0-01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始終保持了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和強勁勢頭,將一大批觸犯刑法的黨員干部“拉下馬”,這在很多程度上改變了社會風氣,為實現廉政治國、和諧社會構建創造了條件。然而,在促進審計廉政常態化發展的過程中,國有企業審計機關內依舊存在一些廉政風險,如審計人員徇私舞弊或失職瀆職、審計人員違反審計“八不準”、審計人員違反財經紀律等。對此,應當不斷優化審計廉政風險防控,加強對各種廉政風險的防控,從而保證審計工作的公平公正嚴肅開展,為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一、新常態下審計廉政風險及原因分析
近些年在我國加大反腐力度,促進審計廉政常態化發展的情況下,在國有企業審計機關的審計工作執行力和公信力大幅度提高的同時,依舊存在一些廉潔風險亟待防控。
(一)工程投資審計領域存在的廉政風險較大
近些年一些國有企業屢屢發生審計人員涉事,被追究刑事責任的事件。在這些案件中,被追究刑事責任的涉事人員多與工程投資審計有關,涉事的具體原因就包括徇私舞弊、貪污受賄、失職瀆職等等。
(二)審計工作開展不符合相關要求或規定
國有企業審計機關面臨的另一大廉政風險則是審計人員工作落實不佳,或違反了審計“八項準則”、或違反了保密協議、或違法了財經紀律。具體表現為,某些審計人員參與被審計單位組織的旅游、娛樂、休閑、聯歡等活動,以各種名義接受被審計單位給予的禮品、消費卡或有價證券等,進而為被審計單位提供便利或內部消息;某些審計人員肆意的揮霍公款,如公款旅游、公款吃喝等,再通過津貼補貼被取消等名號,填補費用。
二、新常態下優化審計廉政風險防控的舉措
基于以上內容的分析,可以確定在審計廉政常態化發展的過程中,以上現象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審計工作的規范執行,從而對國有企業的健康發展埋下隱患。因此,持續不斷的優化審計廉政風險防控是非常必要的。
(一)編制一張風險防控網絡
實踐證明,沒有監督的權利必然走向腐化。要想促進審計廉政常態化發展,降低審計機關審計人員的廉政風險,就必須要嚴格對審計人員的監督,確保其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活動。為此,編制一張風險防控網絡是一項切實可行的舉措。
1.布防重大風險節點。所謂的布防重大風險節點,就是對審計機關的各項審計工作予以解剖,尤其在關鍵崗位和重點環節上,要明確在權力運行、業務流程、體制機制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廉政風險,進而布設防范重大風險的節點。從相關參考資料及國有企業審計工作的實際情況來看,需要布設防控重大風險的節點包括有投資審計項目流程、中介機構選聘制度、審計業務管理與質量控制規程等。
2.規范審計人員的自由裁量權。相對來說,審計人員擁有的自由裁量空間是比較大的。如若審計人員不計后果的肆意揮霍自由裁量權,廉政風險存在的可能性也就非常大。為了盡可能的避免此種情況發生,還要注意對審計人員的自由裁量全予以規范。從實際工作來看就是要強化對項目立項、現場實施、報告與整改三個階段的監督檢查與指導,最大限度的監督和規范審計人員的自由裁量權,確保審計人員能夠嚴格按照相關規章制度或工作要求來行使權力,有效處理審計工作。
(二)完善一個監督預警機制
若想長期有效的防控審計廉政風險,健全的、完善的監督預警機制就必不可少。健全的監督預警機制可以作為鞭策工具,促使審計人員充分的認識到自身的責任與義務,明確對錯標準,嚴格規范自我。
1.明細責任,確定預警主體。各項審計工作的良好落實,是企事業單位能夠規范、合理化的進行生產經營的重要保證。審計組作為審計機關最基本的工作單元,既是審計項目的直接實施者,又是審計執法權的主要執行者。審計人員在具體落實審計工作的過程中就很可能要面對各種“糖衣炮彈”,如若不能嚴格地自省、自控,那么做出違背黨、違背原則行為的可能性相對就更高。為了避免此種情況發生,有效的監督預警機制就顯得尤為重要。監督預警的主要方式就是通過加強對審計人員的監督,將發現狀態不佳或行為異常的工作人員確定為預警主體,進而遵循“早發現、早提醒、早糾正、早處置”的原則,及時提醒或糾正審計人員,避免其做出違法亂紀的行為。
2.加強監督,優化監管機制。在執行監督預警機制的過程中,還要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對監管方式進行優化完善。在加強對審計組依法審計及廉潔審計情況的檢查,防止走形式、走過場的同時,還要注意嚴格落實審計紀律公示要求,組織被審計單位和其他力量對審計組的審計執法行為予以監督,確保審計組真正規范化、標準化、合理化的執行各項審計工作,有效防范審計廉政風險。
(三)打造一種清正廉潔作風
為了真正實現審計廉政的常態化發展,在優化審計廉政風險防控的過程中還要注意企業作風的建設。企業清正廉潔的良好風氣一經形成,終將作為一種外在的行為模式表現出來,從而影響每一位審計人員,更好地規范自己的行為,更好地服務于企業和群眾。那么,如何打造一種清正廉潔作風呢?一方面,要加強學習反省,定期或不定期的組織審計人員開展理想信念教育、職業道德教育、廉潔從業教育等。另一方面,要深化廉政教育,加強警示釋放教育等,筑牢審計人員的心理防線。
三、結語
在審計廉政常態化發展進程中,要想有效防范審計人員面臨的種種廉政風險,就應當不斷強化、優化審計廉政風險防控,編制一張風險防控網絡、完善一個監督預警機制、打造一種清正廉潔作風。
參考文獻:
[1]黃贛華.八項"鐵律"警戒言行力堵審計廉政風險[J].審計與理財,2010(7):14.
[2]李愛紅.建設審計廉政風險防范初探[J].經濟師,2011(7):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