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威
摘要:中小企業作為我國社會經濟建設中的重要成員,其經營發展的順利與否,對國名經濟發展會帶了一定影響。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社會的變革,中小企業所面臨的經營發展形勢也更加嚴峻,此時企業對資金的需求量也更大,為了解決資金短缺的問題,很多中小企業都會通過證券化融資的方式,來緩解自身的資金流通問題。文本就以中小企業資產證券化的融資問題進行幾方面的探討。
關鍵詞:中小企業;資產證券化;融資
中圖分類號:F83.9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3-0-01
從我國現階段中小企業的容資情況來看,與國外的企業之間還存在很大差距,為了更加符合國情,以及社會主義經濟體質的要求,中小企業應該積極引入資產證券化的模式,借助資產證券化實現企業融資,促進企業資金流通,解決企業資金短缺的問題。相較于中小企來說,資產證券化的優勢更加顯著。
一、資產證券化的特點
1.結構性融資
結構性融資是以傳統的銀行存貸款業務為基礎發行資產支持證券,通過資產證券化降低了貸款風險,將證券化資產按自身特點分解后重新組介、定價,重新分配風險和收益,它是對銀行的中介功能進行分解。
2.表外融資
傳統的融資行為,表現在企業的資產負債表上會增加一項負債或者所有者權益。而通過資產證券化方式進行融資,一般會從資產負債表上剔除,以資產證券化方式融資小會增加資金需求方的負債或者所有者權益,從而使資產證券化成為一種表外融資。
3.低風險融資
通過資產證券化,發起人持有的資產轉化為證券在資本市場上進行流通,實際上就是發起人最初發放的貸款在市場上交易,這樣就把原來先發起人自己承擔的貸款風險分散給多家投資者共同來承擔,從而起到了降低和分散貸款風險的作用。
4.發行主體的虛擬化、名義性
與一般金融中介小同的是SPV具有名義性和虛擬性的特點。SPV本身只是個“空殼公司”,注冊資本金們只需要達到法定的資本金水平的最低限額,資產業務與負債業務也只與資產證券化有關,具有一定的虛擬性。
二、中小企業資產證券化融資的對策建議
1.完善相關政策法規
從長遠發展角度來講,針對于中小企業資產證券化融資的問題,應確保建立一個具有權威性、專門性、統一性的法律法規部門,并加大關于相關法律的監管力度,不斷完善管理政策,提高證券化法律法規意識。例如:為應對相關部門的工作需求,政府頒布了統一的《資產證券化法》和《證券法》的相關條例。我國的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也針對市場需求,不斷完善了資產證券化的操作準則,加大了對于市場的監管力度,維持了市場的穩定發展局面。通過執行相關條例,能夠有效的約束證券化參與方的相關職權,以免在進行管理時出現無法可依、各自為戰的局面。由于這個過程涉及多個監管部門,因此,可能進行跨境資產證券化管理。為了加大關于這方面的監管力度,相關部門出臺了有針對性的規章制度,并采取了合理的操作方法,讓各個部門能夠更加安分守己,不去觸碰法律的界限。不斷完善相關制度內容,確保進一步提高市場的流通性,讓資產證券化能夠良性循環,并為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提供最有利幫助。
2.建立適合中小企業資產證券化的SPV
作為一個能夠成功將信用風險與金融機構相隔離的最有效辦法,SPV的建立,能夠確保風險定價機制更加穩定的進行推廣。與此同時,它的出現可以更好地對資金進行調控,確保相關政策能夠滿足投融資雙方的合同需求,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對我國的金融市場起到一定的改革作用。除此之外,SPV也能夠滿足中小企業的自身發展需求,可以確保以我國中小企業為主的資產證券市場變得更加穩定,并能夠持續穩定發展。例如:SPV結構建立之前,許多信托公司在資產證券化市場都受到了一定的系統上的限制,由于相關監管部門加大了對于這些公司的監管力度,致使要想在信托公司辦理業務的客戶只能以銀行為主,否則將無法通過信托計劃。而在SPV結果出現以后,有效的對這一問題進行了解決。此時的信托公司可以將相關的計劃方案轉交給基金子公司或券商進行辦理,并由政府參與,促使這一業務更容易被客戶所信任,提高產品的交易成功幾率,確保資產證券化市場持續穩定發展。
3.完善資產證券化的相關會計制度
時至今日,由于會計相關制度的不斷完善,資產證券化會計處理以近乎與會計準則相一致。通過不斷對相關應用進行測試,促使對于相關概念的理解達成了共識。但我國的會計準則與現階段的會計實務相比,還存在明顯的滯后情況,通過仔細分析、確認相關工作的處理流程,不難發現,在會計工作的許多方面還需要不斷完善。依據我國的國情發展來看,需要不斷借鑒國外先進的會計管理準則,讓我國的會計準則內容更加完整,確保在遇到相關問題時能夠做到有章可循、有理可依。
4.加強資產證券化專業人才的培養
國內許多年前,就已對資產證券化進行了嘗試性運行,但最終的效果并不明顯。隨著我國綜合實力的不斷增強,相關試點也擴大了規模,通過不斷完善注冊制度,為相關試點的運行提供幫助,讓資產證券化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我國不斷加強對于中小企業的人才培養力度,根據相關政府部門的要求,各企業或社會團體需要建立合理的人才培養工程,通過聘請專業的證券、基金、創投等實力較強的人才,進一步加強對企業內部人才的培訓力度。另外,要建立合適的交流和溝通平臺,確保中小企業之間可以多多地進行溝通和交流,不斷完善各自的管理方案和人才培養計劃,才能為企業內部提供大量實用性人才。隨著我國對于證券化專業人才重視力度的不斷提升,相關部門已經制定了完整的人才培養計劃,依據人才的個人特點和專業能力,合理地制定提升方案,為人才提供一個更大的拓展空間。中小企業需要更多綜合能力較強的人才,因此,在對人才進行培訓的過程中,需要認真篩選培訓導師,制定完整的培訓計劃,確保企業能夠獲得更多全方位、綜合性的管理人才。
三、結語
文本以中小企業為例,對其證券化融資的相關對策進行了分析,從中我們摸索到,資產證券化融資,與中小企的經營特點相契合,是一種更加適合中小企業發展的融資手段。企業管理者與領導者應該合理利用這種方式,為企業創造更加優良的發展空間和環境。
參考文獻:
[1]鄧向榮,張冬冬.歐洲中小企業資產證券化發展模式研究[J].現代管理科學,2015(7).
[2]陳曉紅,黎璞.我國中小企業資產證券化的突破模式[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3(9).
[3]徐鵬.中小企業資產證券化的困境及對策[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10).